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根据有关“锡”的文献记载,对“锡”一词所代表的物质作了详细考辨,指出“锡”不是“倭铅”而是锡,宋应星《天工开物》“倭铅,京中名锡”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并就宋氏之说的缘由,提出了一种商榷性的意见。宋应星《天工开物》“冶铸·钱”篇,在“倭铅”名下有脚注“京中名锡”,这似乎在倭铅(金属锌)与锡之间划了等号。因此,直至今日,科技史界普遍都将锡一词当作倭铅(锌)的别名。然而,根据笔者的研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标签: 倭铅 宋应星 铸钱 《天工开物》 宋氏 明会典
  • 简介:南涅村因地处山西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的南岸而得名。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这批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石刻”。这批石刻出土后即在当地保存管理,1962年将石刻搬运至县文物馆。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1986年由国家投资在县城南二郎山建造了一座仿明清建筑“南涅石刻馆”,1989年10月陈列展出并对外开放。……

  • 标签: 石刻 出土 发掘 文物 明清建筑 沁县
  • 简介:纵观我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明(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清两朝,女性画家人数骤然增多,见于史料记载者有数百位之多;而在此之前的一千余年中,绘画领域一直是男性一统天下,女性寥寥无几。那么,这一时期为何会涌现出众多的女性画家呢?这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本文即拟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从两代画史中选择记载比较详细的女性画家63位(见附表),对其身份构成特征、地域分布特征以及绘画风格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与分析,以期对这一时期女性画家的总体状况有所了解。

  • 标签: 女画家 女性画家 明清 古代绘画 史料记载 明代中期
  • 简介:石桥,是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最古老的石桥,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时代最久远、史志有著录的古老名桥之一.然而,几经沧桑,古老石桥早已今非昔比.加之朝代更迭,相继修建,特别是1963年新建--巴林桥,把古老桥址错误地视为"障碍",从桥基到桥梁以及处在原石桥两桥中间由玄武岩自成基岩的河中小岛,一起加以清除.

  • 标签: 潢水石桥 内蒙古 中国 文物考古 形成条件
  • 简介:伪钞现象是伴随着纸币的诞生而产生的。自中世纪起,中外各国就十分重视对它的治理工作。目前在一些先进国家,虽然信用卡的使用已很普遍,但纸币仍是最主要的流通手段。特别是美钞等国际货币和高面额纸币,由于流通范围广,价值高,成为伪造犯的主要伪造对象。另一方面,印刷、复制手段的推广和电脑技术的普及,也为伪造犯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这就增加了反假票斗争的紧迫性和尖锐性。目前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已经出现了多起人民币伪造案,因此,如何确保钞票生产的安全,如何把伪造犯置于绝境,这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 标签: 流通范围 国际货币 基层银行 钞版 利用缴获 银行部门
  • 简介:今年4月4日,新余钢铁公司界铁矿工人在主龙山工区取土时,发现铜钟一件(照片1)。由于工区和铁矿领导上的重视,铜钟得以完整的保存。我会闻讯后,即派工作组赴出士地点进行调查。主龙山距新余县界圩东南约二公里,西邻浙赣铁路约一公里,地处山区。据工地负责同志介绍,该铜钟出于主龙山的高出地面约100米的山坡上,埋在距地表深约一米处。据实地调查所见,主龙山纯系一个山谷地带,山坡的土质多含沙石;唯所出铜钟的一隅,土色灰黑,内含沙石极少,且深至二米处方见生土,我们探掘后,并不见其它遗存,也不见任何类似葬墓的痕迹,但从土色看来,在出土铜钟处,曾被人为的翻动。且今所出土的铜钟,其甬部之衡已稍残断,视其断痕,乃为陈迹。因此,证明该铜钟已经损断,以后或因其它原因而埋藏于此山上。

  • 标签: 铜钟 新余县 界水 水铁矿 新余钢铁 江西通志
  • 简介:1979年8月14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西水乡二夹皮村八位村民在村东北7公里处的大长岭山坡秋翻耕地时发现此墓(墓室清理前已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张掖地区文化局、肃南县文化馆组织文物工作人员

  • 标签: 大长岭山 墓葬结构 唐朝 出土器物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文概述了用蔗糖处理饱木质文物的发展历史,并对蔗糖的脱水机理、防虫防霉处理、渗透效果等进行了阐00指出在饱木质文物的保护方面,蔗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材料。

  • 标签: 饱水木质文物 蔗糖 防霉剂 脱水
  • 简介:通过对龙游石窟砂岩胶结泥质中粘土矿物-蒙脱石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岩石中各类矿物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岩体与反应的表面积,即岩石的孔隙率;与其相作用的的化学性质,特别是的pH值变化等方面的测试研究,证明被淹没在水下的石窟砂岩洞室相对较稳定.但洞室的被抽干后,由于水环境的突变以及随后环境湿度的频繁变化,大大加速了洞室的风化.

  • 标签: 石窟 砂岩 蒙脱石 风化 稳定性
  • 简介:《新疆钱币》2003年第2期刊登《红钱中的背逆钱和叠印现象》一文。笔者读后对该文(以下简称“红文”)提出的部分观点不敢苟同。现谈点个人拙见,以供“红文”作者及同道商榷。

  • 标签: 新疆 红钱 钱币 背逆钱 叠印现象 收藏品
  • 简介:为了保护西汉放王岗出土的漆木器,在研究漆木器保存状况的基础上,采用了沙埋自然干燥法处理两件饱漆耳杯.处理定型后的耳杯,器形无变化,色泽光亮.脱水及保护效果明显.

  • 标签: 饱水木器 漆耳杯 自然干燥法
  • 简介:<正>辽代马直温夫妻合葬墓位于北京市大兴京开公路西红门段东地,1979年10月在进行基建工程中发现此墓。墓中除出土有墓志(青石质)、瓷器、唐代及北朱的铜钱外,还发现一批木俑及盛放骨灰用的、关节可以活动的人型木偶。这些东西在北京出土的文物中是很少见的。十二生肖木俑,现存十一件,通高36.5~40厘米,系柏木圆雕,戴冠,着方领大袖袍服,执笏。生肖雕刻于冠上。十二辰中缺“戊狗”。大型活动关节木偶(系真容木雕像)二躯。男女各一。其中女像仅存残肢;男像亦

  • 标签: 脱水试验 木俑 木偶 饱水木质文物 细胞壁 木材
  • 简介:50年代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时代的漆木器,经受了二千余年地下水和各种菌类的侵蚀,木胎极度腐朽,绝对含水率高达1562%,其强度根本支撑不住自身的重量,所以只能在水中保存。采用蔗糖溶液浸渗加固饱漆木器的木胎,克服了其它方法不易渗透或对漆皮有重大损伤的缺陷。它对不同含水率、不同树种都能适用,而且还具有可逆性。该方法设备简单、工艺简便,极利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出土饱水漆木器 脱水定型
  • 简介:本文利用敦煌文书中所见的写经题记、经济及诉讼类文书,对中古时期敦煌百姓的婚变现象作了分析,并对以女性为中心的丧偶、守寡及再嫁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中古时期的敦煌一般女性在亡夫之后,感情和生活大多陷于困顿;而在这之后不论选择独身还是再婚,她们的行为都能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由此揭示出敦煌百姓的婚姻观念,在女性的守寡或改嫁问题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和唯一的标准.

  • 标签: 中古时期 敦煌 婚变 守寡 再嫁
  • 简介:在闻名中外的吴城商代遗址所在地吴城村,有一位从事业余考古十二年的回乡知识青年黄根。他热爱考古事业,勇于实践,多次受到文物部门的表彰。他跟随省文物工作队的老师,跑遍江西三十余个县、市,调查和钻探遗址、墓葬、窑址二百余处。他的钻探技术很高,经他调查钻探的遗址、墓葬,有三处填补了江西考古的“空白”。

  • 标签: 考古工作 吴城商代遗址 钻探技术 探方 吴城遗址 古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