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御用大位兰花章颈饰的辗转经历1.溥仪“复辟”成为傀儡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曾三次登极,又三次被赶下台,正如他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所说:“复仇和复辟的欲望一齐涌到我的心头,不由得心如火烧。”

  • 标签: 溥仪 大起大落 末代皇帝 传奇色彩 仇和 自传
  • 简介:<正>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欧阳修卒于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县)私第,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县辛店乡欧阳寺村)。建国后,欧阳修墓地尚存六个大墓冢,后夷为平地。墓中曾出土有石猪和青石板以及墓志铭等。欧阳修墓地附近现有石碑十余通,墓前祠堂大殿三间、门厅及东西厢房数间,均为清代重修建筑。据清乾隆十八年编撰的《新郑县志·祀祠志》记载:“在县西二十八里自然山北,其西有寺曰:‘欧阳寺’,即宋敕建以守墓者也。苏子由所撰神道碑已仆。寺外别有石高而方篆曰:宋郑太夫人墓志铭盖公生前为

  • 标签: 欧阳修 墓志铭 建国后 永丰县 公元 江西
  • 简介:亦都护高昌王世碑。现存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文庙)石刻陈列室内,仅存碑首和中段。碑首刻蟠螭,残高1.3米,宽1.8米,厚0.52米;碑身残高1.82米,宽1.73米,厚0.47米。碑正面为汉文,36行,行残存41字;背面为回鹘文。立碑时间为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碑文由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撰文,元代大书法家、礼部尚书康里崾暖奉敕书,翰林学士承旨、奎章阁大学士赵世延篆额。碑文内容是研究回鹘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史料价值 王世 高昌 著名学者 翰林学士 回鹘文
  • 简介:1911年(辛亥年)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群众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四川最突出的事件。由于参加的群众之多,涉及的地区之广,发动的时间之早,运动的规模之大,极大地牵制了清政府的注意力和军事力量,对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孙中山先生曾指出:“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四川保路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之时,成都附近的邛州(今邛崃)发生了震惊全川的大事。9月12日(七月二十日),清巡防军第八营的书记周鸿率领本营士兵起义,杀死了该营营长,投向保路同志这一边,并参加了对抗清兵的战斗。周鸿起义,在辛亥四川保路运动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他的起义,在清廷中引起极大的震撼,具有与一般同志军起义不同的特殊意义。

  • 标签: 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 第一人 保路运动 清军 群众运动
  • 简介:元代典籍《陇右王汪氏世家德录》,只有虞集的一篇序文保留至今,至于本著则仅见明清目录学载录,从不见刻本或抄本流传。此书的名称,钱大昕与倪灿的记载颇不一致。钱氏甚至把该书析为两部,分别编入《补元史艺文志》,一作传记看待,一作谱牒看待。他们二人可能都没有见到该书的面目,本著在清代以前即已失传。

  • 标签: 《陇右王汪氏世家勋德录》 元代 历史古籍 中国 史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