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21世纪的现代人借助电脑,遨游网络,已无“悠悠行旅中,三见清光圆”之忧虑,也无“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之孤苦,视觉电脑技术的加盟,使数字化的网页面画面丰富,先进的技术使阅读和浏览更具审美效果和趣味。那么博物馆为什么要重视和利用视觉处理技术呢?

  • 标签: 数字博物馆 视觉处理 数字映像技术 摄影技术 三维技术
  • 简介:引言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照片或藏品照片是广泛应用的形象资料,无论是出版藏品画册、研究论著,还是制作展览、陈列,都离不开文物照片.对于文物考古学的研究来说,也是这样,从考古学发掘报告、到考古学研究论著,都是需要使用大量文物照片的.所以文物照片是展示、介绍文物本身所负载的信息的重要手段.把文物照片拍好,对于很好地完成文物照片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文物考古 藏品 视觉体验 出版 博物馆 论著
  • 简介:最早参观西方机器制币的中国人赖茂功读《中国钱币》1991年第3期程卫红编译《伯明翰造币厂铸造的清朝样钱、广告钱、功牌、纪念章》一文颇感兴趣。该文述及1866年清官员“品春”或“品图仁(译音)”到欧洲访问造币厂事。读此使我想起我国最早到法国、英国参观机器制币的人和事,简述如下,或许能引起集币爱好者的兴趣。清政府第一批派遣赴西欧游历的官员是斌椿及随员四人,时在同治五年(1866年)。斌椿字友松,汉军正白旗人,生于1804年。随行者是其子广英及同文馆学生凤仪、德彝、彦慧。他们于1866年3月7日离开北京,5月2日到达法国马赛,他们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汉诺威、比利时,至8月19日离马赛回国,在欧洲近四个月。所见所闻,斌椿著有《乘槎笔记》一册。对在巴黎、伦敦参观造币厂均有记述。在巴黎参观造币厂时在1866年5月12日。《乘槎笔记》载:(三月)二十八日,命广英等往看造钱,用火轮法,以水气冲激推机,命进退铁管中。机之一端,连大轮之枢,以运动长轴。轴置屋梁下,分系韦条,运千百小轮。大轮转则轴转,轴转则众轮俱转。轮有横直,各适其用,工匠分司之。钱质成圆,无孔。一一平其轻重,无纤芥

  • 标签: 造币厂 制币 乘槎笔记 中国钱币 斌椿 样钱
  • 简介:苏联时期,为适应政治动员的需要,创建了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极强表现力、巨大鼓动性的宣传画绘画模式。画家们运用各种政治符号,采用独特的形象表达方式,构建了意识形态的视觉文化系统,将国家的执政意图内化为一种视觉秩序。本文将以"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中的部分宣传画为主要媒介,从苏联政治宣传画如何从传统图像叙事画法转变为追求视觉冲击,如何运用特定的图像符号来宣示其政治观点和信仰,以及如何通过强化领袖和国家的崇拜仪式来增强国家形象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联政治宣传画在叙事方法和视觉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 标签: 苏联 政治宣传画 叙事方法 视觉表达
  • 简介:博物馆展示艺术是一种诉诸于视觉器官的文化形态。为观众提供可欣赏、教育的展示精品是博物馆追求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展示主题、创意设计、科技及视觉艺术四方面进行阐释,发掘博物馆自身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展示艺术的价值定位。

  • 标签: 博物馆 视觉文化 展示设计
  • 简介: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筹建造币总厂,有关开办及营运始末已另论故不赘述,惟成立时及兵焚后重建所用设备罕见叙说。笔者关注此事甚久,现将整理结果叙述如后。前清开办造币设备来源清政府当时与天津德商瑞记洋行(Arnhold,Karberg&Co.)签《承订财政处购机合同》,“向美国头等著名常生厂定购”新式造银铜币通用机器全份。

  • 标签: 机器设备 清政府 铜币
  • 简介: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齐刀以坚实敦厚、制作精良著称,但合金组成究竟如何,尚鲜为人知①。最近,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临淄齐故城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下,对齐国的铸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测分析,现

  • 标签: 齐法化 尖首刀 燕刀 齐之法化 合金成分 背文
  • 简介:北京市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古建筑木结构,但由于年代久远,结构经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有些甚至面临倒塌破坏的危险。为了准确了解结构的现状,发现结构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鉴定。本研究以雍和门为例,介绍了此类建筑的检测鉴定方法。首先完成了结构的图纸测绘工作,并对结构承重构件及主要节点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量,同时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无(微)损检测技术,如采用探地雷达对地基基础情况进行了探查,采用微钻阻力仪、应力波扫描仪等无(微)损检测设备对木构件材质情况进行了检测,采用脉动测试法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部分木构件进行了树种鉴定。最后,基于以上检测结果对雍和门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鉴定和评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建筑的检测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雍和门 古建筑 木结构 无(微)损 检测 鉴定
  • 简介:在国内有关四川开铸银币的中文论述里,通常是只说:光绪年间铸有“四川省造光绪元宝”两种,一种正面光绪元宝的宝字从“衙”,人称“缶宝”.乃最初之试制样币。另一种光绪元宝的宝字作简写“尒”,俗称“尒宝”,为后来之虽产行用品,有多种版式。

  • 标签: 光绪元宝 四川省 银币 安装 机器 成都
  • 简介:为实现建筑木构件裂缝及孔洞的检测,采用自主研发的整套超声CT检测系统,包括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微弱信号放大系统、探头直径转换系统、多探头固定系统和超声CT分析软件。检测中采用干耦合技术,不使用任何耦合剂,避免了耦合剂对木质文物的污染。通过实验室标准试块检测得到了与试块实况吻合的检测结果,并对陕西西岳庙古建筑木构件进行了实地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 标签: 超声CT 木构件 缺陷
  • 简介: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以对提交的论文与数据库内包含的几千万份已发表文献进行比对,对于文字完全重合的文字描红标出,最后进行总体统计并给出分析报告。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学术文献 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 网络出版 数据库
  • 简介:铁质文物脱盐过程要产生大量废水废水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研究依据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腐蚀模拟Z30试片和室外大型铁炮脱盐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是化学耗氧量(COD)、可溶性正磷酸盐、悬浮物等项目超标;分析表明某些过量添加的脱盐试剂和助剂是造成污染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一般对馆藏铁器,因脱盐废水量小,可通过清水稀释处理(有时需预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个别室外大型铁器而言,因废水量大,污染物超标严重时,建议将废水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等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总之,铁器脱盐时,环境友好型脱盐试剂和助剂的选择和适量使用是关键;铁质文物脱盐废水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铁质文物 脱盐废水 污染物检测
  • 简介:太赫兹(Terahertz)波指频率在0.1~10THz(1THz=10^12Hz),波长30μm~3ram范围的电磁波。太赫兹波段电磁波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对陶瓷、塑料等很多介电、非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辐射能量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日本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已建立开放的太赫兹光谱数据库(http://thzdb.org)。太赫兹成像技术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

  • 标签: 技术应用 成像技术 文物艺术品 赫兹 检测 化学研究所
  • 简介: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句丽 青铜 金相学 冶金
  • 简介: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对贾湖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饰物进行了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了它们的主要成分的含量.除个别样品外,大多绿松石的成分较纯,材质较好.这部分样品的含铁量较低,Fe2O3含量都在5%以下,有的仅千分之几.将这批样品和选自陕西安康、湖北郧县和安徽马鞍山的绿松石矿石样品中的P2O5、As2O5、Fe2O3、CuO和ZnO含量作聚类分析,发现贾湖出土的绿松石不太可能来自陕西安康、湖北郧县和安徽马鞍山等地的绿松石矿区,但应来自同一个未知地区.

  • 标签: 出土 绿松石 遗址 马鞍山 饰物 郧县
  • 简介:在保护丝织品、纸张、竹木器、皮革及石制文物时常遇到其含水率问题.目前为止,只是对保存环境湿度加以测量,而缺少无损测量文物本身含水率的仪器.AD-100型电磁波式含水率测量仪是专门用来测量木材含水率的,它采用高频电磁波原理,根据吸湿后介电常数发生变化测出含水率.本研究按照国家计量标准中,,的规定把AD-100型电磁波式含水率测量仪的修正值进行校正,使每一种材质对应一个修正值,于是可以无损、简单、方便地测出已修正过的文物材质含水率.对于未做过修正的文物材质,可根据所述方法找出修正值达到测量其含水率的目的.

  • 标签: 含水率 纤维 修正值 国家标准
  • 简介:烧结粘土砖作为中国古建筑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现有的机械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多为破坏性的,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法则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砖的完整性。因此,本工作对比了试验台、砖表面平整度以及砖湿度等客观条件对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法检测古代粘土砖性能的操作流程。在初步测定采自山西南部及香港某古建筑的砖性能后发现,超声波无损技术可以标定砖的机械物理性能,并能判断同类型砖的不同劣化程度。超声波无损检测过程可以很好地保证古代砖的完整性,不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而且具有便携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无损检测是可以推广应用的古建筑勘察及质量监测技术。

  • 标签: 超声波速 烧结粘土砖 古建筑 强度 含水率
  • 简介:因为无动力扩散采样技术适合于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多种污染气体进行检测,为此,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无动力扩散采样器。通过分析采样器的工作原理,根据菲克第一扩散定律推导了污染物浓度换算公式。在比较了现有徽章式和扩散管式两种典型采样器的基础上,以扩散管式采样器为原型,增加了接头部件,以二氧化氮为污染气体代表,试验比较了采样器的不同组合对采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采样器能够根据采样环境的实际情况灵活组合,提高了采样器的适用性;二氧化氮采样分析计算结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增加扩散腔厚度能降低采样的分散性;采用双面采样可以成倍增加污染物吸附量,提高检测灵敏度。

  • 标签: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无动力扩散采样 采样器 二氧化氮
  • 简介:为了寻找适合博物馆检测要求的NO2测定方法,选择分子筛为填充担体,TEA与DEA为复配吸收剂,采样管柱长为5cm,管径为5.5mm,采样流速为100-160ml/min,建立了固体主动采样法.经与常规溶液法和仪器法测定结果比较,三种采样法测得的NO2浓度在精密度和总体均值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可比性.它们之间的回归直线关系存在,可用于环境现场二氧化氮的检测.

  • 标签: 二氧化氮检测 固体主动采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