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中亚粟特人是唐代入华异域胡商中的一支最主要力量,通过他们的商业活动,在沟通唐代东西方之间物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沟通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同时,促进和巩固了唐王朝的统一,加速了粟特民族向东方的移民及其与汉民族的融合,对唐代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 标签: 粟特人 商业活动 意义 唐代
  • 简介:在三峡巫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除大量精美的器物外,还有形制多样的葬式、葬俗.是大自然留给华夏子孙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和陈列的需要,必须对其整体切割搬迁.在切割装箱的工艺中采用了新型合成材料聚氨脂发泡剂,它重量轻,不受水源限制,顺利地完成了土坑墓整体切割与搬迁的任务.

  • 标签: 土坑墓切割 搬迁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 简介: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不同性质的陈列和展览,都极力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特征的展示方式,以期收到理想的社会宣传效果。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我想结合民俗性陈列与展览的特殊要求,陈述一下我对如何使观众“从审美上去理解现实,用艺术形象进行思维”的理解和想法。我认为摹拟

  • 标签: 民俗性 美学主张 艺术形象 演示法 展示方式 展示形式
  • 简介: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朱元璋建明前铸行大中通宝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纸币、白银共同构成其时的流通货币结构。因此钱、钞与白银制度同属明代货币流通制度的基本组成内容。在明货币经济史研究中.明钞与银两一直是诸家潜心研究的课题.而对明钱法则尚未及作系统探讨。为此。试考其要。

  • 标签: 明代 商品货币 变迁 流通制度 纸币流通 社会经济史
  • 简介:在唐五代,流行着一种名为“五兆卜”的占卜术,其与龟卜、易筮、式等同为当时官方认可的“卜筮正术”。从传统文献及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五兆卜是以算子为卜具,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种占卜术,其揲蓍基本上是模仿了《周易》筮法,即用36根算子经过六变而形成一卦,而每变又有五个演算步骤。五兆卜在唐五代时期得到普遍应用,大约进入宋代以后,这种占卜术渐趋没落而最终消亡。

  • 标签: 五兆卜法 揲蓍法 应用
  • 简介:整体提取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提取技术。讨论了整体提取的概念及使用条件,并从整体提取的不同方式、方法及使用的不同材料出发,介绍了基本提取法、套箱提取法、石膏提取法和聚氨酯泡沫提取法四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整体提取方法。总结了四种整体提取方法各自的特点,得出了土壤强度较好且文物体量较小时采用基本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好但文物体量较大时采用套箱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差但文物体量较小时采用石膏提取法,土壤强度较差且文物体量较大时采用聚氨酯泡沫提取法的结论。

  • 标签: 整体提取 文物保护 考古发掘现场
  • 简介:敬造像碑是中国现存造像碑中十分罕见的隋代造像珍品,其名见于志书和一些专业文章,但仅是涉及部分信息,对造像题材和题记均未有完整详细的资料公布。该文对造像内容全面详细的介绍,并对其造像题材和艺术风格进行了初步研究。

  • 标签: 邴法敬造像碑 雕刻内容 造像题材 艺术风格
  • 简介:长子县史有八景,其中慈林晚照一景,至今依然光彩照人,蔚为大观.其所以然之故,盖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上有一座兴寺焉.兴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唐宋明清,历代皆有修葺.建国之后,因煤矿采空区危及寺庙安全,国家又拨巨资,将其原模原样从公路东面之山头,搬至公路西面之山头.

  • 标签: 法兴寺 佛教文化 宗教建筑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文首先对敦煌《华经变》中的《药王菩萨本事品》画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该品画面中“焚身”“燃臂”情节所反映的敦煌华信仰的供佛观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其着重表现了“真供养”的供佛观。

  • 标签: 敦煌 药王菩萨本事品 真法供养 供佛观
  • 简介:楚国有三种纪年方法,即序数纪年、岁星纪年和大事纪年。大事纪年较多见于楚简和铜器铭文,于是许多专家认为大事纪年始于楚人。但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资料,西周早期就有以大事纪年的方式,因此大事纪年并非始于楚人。齐国铜器铭文和陶文中也有不少大事纪年资料。楚国和齐国都继承了周人的大事纪年方法。

  • 标签: 大事纪年法 西周 楚国 齐国
  • 简介:荣是归义军时期继洪辩之后的第二任都僧统。依据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翟荣的二篇《邈真赞》的相关记述,我们可对翟荣的宗教信仰有大致的了解。其一,荣不仅本人重视戒、定、慧三学的修习,而且作为“三学教授”,他还督促指导其他佛家弟子修习三学。其二,荣不仅精通律学,还是一名兼信南北二宗的禅师。其三,荣的禅宗信仰渗入中观思想。

  • 标签: 翟法荣 佛教 信仰
  • 简介: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本《推人九天宫/九天行年灾厄》,是中国古代较为简便实用的一类禄命书,主要通过九天(宫)与年岁相对应以推人运命祸福,其底本很可能在南北朝、隋唐之际既已形成。敦煌本九天行年书写至少源出两个系统:一是来自本土的九天行年禄命书,一是改编自佛教文献《梵天火罗九曜》。当九天行年禄命书因其义理简单在晚唐五代中原地区失势时,却因同样的缘由而在边陲敦煌以不同来源、多种版本的方式广为流行,这种文化信仰非同步的背后,映现了唐宋之际敦煌与中原社会区域文化差异的一面。

  • 标签: 敦煌禄命书 九天行年 区域社会
  • 简介:<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四川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已颁布实施八年了。八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依法行事,尽心尽职,在保护和利用文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同时,在实施“两”中,也还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为进一步保护好文物和完善文物,有提出来共同研究之必要。一前几年,川南一带,挖坟盗墓、文物走私的犯罪活动猖獗,据初步统计

  • 标签: 文物法 管理办法 文物保护法 文物古迹 各级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华义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华(经)义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华义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华义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华义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工具。它是用粗细、长短基本一致的小竹棍或小木棍(也有骨头、玉石、金属、象牙)制成的,又称为筹、策、算子等。算筹是古代中国独创的、最有效的计算工具,它不仅能进行数(整数和分数)的四则及开方运算,还能表示许多复杂的内容,用算筹进行的计算就叫筹算。

  • 标签: 新莽 泉布 算筹 记数法
  • 简介:<正>彰山位于潜山县城以北,南麓距合(肥)宿(松)公路及县城约500米,是一座红砂岩长条带缓丘,东西绵延10余公里,地势高出两边农田15——20米。1978年文物普查发现其南麓有密集的战国、汉唐宋墓群,1979年至今,县文管所为配合基建工程先后在此清理了残古墓18座,依顺序编号为M1—M18(图一),其中战国墓11座,唐墓5座,宋墓2座。9号墓是一座战国墓,1991年4月7日在县造纸厂基建工地发现的,由于施工取土,墓坑被挖毁1/3,为及时抢救文物,我们对该墓的残存部分进行了清理。现将9号墓的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战国墓 安徽潜山 文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 普查 唐宋
  • 简介:翻砂铸钱至清末,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二十世纪初,机制钱币的诞生,取代了传统的方孔圆钱。但在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福建军政府所铸的“福建通宝”圆孔圆钱与云南地方铸造的“民国通宅”方孔圆钱,则是民国期间用翻砂铸造仅有的两种有孔铜钱。

  • 标签: 民国期间 铸造 铜钱 方孔圆钱 二十世纪初 辛亥革命
  • 简介:埃及王国时期,曾经发行过一套4枚皮阿斯特银币。4币面值、大小、轻重不同,图案完全相同。正面均为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侧面头像,四缘环书阿拉伯文。背面上方纪值,中央以公元和回历纪年“1937·1356”。其中,2皮阿斯特径19mm,重2.8g;5皮阿斯特径26mm,重7g;10皮阿斯特径33mm,重14g;20皮阿斯特径40mm,重28g。含银均为83.3%,重量每1皮阿斯特1.4g,按币值递增。

  • 标签: 埃及 银币 法鲁克国王 王国时期 阿拉伯文 皮阿斯特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