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正>本世纪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随着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西都护府文书的发聊,西四的弃置,一度成为国内外唐代西域研究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对某些史料和文书的理解不同,在西四弃置问题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争论,如的设立时间,碎叶与焉耆互代的时间,弃置的次数等。每一问题都有各种不同说法,仅的弃置,就有“三置三弃”、“弃”、“五置五弃”等几种说法。

  • 标签: 吐蕃 安西四镇 西域研究 唐代前期 安西都护府 西突厥
  • 简介: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文,笔者多方菟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 标签: 河西 镇墓文 镇墓瓶 魏晋十六国
  • 简介:佛塔位于西辽河北岸,开鲁和平街烈士陵园内,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因其外观呈白色,俗称“白塔”。白塔通高17.7米,为砖砌结构,由塔座、钵体、十三天和塔刹部分组成。须弥座,塔身中空外圆,钵体面置有佛眼,南面塔座和钵体中部各有一券门。据出土文物...

  • 标签: 最大对角线长 鲁镇 正方形 维修工作 白塔 须弥座
  • 简介:1997年,我们在对明长城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在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马兰关二村村委会院内,意外地发现一块清代石匾。匾为青石质,长方体,长96、宽46厘米。正面阴刻长方形凹槽,槽深约1厘米,周缘宽4厘米。槽内自右至左横书“马兰”三个大字,楷书,双勾阴刻而成,字体遒劲有力,字迹完整清晰。匾体右侧阴刻满文,由于自然原……

  • 标签: 满文 清代 石质 长城 自然原因 清晰
  • 简介:<正>墓兽是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品.早在三十年代,湖南长沙一带的楚墓中就有所发现.解放以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广泛展开,在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楚墓中都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墓兽,特别是湖北江陵地区出土墓兽的数量尤多.墓兽的大量随葬,构成了楚墓区别于中原东周墓的一个明显特征.楚墓中墓兽的大量出土,为研究楚人葬俗以及墓兽的形制、用途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镇墓兽 楚墓 考古发掘 江陵 实物资料 随葬品
  • 简介:景德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市镇,地方不大,但名声很响。不论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是著名的瓷器产地。

  • 标签: 景德镇 得名 东北部 江西省
  • 简介:明人于谦治黄河水患时曾铸铁犀于开封城外,类此河兽在黄河边及其它水系都有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遗存。文章描述了这一特别的文化现象,认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并与古代民间宗教中的“”“压”巫术及其风俗背景密切相关。

  • 标签: 黄河 镇河兽 镇压 风俗背景
  • 简介:《集成55著录传世之“右矛”三件,编号11488-11490,本人曾于2011年《东周有铭兵器考释三则》一文中讨论过其中的一件(编号11490)。本文对前文做了修正,认为此器的铭文当释读为“安平右”为妥,是器当为战国早期齐国兵器,齐之安平即是春秋纪国之“”。

  • 标签: 战国兵器 安右矛 安平
  • 简介:菱湖位于湖州市东南20公里,古代又名凌波塘.秀溪,龙湖。唐以前是“九墩十三浜”的荒凉水泽地域,散落零星烟户。唐宝历元年(825年)湖州刺史崔元亮修筑凌波塘,渐成村落,为菱湖集市发源地。因凌波塘水域开阔,盛产两角菱,故名菱湖。

  • 标签: 湖州市 代价券 商会 州刺史 发源地 地域
  • 简介:金槐先生,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和考古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在5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为河南省文物考古事业,为夏商考古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

  • 标签: 安金槐 先生 生平 考古事业 考古学家 突出贡献
  • 简介:<正>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湘阴县信用联社宿舍(原县法院宿舍)房基加固护坡工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我馆刘永池、周晓赤、徐爱平等同志闻讯赶到现场,发现早在一九八五年县法院建宿舍时,就将该墓南半部分浇注了混凝土,压在了宿舍北边的房基下,这次房基护坡工程又将墓室北半部分挖残。对此,我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的该墓残存部分形制及墓葬中出土的部分器物介绍如下:

  • 标签: 西晋墓 城关镇 护坡工程 施釉 图版 湘阴
  • 简介:为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担当着拱卫京师的重任,而在边镇戍守中,总兵官的作用尤为需要。本文以唐山境内明长城实地调查的长城碑刻资料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对明代总兵官的设置及蓟历任总兵官的情况做了初步的分析整理,以为更进一步的长城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明朝 蓟镇 总兵官 长城防务
  • 简介:嵌贝鹿形席是汉代席镇中一种特殊类型,由青铜铸成鹿身,鹿背镶嵌贝壳而成,精致典雅,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文章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嵌贝鹿形席的特征、流行年代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认为它反映了汉代人向往长寿富贵、功名利禄的心态。同时,文章也对嵌贝鹿形席的使用情况和出现原因等作了初步讨论。

  • 标签: 汉代 席镇 鹿 镶嵌
  • 简介:2000年5月6日,龙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巡视小组到十陵进行文物巡视,途径十陵双林村一砖厂时,发现砖厂取土处有大量宋代墓砖散落一角。从破坏的现场估计,至少有3座宋墓被人为破坏。在一距地表2米处发现一座宋墓,已部份损坏,小组人员随即与砖厂负责人取得联系。经协商后,于5月8、9日历时两天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本次共清理墓一座(已损坏),出土追回文物共计十余件。现将收获情况作如下介绍:

  • 标签: 十陵镇 宋墓 抢救性清理 文物
  • 简介:景德传统制瓷工艺考察钱潮(常州市博物馆)景德汉代始称新平,唐代改称为昌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命进御器,昌南设监官,遂改名为景德,在当时与汉口、佛山、朱仙并称为大名。景德地处江西省北部,位于昌江与其支流西河和东河的交汇处,西连波湖,北溯...

  • 标签: 景德镇 工艺考察 瓷器 传统制 辘轳车 釉里红
  • 简介:景德陶瓷早在宋元之际,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和高超的技艺而著称于瓷苑之林。笔者曾于1978年在景德湖田窑遗址中,采集到一些有关棋类的标本,其中有瓷质象棋子、围棋子、畴码等,品种之多,确属少见。现整理于后,略述鄙见。

  • 标签: 景德镇陶瓷 瓷质 地方风格 宋元之际 印坯 篦纹
  • 简介:楚式“墓兽”是楚墓中特有的随葬器物,反映了楚人特殊的葬俗和文化心理。本文探讨了楚式“墓兽”因时代、地域和墓主人身份差异而存在的演变规律,并依据其器型特征进一步认为楚式“墓兽”的构型为多层意象的综合体,其功用之一为引魂升天。

  • 标签: 楚式“镇墓兽” 历时性 共时性 功用
  • 简介:要想客观地完成对粉彩瓷技术史的分析,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并获得数据支撑。为此,通过景德早市购买和收集到的不同时期的粉彩瓷样品,采用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EagleⅢ型EDXRF测试分析其主次量化学组成,同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各时期粉彩瓷化学组成的异同点。讨论结果验证了景德粉彩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而后逐渐衰落的考古学观点,并作出了清三代时期官窑与民窑粉彩配方存在差异,民国时期粉彩颜料发展在前朝基础上有所传承创新,以及早期粉彩中紫彩是由红彩和蓝、绿彩调配而成的推论。

  • 标签: 粉彩 景德镇 EDX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