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时期民族文化特性的确定,对于厘清商人自身文化发展脉络,辨识夏商周三个不同民族文化基因的异同至为重要。本文结合历年来的考古资料,从建筑、墓葬、青铜器、陶器、祭祀、占卜等六个方面对晚时期民族文化的特性进行剖析。

  • 标签: 晚商 民族文化特性 文化基因
  • 简介:夏威夷王国元银币.正面国王头像,边缘书“夏威夷国王卡利卡乌一世”和“1883”(铸造年份)。背面王国国徽.两侧铸“1/2”、“D”(元,缩写),边缘书有文字。直径30毫米,重12.5克.含银90%.

  • 标签: 夏威夷王国 半元银币 流通银币 成色 美国
  • 简介:<正>记载秦半两最早的文献是《史记》及《汉书》。《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两手资料,如果不和出土的文物相联系来研究,是难以解

  • 标签: 巴蜀 出土 船棺葬 统一货币 秦始皇 战国晚期
  • 简介:威赫六百余载的商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不容置疑的显要地位。而如此一个泱泱大国自何时而兴、从何地而起也始终是史研究中众多学者致力探讨的课题之一。对源的考释、论证,古往今来不乏记述,立说者甚多,较有影响的如源“西方说”、“江浙说”、“东方说”、“北方说”、“豫北冀南说”、“晋南说”等。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取得的巨大进展,很多专家学者在追溯源的过程中,更注重将文献记载与考古成果相结合,开辟和拓宽了研究途径。在总结、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并结合考古新资料,我们认为太行山东麓一带是族的策源地,其地域北抵易水,南及黄河,西依太行山脉,东部约至鲁西,该范围约当古冀、豫二州。分布于这里的相当于夏朝时代的古文化(即先文化)是文化的前身。下面拟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略加说明。一、文献方面1、古代文献证实,文化是有源可溯的《诗经·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史料记始祖曰契,其母简狄是有娀氏之女。从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的传说推断,族从契开始方脱离了母系社会制度,并从此而日益壮大,使族在灭夏之前就已作为一种势力存在和延续,这在先秦两汉文献中记述颇多。如《荀子·成相篇》记:“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

  • 标签: 简狄 先秦两汉 商颂 商族 成相 先商
  • 简介:本文在对郑州近年发现的洛达庙文化遗存与豫东杞县鹿台岗先文化遗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洛达庙类型的文化遗存同鹿台岗先文化的关系密切.早二里岗文化来源于本地的洛达庙类型,而后者又是从豫东鹿台岗先文化发展而来.

  • 标签: 商文化 文化遗存 发现 新探 来源 郑州
  • 简介:文化东渐初论徐基在我国的史册记载中,有关商朝的史迹,先人的传说,有许多是可信的。比如商朝的世系,汤与武丁的政绩等。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但有些就可能只是传说了,不足凭信。比如商人的起源,后世的记载与考证就多有谬误,它们与考古发现差异...

  • 标签: 商文化 大辛庄遗址 岳石文化 殷墟文化 上层文化 武丁
  • 简介:<正>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夏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代是奴隶制度的发展时期。夏两代是研究我国国家起源和文明史诞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某些部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逐步发展到了奴隶制萌芽或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当时的夏族即是最早地通过部落联盟形式,建立在黄河中下游之间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嗣后,商朝推翻了夏朝的统治,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在我国建立了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从此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的上升时期。由于夏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灿烂的夏文化,为此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勃兴开辟了光辉的前景。

  • 标签: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文化遗存 二里岗期 都城遗址 王城岗
  • 简介:以平原沃野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两、三千年来,除战乱荒年,成都历来是一座农、副产品殷丰,手工业、商业发达的都市。成都,素以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著称。

  • 标签: 成都 历史文化名城 商街 庭院 自然环境 传统文化
  • 简介:<正>关于吴城遗址的分期、族属、以及发展系列、社会性质等问题,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探讨。本文拟结合最近新发现的考古材料,加以综合介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补充阐述,以期大家对一些重大学术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商文化 二里头遗址 新发现 江西 中原地区 青铜器
  • 简介:<正>郑州文化的发现始于1950年,当时在今天郑州旧城南面不远的二里岗村,首次采集到陶片和石器标本,随后,考古研究所和省、市文物部门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重点发掘工作。卅年来,已有许多重要遗迹被发现,也获得了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取得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对文化性质,分期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郑州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此,本文拟综述卅来年郑州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 标签: 二里岗期 商文化 郑州商城 商代青铜器 文化层 居住遗址
  • 简介:阿斯塔那古墓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10公里,距离高昌城约2公里处。阿斯塔那,维吾尔语称之为“首府”,这个古墓是晋唐时期高昌城各族居民的公共墓地。这些古墓内保存有大量文物,被称之为“地下博物馆”,这里出土的文书,最早起自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

  • 标签: 古墓群 斯塔 吐鲁番市 维吾尔语 博物馆 高昌
  • 简介:试论新干墓的几个问题李昆一、新干墓与吴城遗址的地理环境及考古发现樟树市(原清江县)位于赣江与袁水会合处,"控荆蛮以引匝越",扬帆长江直指中原,素有四会要冲、八省通衢之称。新干墓与吴城商代遗址,即位于樟树南郊赣袁两水会流上游的东西两岸。如按明.成...

  • 标签: 新干商墓 吴城遗址 吴城商代遗址 虎方 牛头城遗址 青铜文化
  • 简介:铜鼓石地踞铜鼓县城东郊,前濒定江,后倚满山,苍松隐雾,芳草鸣蝉,峥嵘独秀、气势雄浑。铜鼓石屹然数丈,形如铜鼓。《南昌府志》载:“铜鼓石为浏阳、平江、新昌(今宜丰)万载各州、县适中之地”。“水通彭蠡,地接荆湘”,素为商旅必经要冲,兵家战略险隘。招徕不少文臣武将,勒字铭诗,

  • 标签: 铜鼓县 文臣武将 南昌府志 彭蠡 鸣蝉 义宁州志
  • 简介:略谈龙泉驿墓蔡永华一、墓布局1992年5、6月间,在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的建设中发现一批墓。经勘查,在北干道东西长90、南北宽70米的范围内就分布着规格不高的墓达100座以上。就已发掘的34座所出铜、陶、铁器和同类型的“半两”钱币来看,时间有早...

  • 标签: 龙泉驿 “邦墓” 兵器 秦文化 秦墓 巴蜀文化
  • 简介:<正>最先对黄国铜器进行收集介绍和研究的是郭沫若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35年出版,1958年重印),该书收录的四件黄器中,只有一件清宫旧藏的黄孙子傒君叔单鼎,传说出土于黄国故城所在的潢川县境。解放以来,黄国铜器的有发现。最重要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四月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时期墓葬出土的黄君孟铜器。我曾参观该墓葬的发掘现场,仔细观察了全部铜器,并在当地文博单位的工作人员协助下对其中二十六件铜器附著的铭文拓片手摹一过。现在就这批黄国铜器谈谈自已的意见,提供大家讨论。

  • 标签: 铜器群 工作人员 两周金文 郭沫若 春秋时期 文博单位
  • 简介:本文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分析了商代前期文化在东方地区的发展过程、聚落分布、区域中心聚落以及文化特点。本文指出,文化第一阶段(即二里岗下层时期)末期到达豫东地区的西部,第二阶段(即二里岗上层至殷墟一期前段)向东扩张达到顶峰,东北部至渤海南岸,东部至潍河、白浪河、沭河东岸,向南至连云港海岸、盐城一带;聚落分布密集、聚落和人口数量较多以及包含多个高等级聚落的豫东、鲁西南、鲁中南、鲁南及济南地区属于商王朝在东方地区重点经略的区域;除高等级聚落济南大辛庄文化与当地文化共存外,其他地区为较典型的文化系统。

  • 标签: 东方地区 商代前期 文化特点 聚落分布
  • 简介:<正>《夏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夏殷文化考古学研究》)日文版,饭岛武次著,1985年2月由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引用考古材料丰富、全面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全书除序言外共分九章,其中前八章分别是: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和夏遗迹;遗址和文化层;宫殿址;小型建筑址;墓葬;陶器;青铜器和玉器。几乎包括了已

  • 标签: 考古学研究 商文化 二里头文化 考古材料 殷文化 青铜器
  • 简介:200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等单位在运城盆地开展"晋西南聚落形态的变迁与中国文明起源"课题研究,重点对涑水河与青龙河流域进行拉网式调查,并对柳庄遗址进行试掘。柳庄遗址中的遗存属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相当于东下冯遗存的第Ⅳ期;柳庄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归入二里岗文化东下冯类型,属早期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晋南地区尤其是运城盆地夏文化遗存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加深了对东下冯类型文化遗存的认识与研究。

  • 标签: 绛县 柳庄 夏商遗址 东下冯
  • 简介:由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200多位专家联手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项目.自1996年5月6日启动以来,经过近5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这反映了20世纪我国年代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对地处中原的河南来说,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夏考古关系极为密切.笔者有幸参与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上接夏文化,下连后期,对此感触多多.

  • 标签: 夏商周断代工程 考古学 夏文化 中原 历史学 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