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浪郡是汉的殖民地。因其墓、文物等都是中国汉代的,所以虽然在我国境内,但在考古学或美术史上应该除外,这是笔者的想法。但浪郡的文化实质上对我国初期铁器时代或原三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当然对于以后的三国时代文化也有很大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没有对浪文化的理解和知识,就不能希望对我国考古学有正确的理解,这样说并不过分。基于这样的观点,把重点放在与我国古代文化的关联上,以此对浪文化进行概述似乎十分必要。

  • 标签: 乐浪郡 墓制 朝鲜 文物考古 三国时期
  • 简介:<正>楚音乐艺术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楚音乐文物的发现,既开阔了人们认识楚艺术的眼界,更为全面研究楚音乐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开辟了新领域。本文拟利用近年笔者所辑散见不同书籍、报刊上发表的音乐文物资料,结合对其中部分材料考察、研究的结果,通过对已知出土楚音乐文物自身客观变化规律的综合分析,探讨楚音乐文化演进的历程及其具体表现。

  • 标签: 公元前 楚文化 侧鼓音 正鼓音 出土乐器 金石
  • 简介:辽散来自于中原地区,但又增加了许多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内容,倍受辽人喜爱,被列为宫廷四部之一,在辽境内普及面甚广,朝野皆行,雅俗共赏,从众多考古发掘的辽墓壁画资料中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 标签: 地方特色 民族风格 辽国 散乐 宫廷四部乐
  • 简介:唐代文化的成就堪称无与伦比,以音乐而论,其气象万千的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与转折点,它的音乐美学思想亦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唐代艺中饱含的美学思想不单由音乐自身来表达,很多辅助性的表达方式更为音乐直击人们的灵魂大开方便之门,使得人们超然“出世”。

  • 标签: 唐代 音乐 美学 儒家 移情
  • 简介:隋朝立国仅38年(581~618年),但它在我国历史上有两大贡献。一是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华夏复归统一;二是通过改革,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社会制度(如科举制度),为隋唐统一封建大帝国的繁荣拉开了序幕。大运河的开凿,更是功盖千秋。货币方面的新五铢钱,为唐开元通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隋钱铸造量大,因币制统一,无珍稀品,难被后人重视。如今,在收藏、研究中,常有含糊之处,甚至对置样五铢和白钱的认识亦未统一。其实,隋货币的历史地位突出,值得研究的东西也很多。本文仅就隋钱的铸行简况和置样五铢及白钱问题进行浅析,以与泉友们共同学习之。

  • 标签: 隋朝 五铢钱 科举制度 社会制度 开元通宝 大运河
  • 简介:<正>楚墓葬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大熊猫体型肥硕,憨态可掬。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爱的动物,被喻为我国的“国宝”。近年来大熊猫一直作为中国的“友好大使”,被我国政府当作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世界各国,更使得熊猫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热爱。

  • 标签: 大熊猫 银币 “国宝” 世界 中国 大使
  • 简介: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分析,商代已形成一定的鼎.、商代鼎孕育形成于二里岗上层时期,殷墟时期得到发展和推广。鼎内容涉及使用者的身份、鼎的数量、配置组合、鼎之功用与鼎实等方面。商代鼎具有独特性,与周代用鼎制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商代 鼎制 数量 配置 鼎实
  • 简介:一、概述及说明青海都柳湾遗址位于湟水中游北岸.自1974年至1986年共发掘史前时期墓葬1732座.由于《青海柳湾——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①(以下简称《柳湾》)出版时间早,而且仅收录了1974~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其中,有符号的陶器至少679件,出自226座墓②.1978年以后发掘的M1501-M1732也出有一批带符号的陶器,但资料尚未公布.

  • 标签: 乐都柳湾 墓地彩绘 彩绘符号
  • 简介:1942年,青海省乐都县出土东汉晚期《赵宽墓碑》,兼具书法艺术和史料多重价值,它详细记述了墓主赵宽籍贯、家族世系及迁徙任职情况,为补正西汉以来赵充国家族世系和研究中古金城赵氏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在充分梳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重新移录碑文并作校勘,对学界仍存争议的赵充国家族世系、立碑者是谁等问题再作申论,并分析东汉中后期金城赵氏籍贯郡望形成与其家族文化内涵转变问题。有关金城赵氏起源与籍贯郡望成立,虽然能追溯至西汉赵充国屯田湟中、迁徙令居,但墓主赵宽才是真正促成赵氏脱离天水故地而著籍金城的关键人物,他在流亡关中冯翊时修习儒家经典,从而实现家族"由武入文"历史转折,为此后金城赵氏发展奠定基础。

  • 标签: 东汉中后期 《赵宽墓碑》 金城赵氏 家族起源 籍贯郡望 文化特质
  • 简介:1925年,李劼人先生为了降低报纸售价、普及新闻、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研究真实学术、提高国民素质、拯救民族危亡,邀约了《川报》创始人宋师度、“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乐山实业界著名人士陈宛溪等人,创办了“万基造纸公司”,1926年改为“嘉纸厂”。抗战时期,嘉纸厂的产品满足了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新闻用纸和教科用纸的需要。纸厂的部分利润支持了共产党主持的抗敌文协的经费开支,支持了共产党主办的刊物《笔阵》,支持了共产党创办的桂溪中学,资助了团结在共产党周围的贫病作家。

  • 标签: 共产党 支持 新思想 团结 民生公司 民族
  • 简介:<正>关于我国两周时期各级贵族的礼器制度(包括用鼎制度),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不少学者运用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关楚国用鼎制度及其与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楚史,楚文化和先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虽然这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若干必须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乙型 用鼎制 东周时期 甲型 墓主 身份
  • 简介:图腾与人类历史的起点俞伟超,汤惠生在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大概没有比图腾制度的讨论更令人眼花缭乱的了。从英国商人朗格(J·K·Long)最早将有关图腾的情况介绍到西方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笔墨官司已持续有200年了,然而现在似乎仍然意见纷坛。正如前苏...

  • 标签: 图腾崇拜 族外婚 祖先崇拜 斯特劳斯 图腾制度 功能主义
  • 简介:<正>一“唐卡”一词是藏语音译,是指一种卷轴画。其质地品种繁多,较为常见的是在布面或纸面上进行彩绘,用锦缎装裱而成。此外,还有许多刺绣、贴花(布贴)、织锦等织物唐卡,亦有珍珠唐卡和印刷着色唐卡。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宗教色彩和独特的工艺技巧,是藏传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设计灵活多样,便于悬挂,易于收藏,有利于宗教宣传。“据史作画,以画言史”亦是唐卡一大特色。

  • 标签: 唐卡 藏族 表现形式 制作工艺 宗教色彩 灵活多样
  • 简介:一、概说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是羌族的一支,秦汉魏晋以来居住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处。唐代初年,吐蕃势力东扩,党项族被迫内徙,东迁至陇山一带。安史之乱后,继续东迁,定居银夏诸州。唐代末年,党项贵族拓跋思恭因率部帮助镇压黄巢起义,被唐廷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11世纪上半,党项夺取灵州,巩固了在河

  • 标签: 磁窑堡窑 回民巷 白釉 黑釉瓷 拓跋思恭 瓷窑遗址
  • 简介:浪郡是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08年在朝鲜半岛设置的汉代殖民地,王莽新及东汉、魏、晋诸王朝也相继承,直到西晋末年313年灭亡,共约420年,作为半岛上汉人势力的一个大据点而存续下去。这期间,3世纪初在浪郡的南方分置了带方郡,韩族、秽族、直至海东的倭人都知道汉人的威势。在远离中央权力的边地,420年这么长的时间,汉人的统治是不可能一贯安泰的。早在1世纪前后,高句丽和秽族就开始不断骚动,在中国王朝交替的混乱时期,势必要出现原住民对汉人统治的激烈反抗。本文着眼于半岛原住民的反抗,在考证浪、带方郡历史的同时,也追寻一下与这二郡的兴亡共命运的汉人的去向。

  • 标签: 乐浪郡 带方郡 汉人遗民 中国 历史发展 西汉时期
  • 简介:<正>一.前言一九六四年秋至一九六五年五月底,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郑韩故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调查和钻探工作。骨遗址就是在这次钻探中发现的。该遗址位于“郑韩故城”外廓城(东城)的北部,北距张龙庄约400米,东距故城墙约500米,县城至火车站的公路由西向东穿过遗址中心(图一)。

  • 标签: 郑韩故城 遗址 文物调查 前言 钻探 文物工作
  • 简介: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楚文化车与中原文化车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了楚文化车的地域特点与发展历程,认为楚文化车的基本特点是独创性与延滞性并存,认为成熟的楚文化车形成于春秋早中期。本文也初步分析了楚文化车研究对于古代车研究、对于深入探索楚文化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先秦 楚文化 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