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北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共同发起,成立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并设立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中南银行钞票。其目的在于“厚集资本,互通声气.借以提高信誉.扩展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中四行联合发行中南银行纸币.是中国商业银行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对于总体提高四行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南银行 钞票 中国商业银行 联合发行 民国时期 重要意义
  • 简介:一、中南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中南银行于民国10年(1921年)7月15日正式成立,总行设在上海。银行性质为股份制,设有股东会、董事会及监察人。建行初期董事会设七人,分别为黄奕住、史量才、韩希琦、王敬梓、吴秀生、马亦筏、叶源平,黄奕住任董事长,聘任胡笔江为总经理。中南银行在开办时就以侨资银行身份向财政部呈请独立的纸币发行权,北洋政府币制局因其系归国侨胞在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

  • 标签: 中南银行 纸币 北洋政府 董事会 黄奕住 股份制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美洲地区一种名为阿尔帕卡(alpaca)的金属材料,利用与该地区相关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考古出土器物、博物馆藏文物,并参考冶金考古的方法,认为这种金属材料很可能是一种含有铜镍锌的三元合金,即镍白铜。然而,这种金属在美洲的出现时间及发展情况仍有待更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 标签: 镍白铜 冶金考古 阿尔帕卡 美洲
  • 简介:2003年,古巴共和国发行了1枚面值10比索,重量20g,含银量99.9%,直径38mm的纯银精制币。

  • 标签: 银币 发行 古巴 美洲 共和国
  • 简介:本文对学界关于古代中国和美洲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检视,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古代中国和美洲间交流的问题是世界性课题,必须以考古学为核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唯有立足科学可靠的硬证据,才有助于厘清历史的真相。

  • 标签: 古代中国与美洲 文化交流 研究检视 硬证据
  • 简介:巴中城南173龛佛像中,发现毗沙门天王像2龛。此是“四大天王”中的一王,一般都作为佛教护法神,站立于龛门或寺门两侧,在巴中南龛的石窟中,单独成龛,实属少见。因他脸色微黑,一不像佛,二不像菩萨,只因手执宝塔,多少年来,人们把他视为春秋时“送灯台”的鲁班弟子赵巧加以膜拜,也就在巴中南北二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 标签: 巴中 石窟 春秋 佛像 弟子 神话故事
  • 简介:敦煌艺术中的南朝因素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敦煌艺术中图像与历史文献对比,从传播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艺术中南朝美术的来源问题。敦煌早期壁画受到河西地区的影响而多采用西域晕染法,并无南朝影响。南朝之风始自北魏中期的第251、257窟,西魏第249窟作为南朝风格持续进入的重要过渡,已经有了"秀骨清像"的韵致,至第285窟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南朝样式,这种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敦煌壁画中的南朝风格已被时人普遍接受。敦煌与南朝虽相距甚远,但存在巨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故而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最后,文章分析了南朝艺术因素进入敦煌的媒介,在外交使者、求法僧、中原委派的官吏、儒生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南朝艺术风格进入敦煌,并对后世敦煌壁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壁画 南朝 艺术交流
  • 简介:1946年4月,作为多学科文化史研究计划的一部份,戈登·威利(GordonWilley)和詹姆斯·福特(JamesFord)开始了秘鲁北海岸维鲁河谷的地面勘察.与此同时,他们的考古学同事唐纳德·科利尔(DonaldCollier)、温德尔·贝内特(WendellBennet)、威廉·邓肯·斯特朗(WilliamDuncanStrong)、克利福德·伊文思(CliffordEvans)和朱尼斯·伯德(JuniusBird)进行了一系列层位学研究的发掘工作,以便在维鲁河谷建立一个初步的文化史编年和陶器的年代序列.

  • 标签: 发掘工作 文化史研究 考古学 陶器 聚落形态 年代
  • 简介:四川省阆中市石室观题刻共有18幅,其中第5幅(编号为T5)为《隗先生铭》。《隗先生铭》题刻保存较好,大体可通读,全文约900字,内容丰富,书法精美,年代为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该题刻除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早期道教资料外,还证明了南齐时期阆中属巴西郡,而非北巴西郡,并且纠正了《舆地纪胜》中某些错误记载。

  • 标签: 阆中 隗先生铭 南齐石刻 书法
  • 简介:中南银行是旧中国八大商业银行之一.于1921年6月成立.7月开业,总行设于上海汉口路。该行创立人及最大股东为华侨商人黄奕住。黄系福建泉州人,20岁时去南洋谋生,由于他抓住机遇。艰苦创业,后成巨商。黄奕住在南洋时.体会到银行的重要性.回国后联络国内商业界、金融界、实业界名流,并以他为主要投资人.办起了以“中南”为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 标签: 中南银行 10元券 图案 金融业
  • 简介:中南龛仅存的一道培修记碑苟廷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中南龛。是我省北部佛教名山之一。笔者最近漫游南龛,在山后发现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一道平常不易发现的培修碑记(以下简称《南龛培修记碑》)(图)。该碑是自然地开凿在南龛摩岩造像左下部距地面67厘...

  • 标签: 巴州城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巴中 摩岩造像 住持僧 嘉陵江流域
  • 简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西起贺兰山,东至大马群山,北始阴山,南至明长城。行政区划包括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地理单元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蛮汗山区、丰镇丘陵、和林格尔丘陵、清水河丘陵山地。

  • 标签: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 陶窑
  • 简介:豫北冀中南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区域,大体上南起黄河,北至拒马河,并以沿太行山东麓及其附近宽约100公里左右的狭长地带为中心范围.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该区已发现数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有数十处遗址经过了规模不等的试掘或发掘,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该区主要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与特征、分期与编年、谱系与关系、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工作不平衡或开展不够,有些资料还发现较少,很多问题还不太明了或知之甚少,亟待进一步开展工作,加强研究,予以解决.时值世纪之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简单回顾,并对新世纪面临的任务及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教正.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遗址 考古学文化 发掘 试掘 考古工作
  • 简介:内蒙古中南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波动,对于塑造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古文化的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全新世大暖期的不同时段上古文化的特点和生计方式的变化,并从沙地进退、湖面升降的视角探讨了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以及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 标签: 内蒙古中南部 考古学 文化演变 环境学 上古文化
  • 简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已经开始,当时裴文中先生曾有专文介绍。五十至六十年代,主要在内蒙古中南部黄河两岸地区做了些调查和试掘工作,当时要想探讨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和编年,自然是困难

  • 标签: 新石器时代文化 尖底瓶 朱开 半坡类型 考古工作 夹砂陶
  • 简介:全新世(Holocene)是第四纪最后冰期结束至今的这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冰后期(Postglacial).地球上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最后一次冰期不可能是统一的,国际第四纪委员会将全新世的起点确定为距今10000±300年.

  • 标签: 世内蒙古 东南部中南部 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