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正>Ⅵ5.南部松林带多在气温高的沿岸低地。古巴和中美洲是松树的故乡。这里土壤贫瘠,几乎和沙地差不多,这种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的松树可以生长。黄松、火炬松、坚硬松树木不粗,针叶,长得分散,生长快,也容易砍伐。6.水冲积平原低、多雨、地面潮湿,但除了气候条件好、土壤肥沃外,很多地区只有适宜根和树身泡在水里的树才能生长,形成冲积平原森林。高于海面的冲积岛上植物资源种类多,但在水淹地区就少了。冲积平原上有橡胶树,紫树(黑色、酸)、栳树和柏树。柏树长得高,原木有二万英尺长。象红木一样,柏树也容易加工,伸缩性能好。以弗吉亚洲的沼泽区到东南部的密苏里洲,象柏树这样的沼泽树连接成片。

  • 标签: 印第安人 北美洲 圣劳伦斯 冲积平原 大草原 大平原
  • 简介:我已在秘鲁西南部住有数月,专事研究南美神雕的群体观念。这种神雕人类并不陌生,但几乎无人对他们的生活习性做过深入的研究。南美神雕终年栖息在纵贯拉丁美洲南北的安第斯山山脉的悬崖峭壁上,但是它们猎食动物却要飞越150英里之外的西海岸边。神雕可谓雕中之王,它们拥有宽约10英尺长的羽翼,是一种非常强悍勇敢的飞禽。南美神雕善于利用自然优势战胜凶悍的食肉动物,其宽阔

  • 标签: 南美神 探寻南美 神雕
  • 简介:民国时期.北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共同发起,成立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并设立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中南银行钞票。其目的在于“厚集资本,互通声气.借以提高信誉.扩展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中四行联合发行中南银行纸币.是中国商业银行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对于总体提高四行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南银行 钞票 中国商业银行 联合发行 民国时期 重要意义
  • 简介:一、中南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中南银行于民国10年(1921年)7月15日正式成立,总行设在上海。银行性质为股份制,设有股东会、董事会及监察人。建行初期董事会设七人,分别为黄奕住、史量才、韩希琦、王敬梓、吴秀生、马亦筏、叶源平,黄奕住任董事长,聘任胡笔江为总经理。中南银行在开办时就以侨资银行身份向财政部呈请独立的纸币发行权,北洋政府币制局因其系归国侨胞在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

  • 标签: 中南银行 纸币 北洋政府 董事会 黄奕住 股份制
  • 简介:20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一份特殊的纪念品——中南海参观券。乍看上去,它的样子和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票差不多,长12公分、宽6公分,白底、绿条,红字。在“中南海参观券”6个长方形红色美术字的左上方,还绘有几条水纹波浪和一座亭台,在正下方一道草绿色的粗线条中间,印有“内部参观·不准转让”的白色字样。在这行字的前面,还专门标有该参观券的编号。

  • 标签: 中南海 20世纪80年代 神秘 纪念品 电影票 美术字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美洲地区一种名为阿尔帕卡(alpaca)的金属材料,利用与该地区相关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考古出土器物、博物馆藏文物,并参考冶金考古的方法,认为这种金属材料很可能是一种含有铜镍锌的三元合金,即镍白铜。然而,这种金属在美洲的出现时间及发展情况仍有待更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 标签: 镍白铜 冶金考古 阿尔帕卡 美洲
  • 简介:7月4日上午,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上,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马克教授等人指出,在美洲密西西北河奥顿镇出现的“皮艾萨”壁画之谜,经他们依据各种历史资料考证,实际上是中国的“双龙”图案。其创作的时间与郑和下西洋的年代吻合,极有可能与郑和船队有直接关系。

  • 标签: 郑和船队 美洲 郑和下西洋 华盛顿大学 学术论坛 资料考证
  • 简介:2003年,古巴共和国发行了1枚面值10比索,重量20g,含银量99.9%,直径38mm的纯银精制币。

  • 标签: 银币 发行 古巴 美洲 共和国
  • 简介:本文对学界关于古代中国和美洲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检视,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古代中国和美洲间交流的问题是世界性课题,必须以考古学为核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唯有立足科学可靠的硬证据,才有助于厘清历史的真相。

  • 标签: 古代中国与美洲 文化交流 研究检视 硬证据
  • 简介:2002年3月15日英国专家凯文·孟席斯发表惊世高论:郑和最先环绕地球,发现新大陆。孟氏所说在提高郑和对世界航海事业的贡献的同时,也是对中国郑和研究专家学者的挑战,因为大多数中国学者持郑和下西洋最远达非洲东岸说。后学大胆、冒昧,试图从中国历史文献中探讨郑和船队是否到过美洲

  • 标签: 郑和船队 美洲 中国学者 专家学者 郑和下西洋 航海事业
  • 简介:本人曾提出论点证明木兰皮国就是纳米比亚,证据为《领外代答》关于记载木兰舟不遇便风,需要数年才能到达木兰皮国的航线,应该是指沿着西非几内亚湾,向着逆来海流的方向航行,才会有机会发生,又根据((Philips确atlasofworldhistory))关于公元5世纪南部非洲的历史地理图。“ThespreedofBantusSpeakers”所指位于纳米比亚的Mirabib,应该就是木兰皮国。

  • 标签: 美洲 郑和船队 纳米比亚 木兰皮国 《领外代答》 明朝
  • 简介:中南民族学院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一所多学科性、综合性少数民族高等院校,主要承担着为我国中南、华东兼顾西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它创建于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四十多年来,走过了风雨坎坷的历程,并迎来了凯歌行进的新时期,回首往昔,我们难以忘记那二度创业的峰峰岁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些少数民族在承受阶级压迫的同时还承受着极大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造成各民族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长期处于不团结状态,互相戒备、互相猜疑和仇视的心理很深。少数民族人民大多居住在深山荒野或偏僻边境,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

  • 标签: 中南民族学院 少数民族地区 白瑞西 中央民族学院 民院 军政委员会
  • 简介: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曾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我当时在华北人民政府交际处做统战联络工作,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从西柏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到北平后,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我们首先接收了中南海,并对中南海的一些建筑作了初步勘查。这件事虽然过去了60多年,但毕竟是一段记忆犹新的亲身经历。现记述下来,以使后人了解这段历史。

  • 标签: 中南海 北平和平解放 1949年 联络工作 人民政府 中央机关
  • 简介:要什么响亮名号,“草包包子”不“草包”草包一词为俗语,是贬义词,形容一个人不经用,没有能力,但是今天讲的“草包”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草包包子。说起草包包子,许多济南食客颇有自豪之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字号如今依然风雨无阻地屹立在普利街15号,精致皮薄、味美多汁的小包每天吸引着大批顾客。“草包包子”创始人张文汉年幼的时候曾在洛阳“继镇园”饭庄学艺,他为人憨厚,不善言笑,生性木讷,终日只知闷头干活,于是街坊送了一个外号:“草包”。

  • 标签: 济南 故事 美食 30年代 20世纪 老字号
  • 简介:巴中城南173龛佛像中,发现毗沙门天王像2龛。此是“四大天王”中的一王,一般都作为佛教护法神,站立于龛门或寺门两侧,在巴中南龛的石窟中,单独成龛,实属少见。因他脸色微黑,一不像佛,二不像菩萨,只因手执宝塔,多少年来,人们把他视为春秋时“送灯台”的鲁班弟子赵巧加以膜拜,也就在巴中南北二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 标签: 巴中 石窟 春秋 佛像 弟子 神话故事
  • 简介:敦煌艺术中的南朝因素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敦煌艺术中图像与历史文献对比,从传播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艺术中南朝美术的来源问题。敦煌早期壁画受到河西地区的影响而多采用西域晕染法,并无南朝影响。南朝之风始自北魏中期的第251、257窟,西魏第249窟作为南朝风格持续进入的重要过渡,已经有了"秀骨清像"的韵致,至第285窟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南朝样式,这种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敦煌壁画中的南朝风格已被时人普遍接受。敦煌与南朝虽相距甚远,但存在巨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故而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最后,文章分析了南朝艺术因素进入敦煌的媒介,在外交使者、求法僧、中原委派的官吏、儒生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南朝艺术风格进入敦煌,并对后世敦煌壁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壁画 南朝 艺术交流
  • 简介:英美关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双边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次转折,以和平的方式在美洲完成了权力转移。在国际层面上,英国世界霸权的衰落,欧洲新兴强国的崛起令英国应对不暇,而同为新兴大国的美国所主导的美洲体系的崛起则填补了西半球权力的真空,同时与英国的世界霸权体系互为弥补。在国内层面上,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下滑,美国国力蒸蒸日上,但双方以仲裁、谈判等外交手段不断化解双边关系中的冲突与摩擦,建立起两国间的信任机制。此外,在主要政治人物的引导和参与下,两国相通的文化、意识形态与政策思维成为两国关系的润滑剂。几种合力共同推动英美两国之间以和平方式完成在美洲的权力转移。

  • 标签: 英美关系 和平 权力转移 国际体系 信任机制 文化认同
  • 简介:<正>现代拉丁美洲文化的基本要素大部分形成于殖民地时期。在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的数百年殖民统治下,西欧各种文化成分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手段被移植到拉美,并最终成为这一地区的文化主体。在此过程中,它们又同美洲印第安文化、来自非洲的黑人文化以及少量的东亚文化成分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拉美独特的混合文化结构。尽管经历了独立战争和此后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各种变迁,但是殖民地时期形成的文化基本结构一直保留至今。

  • 标签: 殖民地时期 拉丁美洲 印第安人 西班牙 西属美洲 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