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吴简“”只是一个虚拟的户籍单位,而“”作为临湘地区的一种居住单位在东汉末年就已存在,到孙吴时演变成带有强烈屯田色彩的居住单位,但还不能视为一种“聚”与“村”之间的自然聚落方式。出现“同不同乡”反常现象的原因为某人从某乡迁移到另一乡某居住、耕种时,其户籍单位未能及时变更,故在缴纳赋税时只能记在其原来所在乡的籍账上。

  • 标签: 吴简 走马楼
  • 简介:一、昆仑是西部地理实体远古的"昆仑"是个既显赫又神秘的地方.产生这种状况的最初原因,是它位于遥远的西部,中原人只是一知半解.在夏书雍州导水一段,昆仑与析支、渠搜,同列为三个进贡"织皮"的西戎方国;在商初仍有这种贡献关系,见所附伊尹.最早前去昆仑探访的,是公元前10世纪的周穆王.晋代出土的,明确记录了他驾起八骏,渡过黄河,经过"温谷乐都"、"积石之南河",走了八千一百里路,后来到达了"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小住三天,"升于昆仑之,以观黄帝之宫";在那里祭祀一番,还任命了当地人专守此官.可见从远古起,昆仑即属中央统辖,确实是西部地区的一个地理实体.

  • 标签: 《山海经》 昆仑丘 地理特征 中国
  • 简介:楚简"备"中的"备"字屡见于楚简,是个疑难字.本文由分析字形来源及文字隶定入手,进一步论及"宛"所涉及的制度问题,认为"宛"乃古时风流场所,其性质与楚、秦云梦禁苑之"耎"相类.

  • 标签: 楚简 诗论 苑丘
  • 简介:玉麟(?—1960)潮安县意溪人,长期执教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现韩山师范学院)和省立第四中学(后更名为省立金山中学),一生执著于潮汕民歌和民间故事的搜集和整理,是潮汕民俗文学研究的辛勤拓荒者。

  • 标签: 潮汕歌谣 歌谣集 民间故事 民俗文学 潮州 周作人
  • 简介:明末造园大师成,字无否,松陵(吴江)人。他以著述《园冶》,主持建造常州吴玄的“环堵宫”、仪征汪士衡的“悟园”、扬州郑元勋的“影园”等经典园林而著称于世,被当今国内外尊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宗师。

  • 标签: 计成 明朝 园林设计 周永年 生平
  • 简介:变数易是现代易学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而变数是变数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从概念、序目、变数上卷、变数下卷等方面对变数进行了概要介绍,旨在推动变数易的研究、交流、传播,形成易经(策)系统,实现中华谋略库的补充、丰富、发展。

  • 标签: 变数易 变数策 应变法则 应变谋略 64计 王氏计
  • 简介:岭南地区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自成系统,文化特点鲜明,而且有着一定程度的交流融合。但相对来说,客家与潮汕的交往最为密切,不仅在地域上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都互为交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将从本期起,以“客家名人在潮汕”为题刊发系列专稿,探寻客家与潮汕的历史交往,敬请垂注。

  • 标签: 丘逢甲 潮汕 韩山书院 岭南地区 东山书院 岭东同文学堂
  • 简介:逢甲是近代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著名诗人,曾在甲午中日战后领导台湾义军奋力抗击日本的武装侵占,失败后忍痛内渡。先后在祖籍镇平(今蕉岭)和潮汕一带居住和活动,晚年居于广州,从事政治、教育和文学创作等,是近代岭南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一生不曾间断诗歌的创作,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岭云海日楼诗钞》是他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诗集,收诗共1800多首。囊括了他从台湾内渡后直到去世之前的全部诗歌作品。这部诗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是近代中国“诗界革命”的一块丰碑,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诗歌作品 丘逢甲 岭南 《岭云海日楼诗钞》 近代中国 情怀
  • 简介:一直以来,客家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可见,"崇文重教"理念不仅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而且深深地镌刻在客家人的心中。在这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客家地区涌现了无数杰出人才,客家院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我们继续根据地区、学科领域等标准选取部分院士,展示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凤采,为读者了解客家院士打开一扇窗口。

  • 标签: 客家地区 院士 丘成桐 皇帝 数学 文化底蕴
  • 简介:提到武汉的老份,就像提到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巷子,它们都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民居文化,或者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 标签: 方正 民居文化 四合院 城市
  • 简介:在元代,大规模地“括户”①曾先后搞过两次。最初是太宗窝阔台的乙未年籍(1235年),继而于宪宗蒙哥的壬子年(1252年)进行的。至忽必烈至元八年,规定了详细体例。其缘由见于《通制条格》卷二中。由于上述原因,辛未年籍(1271年)与户例———关于户的规定公布下来。而带有上述前言的二十七条体例以及以下所见诸断例、有关军户的体例等,是提供关于元朝户籍的最重要的资料②。以下主要以此为基础试述户的编成。但至元八年的改革,单是规定了有关的体例,并不是“括户”,这在胡祗 的《紫山文集》中说得很清楚。所谓“括户”,当然就是为了征税、包括劳役在内的调查和整理户。户包括同住的家族。所以,也可以单称为户、人

  • 标签: 户计 民户 达鲁花赤 治外法权 行政区划 差发
  • 简介: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生于台湾彰化,祖籍广东蕉岭。他是封建科场上的东宁才子,诗界革命的巨子,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的教育家;他又是积极抗日护台的民族英雄,同情赞助民主革命的社会活动家。他亦亦武,被誉为梅州“八大先贤”之一。

  • 标签: 保家卫国 社会活动家 诗界革命 新式学堂 民族英雄 民主革命
  • 简介:1996年公布了康有为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批注,涉及逢甲与黄遵宪“争雄”、逢甲与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关系以及“诗界革命”等重大问题。、黄“争雄”确有其事,但由于当事人恰当的处理和梁启超的斡旋,终使二人成为朋友,并对“诗界革命”队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诗界革命” 黄遵宪 丘逢甲 康有为 梁启超 当事人
  • 简介:1944年4月,侵华日军为了挽回战场上的颓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而遭受进攻的国民党数10万大军望风而逃,一溃千。中共中央、毛泽东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走出了一步妙棋:发展河南,绾毂中原,准备大反攻的前进基地。这时,身为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的邓小平,和第十八集团军前总(通称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一起,根据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把这步棋走得有声有色,派有力战略支队挺进豫西,就是进军河南首先采取的步骤。然而,长期以来,邓小平与挺进豫西的这段史实却鲜为人知。

  • 标签: 邓小平 滕代远 毛泽东 进军豫西 中央军委 部队
  • 简介:我与振声同志相处近半个世纪,其间虽历经人世间的狂风乱雨,酷暑严冬,然风雨同舟,同声同气,始终引为知己。但此时的振声却使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振声移居香港,仅仅是为了和亲人团聚么?他怎能舍得南宁的“安乐窝”?尤其是他以菲薄工资的大半,花了半个世纪积累起来的数万册图书,为了移居香港,他竟一本不带。据说,这数万册书刊,

  • 标签: 神话 壮族 丘振声 《壮族神话考》 中国 文学评论
  • 简介:濬在其重要著作《大学衍义补》中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海运构想”,表面上从运输漕粮的经济角度出发,力主恢复“河海并运”,以海运来补充河运之不足,实质则为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设计。对于已停罢海运多年的明朝来说,这种表面谨慎的提法已然是一种突破。随着《大学衍义补》在朝野产生巨大影响,此构想也成为此后朝廷“海运之议”的重要依据,为“海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体现了明代“四书学”中的“经世致用”精神。然而“海运构想”终未实现,失败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弘治朝政治环境与现实需要之制约,又有国家决策中各集团利益博弈之扰动,且在义理上的弱点与技术条件上的不足也多为反对者所诟病,而究其根本则为明代国家发展重心之限制。

  • 标签: 丘濬 《大学衍义补》 海运构想
  • 简介:俭纪功残碑是目前所见东北最古老的石刻文献资料,于20世纪初被发现。长期以来围绕其发现时间诸家各执一词,有光绪三十年说、光绪三十一年说、光绪三十二年说等三种不同说法,长期流行的说法为光绪三十年发现说。文章一方面对毌俭纪功残碑发现时间不同说法的来源进行深入考察,另一方面广泛搜集吴光国所作毌俭纪功残碑跋文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毌俭纪功残碑的发现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即1906年九月。

  • 标签: 毌丘俭纪功碑 发现时间 吴光国 跋文
  • 简介:抱云尔”,⑩其清高的本性也在“入时自作风流格,尚留清白人间说”,和“不群名自噪,多恐太分明”中暴露无疑。当然并不是这部分的所有诗作都和作者的心迹有很多的瓜葛,其中一些诗句纯粹就是在介绍岭南的特色,因为他意识到岭南如此美景只有用文字记载下来才能留予后人品味与体验。这一想法了曾经在“红棉飞絮,满天如星,此南荒奇景也,不可无诗”中有所流露。于是便有了“南天珍木瑰奇绝,花作红霞絮白雪。……峤南火维见雪稀,忽飘金口沾罗衣。初晴林雨苞全坼,微遇山风絮竞飞”的生动写照,也借“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天生尤物本消魂,

  • 标签: 《岭云海日楼诗钞》 丘逢甲 情景诗 岭南 诗情'话'意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