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从前,有一个人很爱撒谎,人们都叫他"谎溜".有一天,他到外地去办事回到自己的村口,有三个老汉坐在一条凳子上闲谈.他们一见谎溜就问:"谎溜,你到哪里去?过来扯一个谎了再去."谎溜忙说:"哪里还有扯谎的功夫,下面三个毛驴兜着一个臭棍上来了."说完就走了.三个老汉听了他的话感到很奇怪,三个毛驴怎么能兜一个臭棍呢?我们看看去.于是他们就朝下走去,一看什么也没有,三人就往回走,走回原处坐下.才知道谎溜在讽刺他们呢.

  • 标签: 谎溜
  • 简介:(俄译本页码)《热希德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重要的中亚史料。作者米咱·马黑麻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海答(MirzaMuhammadHaidarDughlat,1499-1551年)出身于朵豁拉惕氏族,祖上是察哈台汗国的军事贵族,14世纪后其家族势力急剧增长。

  • 标签: 穆罕默德 家族势力 14世纪 俄译本
  • 简介:阅读杭州小说的过程中,一种名为“馉饳”的食品接二连三映入眼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好奇。小说中提到以卖“馉饳”为生的有多人:如《水浒传》第26回提到住在王婆间隔“卖馉饳的张公”;《金瓶梅》第2回“卖馉饳的李三”;《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中为和尚传简递帖、卖馉饳的僧;《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中西湖边长桥堍下卖馉饳的王公等。

  • 标签: 清平山堂话本 《水浒传》 《金瓶梅》 小说 和尚
  • 简介:西回鹘国(WestUighurKingdom)①的领土跨越天山东段南北.公元840年,游牧的回鹘帝国(UighurEmpire)崩溃之后,许多回鹘人(Uighurs)从蒙古高原(Mongolia)迁居此地.他们选择了定居生活,而那些非突厥语的当地人则学习使用了这些势不可挡的新来者的突厥语言.由此,一个被称为“畏兀地”(Uighuristan)的国家形成了.

  • 标签: 畏兀儿 突厥语言 回鹘人 蒙古高原 国家形成 领土
  • 简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稻国(稻米产量占世界1/3),也是世界最大的稻米消费国,13亿人以此为主粮。保证中国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性,是有关国之命脉的大问题。

  • 标签: 转基因 稻米产量 忧虑 世界 消费国 安全性
  • 简介:为纪念建军90周年,7月31日上午,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在福建教育出版社举行《燃烧的红飘带-福建人与长征》出版座谈会。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逄立左、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和福建教育出版社、省新四军研究会、该书作者等代表在会上发了言。参会的有党史研究、教育、新闻、出版工作者等50多人。座谈会由该书执行副主编钟兆云主持。

  • 标签: 教育出版社 党史研究室 出版座谈会 历史 铭记 基因
  • 简介:在太行山支脉的塔山下,有一个200余户人家的村落。因村中老少精剪技者甚众,男女工刻艺者俱多而扬名,这就是在三晋腹地襄临一带小有名气的“剪纸村”——范村。

  • 标签: 少精 女工 剪纸 村落
  • 简介:<正>"鸦扩落巢"句,出自杜甫《重过何氏五首》其二,诗云: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这是杜甫一首具有珍爱自然、和谐万物的浓厚自然生态思想意识而别具现代社会意义的佳作。然而,历来人们对其中"鸦护落巢"句意的诠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无疑有碍于对此诗深刻内涵的正确理解与思想价值的有效彰扬,故具有必要细加疏证之。

  • 标签: 皇子陂 翠微寺 杜甫诗歌 思想价值 诗云 一重一掩
  • 简介:打群架、受官刑和其他混混认为打群架是正当行为,更有一定的步骤,不论争行夺市还是因细故斗强,或约定时、地,或突然袭取。有的事先由一方约妥若干人预作准备,名为“侍候过节”。在准备期间,一律集中在一起,每日供应好吃好喝,没有巨款的势难应付,因所约多至百人以上,少也数十人。有的日期不能预定,因为对方何时来到难以预测,一时一刻不能放松,但表面上要不露形迹,有人问及,坚不承认,只称万无

  • 标签: 故斗 官刑 侯家后 斩监候 甲局 衙头
  • 简介:历史文献中所遇到的札刺亦部是蒙古兴起以前以及在蒙古统治时期活跃于北方与西域的一支草原游牧部落。由于札剌亦族源的史料缺乏,而且有些历史记载相互矛盾,因此学者们的研究多趋于推理并各持己见。本文试图结合史籍记载和语言学方法,对札刺亦族源及其名称的词源进行探讨并提出作者新的看法。

  • 标签: 札剌亦儿 药罗葛 族源 词源
  • 简介:我国已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利用霰弹法测序完成的最大的生物种基因组,共注释获得了16948个完整基因,7285个基因片断.根据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推断,家蚕约有两万个基因,其中约6000个基因为新发现.

  • 标签: 基因组框架图 家蚕基因组 框架图绘制
  • 简介:古老大地的新生机朗杰,罗布改革开放的大潮如同汹涌的雅砻河,涤荡着千年沉睡的河谷,使藏南这块古老的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市场经济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愈来愈多、曾创造过古代文明的吐蕃藏民的后代们。最近记者在藏南采访,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滚滚的"经济潮"。...

  • 标签: 藏南 雅鲁藏布江中游 改革开 西藏工作 一江两河 人均收入
  • 简介:和所有的老人一样,父亲不仅是一位非常慈爱的爷爷,同时又是一位非常慈爱的姥爷,一见隔辈人便喜笑颜开,孙子、孙女、外孙女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我家住多伦道208号的时候,儿子也就五六岁,每逢周日或节假日,父亲透过窗户,一看见外孙进院子来玩儿,注意力便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他的身上,如果看见他在前院海棠树下的

  • 标签: 父亲 孙犁 老人 外孙 注意力 孙子
  • 简介:麂子:知汝今年已十岁,有知识,读古人书,当晓其道理。如人之邪正,事之可否,皆须问先生,略识大意。至于事亲当孝,事君当忠,事长当顺,处友当信,接人待物当诚敬有礼,此不待问而知也。雇子、麝子尚少,当步步友爱教之。先生必尊敬事之,不可一毫疏慢.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闻小儿辈谈俚语鄙事,则正色待之。

  • 标签: 黄道周 接人待物 《杖后示儿书》 家庭教育
  • 简介:中原与龟兹在西汉时期,由于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手工业产品进入了龟兹,促进了龟兹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丰富了龟兹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促进了龟兹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 标签: 龟兹 中原 文化 融合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化基因"成为哲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哲学学者研究思维模式,强调哲学领域才会涉及文化基因问题;而民族学者和文化人类学者则关注文化的内在结构,试图在文化结构中探寻人类的文化基因。而究竟什么是民族文化基因?它有什么样的突出特征?为什么研究民族文化基因要重视核心观念?这些问题还有必要展开进一步讨论。现代生物遗传学证明,基因(遗传因子)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 标签: 民族文化 核心观念 文化人类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 生物遗传学 文化基因
  • 简介:文化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一所学校教育上的成功,就是把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并使之成为学生一生不变的信念和追求。学校追寻全体"一中人"的共同愿景和价值取向,从"为学生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明德至善,博学大成"的校训中,提炼出"明德、博学、致远"三个核心要素,并以此构建学校的文化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完整的文化生活,在

  • 标签: 文化基因 价值取向 教育力量 学校教育 教育理念 至善
  • 简介:2016年,资阳的西部车城之路进入到了第16个年头。16年前.建市伊始的资阳市就制定了以车兴市的宏伟蓝图。响亮地向世界宣示,资阳要做“西部车城”!在2000年.敢于提出这看似不可能的宏伟目标,对共和国最年轻的地级市资阳来说,需要何等的胆气和魄力,而朝着这一目标奋勇前进,更需要相当的坚韧和笃行。

  • 标签: 资阳市 西部 基因 历史 奔驰 地级市
  • 简介:“失必”一词之来源[美]普雷特萨克(OmeljanPritsak)"失必"一词最早见诸《蒙古秘史》。在该书中,这个词是用汉字译写的,专家们将其释读为sibir。含有"失必"(sibir)一词的段落是叙述发生在1207年的事件.彼时成吉思汗的长子...

  • 标签: 伯希和 《蒙古秘史》 突厥语 西西伯利亚 莫斯科 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