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多产恋爱小说而得名“三角大王”。他的作品尚佳者,对五四倡导自由恋爱不能讲毫无影响。身为创造社元老之一,也不能说全然无可评点。问题在他的情趣未能随时代而升华。更不堪的,是在日本侵华,国家大半壁江山沦陷,亿万同胞惨遭屠杀或颠沛流离期间,他认贼作父,充当了汉奸。他虽然仅充当了汪伪政府一个不伦不类的官——汪伪农矿部简任级技正(相当于司局级)。

  • 标签: 张资平 刘少奇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书 恋爱小说 自由恋爱
  • 简介:65卷本的新编《河南省志》(含100部分志,约2000万字)已经出版了,这是河南省文化建设事业中的大事,可喜可贺。中国自古就有“盛世修志”的光荣传统。中国修志的历史源远流长。仅以河南而论,如果从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诏修《南阳风俗传》算起,至今已有1900...

  • 标签: 河南省 河南人 资治 新方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三为主”
  • 简介:《续治通监长编》卷五00元符元年七月辛亥条(页11901)云:御史台言:“元丰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着为令。元佑五年改朔参官兼赴六参,有失先朝分别等差之意,请止依元丰仪令。”从之。

  • 标签: 资治 御史台 历史 古籍
  • 简介:三,天圣九年(1031)三月,“己巳,翰林侍讲学士孙奭、试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贾昌朝、秘书丞诸王府侍讲赵希言、殿中丞国子监直讲郭稹、左赞善大夫国子监直讲杨安国讲说於中书”(页2556)。

  • 标签: 质疑 标点 资治 国子监 侍讲
  • 简介:宋代内臣在官阶迁转到内东头供奉官时,需要从内侍两省转到枢密院管理,进入武阶序列迁转,是为常规迁转路线上的“止法”。但对于在御药院、内束门司等要近机构担任差遣的部分内臣而言,他们可以在官阶保持为内束头供奉官的情况下,将供职时的劳绩折算为应迁转的阶次,待转出时可以直接获得较高的阶秩。内臣的这段经历被称作“寄”。作为一种特殊的品阶管理制度,寄在两宋随政治制度的发展形势屡经废置,在时人的认识中也由“侥幸之门”变为“祖宗法”。以时间为轴考察寄制度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在制度史的视野中重新认识宋代内臣作为官僚的属性,并进而思考内臣品阶管理制度所可能体现的内外秩序。

  • 标签: 寄资 内臣迁转 内侍官阶 内外秩序
  • 简介:翻开《审判志》,正气逼人。法官威严地端坐在审判席上,有如包公在世。包公确有其人,名包拯,字文正,北宋初年做过开封府尹,加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意在可拯万民于水火之中,“文正”乃清正廉明之意。舞台上的包拯,面黑如漆,显示出他“铁面无私”的本色。他究竟办了多少案,是否果真那么离奇,这里姑且不去考证它。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这位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包青天”,却是事实。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史记》有《高祖功臣侯者表》(本文简称史表),班固以为模式,作《后文功臣表》(本文简称汉表)。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别,笔者将二表相比较,现择其中三家注、颜注、《史记会注考证》及《汉书补注》(本文简称《补注》)未涉及的部分内容作一考释如下(括号内数字为中华书局点校本页码):1、平阳侯宗,'征和二年,坐与中人奸,阑入宫掖门,入财赎完为城旦'。(五三二页)按史表及《曹相国世家》记作,'坐太子死,国除'。汉表记作'赎完',则表明其未伏法,或有所据。2、清河侯疆。(五三四页)

  • 标签: 功臣表 后文功臣 汉书高惠
  • 简介:北齐孝昭帝演死后,其弟湛即位,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次兄终弟及的禅让,但是仔细分析发现事情远非如此,这次事件实际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前台主角是湛,他通过这场政变夺取了皇位,是最大的获利者。而实际上的后台老板是演、湛兄弟二人的生母、时为皇太后的娄氏,她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她不想丧失实权去充当那个有名无实的太皇太后。并由此推断早在当年废殷立演之初就确定了演、湛、济兄弟兄终弟及的继承顺序。

  • 标签: 高元海 高殷 斛律光 六州大都督 高欢 高归彦
  • 简介:在阅读《鲁迅全集》过程中,经常要涉及“狂飙文人”长虹:《鲁迅日记》中,关于长虹的记载有85处;鲁迅杂文中,涉及长虹的有十余篇三十余处;鲁迅书信(特别是在《两地书》)中,更有不少地方提到长虹。但是,自1928年狂飙社解体之后,长虹却像彗星一样倏忽之间消失在长空,成了谜一般的神秘人物。由于年代久远,结识长虹的人目前已寥若晨星,能准确说出他下落的人更是难于寻觅。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就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长虹下落的“哥德巴赫猜想”。

  • 标签: 寻找高长虹
  • 简介:得《贵州省志·审判志》,连续数日一气读完。合卷而思,以为该志不但宜读,而且实用;尤其是在提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该志作为少见的审判专志,意义更加重大。故此借花献佛,草此短文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法律工作者推荐该志。

  • 标签: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建设海塘保一方生灵,编纂海塘志存史治,是浙江历史上海塘建设和志书编纂的一大特色。现存中国最早的方志《越绝书》中已有海塘修筑的记载,南朝刘道真的《钱唐记》也有汉代钱唐县海塘的记载。到元代以后,海塘志作为富有浙江特色的一个专志,开始出现,并构成浙江地方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志书编纂 地方志 汉代 元代 《越绝书》 南朝
  • 简介:"国家与社会"作为近年来社会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主要表现出自上而下的"控制论"与自下而上的"自治论"的二元对立。然而,对于古代乡村秩序的构建,绝非这种单向度的控制与自治,而是在国家与社会二者的互动与交融中有序建立与推进的。以明清、民国山西民间戏筹措为例,因其筹措的多元方式及其筹措过程中所伴随的乡规村约的实施,使其成为"国家与社会"互渗的场域,通过这一特殊场域,在国家与社会互动视野下即可对"国家在场"中的乡村自治及其过程进行有效探讨。

  • 标签: 山西 乡村治理 民间 国家与社会 方志 碑刻
  • 简介:《续治通监长编》通行的五百二十卷本皆属於四库阁本系统,民族语译名及违碍文字已遭清人大量篡改。笔者发现,湖南图书馆藏有此书的四库底本,其中译名皆未经改译,违碍文字亦多仍原本之旧,系此书自《永乐大典》辑出後的二次修改稿本。此本抄成於乾隆四十三年,修改工作持续至乾隆五十二年,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长编》辑佚、整理的过程,对於深入研究《大典》本辑佚、整理等四库学问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此本是现存诸本中最接近《永乐大典》所收《长编》原貌的版本,对於宋辽金史研究及相关民族史研究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及史料价值。

  • 标签: 《续资治通监长编》 四库底本 《永乐大典》 湖南图书馆
  • 简介:适(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唐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岑”。天宝中,他随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到今青海黄南、海南等地,写下了多首描写这一地区山川风物,记述发生在这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诗篇。

  • 标签: 青海 高适 重大历史事件 边塞诗人 山川风物 节度使
  • 简介:江苏省涟水县沟镇,是历史上有名的美酒之乡。20世纪60年代的社教运动中,这里曾发生过一起闻名全国的政治风波,即“沟事件”。然而,长期以来,该事件在共和国史书乃至江苏地方史中甚少提及或语焉不详。近年来,随着原始档案的解密及一些亲历者回忆录的逐渐问世,我们对这起事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笔者通过对原始档案、地方志和个人回忆录的梳理,试对“沟事件”作一揭示。

  • 标签: 事件 原始档案 60年代 20世纪 政治风波 江苏省
  • 简介:柏庙位于澄城县南部铁镰山西岭,今韦庄镇西北约一公里处。又称庙或乾柏庙。因供奉春秋时期程婴、公孙杵臼等冒死营救赵氏孤儿赵文子(即赵武)的诸义士,又称救郎庙,也讹呼九郎庙,是著名的道教庙宇。有十多个碑石记述了其历史。据宋《

  • 标签: 高柏庙 道教 祀奉社事 庙会 赵文子
  • 简介:最近半年多来,因为腰椎骨摔伤,我的行动十分不便,本来中秋节前准备去松榆里老虎洞看望我的良师益友莽兄,可是,连续几次一次比一次更寒凉的秋雨,害得我难以活动。洪亮兄来电话向我致节日问候,我欣喜地告诉他,待讨厌的雨水停下来,腰疼稍有好转,我定去老虎洞探望他和已经半年未见的莽兄。可是,万万没想到,刚过两天,就传来了一个噩耗:莽兄走了……

  • 标签: 忆高 莽兄 高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