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15世纪初的明王朝,国家安定,国力富强。在启建北京城等巨大工程的同时,还有震动世界的大事,即明成祖命三宝太监率200—300艘船的舰队和2.8万名随行人员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航海成就和造船技术,显示了中国的富强,也促进了与海外的商贸往来。

  • 标签: 15世纪 国家安定 七下西洋 造船技术 明王朝 北京城
  • 简介: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攻城炮声刚停,市内巷战还在进行,18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身穿灰布士兵军装风尘仆仆,大约8点钟进入我的川至医院院长办公室。同时还有18兵团卫生部长张步峰等人。作了自我介绍后,胡对我传达了有关城市政策和共产党保护医院、学校,以及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叫大家安心工作,保护好医疗设备。还问有何困难需要解决,我老实告他饥饿难忍。他立即吩咐后勤,不多时煮来两磁面盆小米饭,另有一脸盆猪肉炖萝卜干条,对于我这“三月不知肉味”的饥民来说,远比东坡肉还要鲜美得多。在那腥风血雨的恐怖情景中幸存下来的人们,真不易啊!

  • 标签: 纪实文学 短篇 民国时期 太原 梁化之残尸案
  • 简介:<正>岳(1671—1704),又写作袁、蕴。字兼山,又字正子,号玉池生,别号红兰主人,又称长白十八郎、东风居士。岳的家世比较显赫。祖父阿巴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个儿子。崇德元年(1636)封饶余贝勒,八年授奉命大将军伐明,破山东、河北共八十八城。顺治元年(1644)进封为饶余郡王。父岳乐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封贝勒,八年爵号改安郡王,十四年进为安亲王。他一生军功颇多,尤以平定三藩之乱为最著,在班师回京时,康熙帝于卢沟桥南二十里行郊劳礼,给予隆重地迎接。岳乐于康熙二十八年卒,生前的境遇相当不错。但到了康熙三十九年,被贝勒尼诺弹动,追降为郡王,并削

  • 标签: 无题诗 诗歌风格 张潮 凤冈 郡王 顾贞观
  • 简介:甘肃省永昌县者来寨,曾在古时候驻扎过一支流亡的罗马军队,并筑有城堡。史书因此称这里为“骊城”,今天人们管它叫“罗马村”。这一史话,是6年前我到新华社甘肃分社工作不久,有朋友偶尔向我聊起的。故事有点近似神话,我未敢轻信,只想日后赴河西采访时顺便作些了...

  • 标签: 永昌县 马帝国 古罗马军团 罗马军队 河西走廊 文物工作者
  • 简介:恒龄与《椿园诗篇》孙玫恒龄,字格园,号淳元,舒穆禄氏,隶满洲正白旗。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时年五十八岁。是著名学者多隆阿之堂侄。恒龄为咸丰元年(1851)辛亥科第一八六名举人、时年三十六岁。此后即任...

  • 标签: 王安石 绣球花 认识价值 分水岭 艺术特色 第一次鸦片战争
  • 简介:陈寅恪先生和傅斯年先生的留德学籍材料各有一部分保存在德国前普鲁士政府教育部档案中,有一部分保存在柏林大学档案中。前一部分现存放在德国东部一小城中,由于战争缘故,毁损情况十分严重;后一部分则比较完整,现在原校。经查阅,共找到有关陈先生的材料三件,傅先生的二件,均已复印回国,现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傅斯年 陈寅恪 陈先 德国东部 柏林大学 城中
  • 简介:毌丘俭纪功碑是目前所见东北最古老的石刻文献资料,于20世纪初被发现。长期以来围绕其发现时间诸家各执一词,有光绪三十年说、光绪三十一年说、光绪三十二年说等三种不同说法,长期流行的说法为光绪三十年发现说。文章一方面对毌丘俭纪功碑发现时间不同说法的来源进行深入考察,另一方面广泛搜集吴光国所作毌丘俭纪功碑跋文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毌丘俭纪功碑的发现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即1906年九月。

  • 标签: 毌丘俭纪功碑 发现时间 吴光国 跋文
  • 简介:现年87岁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画家吕学先生,早年在中央信托局工作。抗战后期,吕学在贵阳由前辈书画家刘仲缵(含章)介绍,结识了徐悲鸿先生。从此后,彼此交往甚密,情谊诚笃。当时的贵阳是抗战后方,但却是交通枢纽,运输

  • 标签: 吕学端徐悲鸿 徐悲鸿运 运字画
  • 简介:民国初年,洛阳附近出土汉石经《春秋》字,颇异於今本三家之经文,罗振玉、张国淦、马衡等咸有考证。其考证约有二,一则推定碑图格式,二则考释字与今本互异者。汉石经碑图格式,常例为行70字,但第二石阳面僖公篇为行72字,阴面昭公篇为行71字。罗、张、马俱未能揭示,故论断时有误差。字与今本互异者,主在羡夺,羡夺之推断,又与《公羊》义例相关。而诸家论及羡夺与《公羊》义例,多可补正。今一一表襮之,终以复原之碑图,或有裨於《春秋》经文之校勘与《公羊》义例之辨析。

  • 标签: 熹平石经 《春秋》 碑图 马衡
  • 简介:临编纂的《文献通考》贯通历代典章制度,明晰历史演变过程,找宋亡之原因,取灭国之经验。他注重史料来源,综合分析,力求全备。他首创辑录体目录,通裁别识,独立不惑。他在编纂文献过程中,谨慎存疑,不妄臆断。马临专注学术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成《文献通考》。本文从马临的生平出发,通过列举总结他在编纂《文献通考》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档案文献编纂 辑录体
  • 简介:1860年以前,北京西郊有一座气派宏大,景象万千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 标签: 圆明园 英法联军 清王朝 皇家园林 想象力 幻想
  • 简介:王辅仁、陈庆英著《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云:“在历史上抛开传说,第一个和西藏发生关系的蒙古王室成员是阔,而不是传说中的成吉思汗。”①又说:“阔从和林回到凉州时,已是一二四七年初,直到这时,萨班和阔才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②樊保良撰《蒙藏关系史上的两位拓荒者──阔与萨班》一文③,重申王辅仁、陈庆英的观点。此说影响颇大,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谨就平时读书所见,对此作一些粗浅的考证。一、问题的提出藏文著作《述说大蒙古地区佛教源流之胜教宝明灯)(以下简称《胜教宝明灯》云:“藏历第四饶炮火兔年(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四十五岁时,抵吐善之卫地,第悉·觉噶(sdesridicdga’)和蔡巴

  • 标签: 成吉思汗 也里可温 蒙古史 阔端 萨班 蒙藏
  • 简介: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纳这个名字鲜为人知,但他却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史学专家把他誉为左右民国政治、派系角力等纷繁复杂环境中最成功的高级参谋和调停专家。事实证明此言非虚。本文讲述的是纳与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宋美龄等民国政要之间鲜为人知的那些事。

  • 标签: 民国政治 政要 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专家 事实证明 中国人
  • 简介:"这个不舒服会成为反思的起点。"虽然北外女生的〈阴道之道》在11月7日当天的演出空前成功,演前观众从北外红楼的五层剧场排到了一楼的门外,演时平均3分钟一个笑点、5分钟一次掌声——但,这群姑娘却在网上遭遇了残酷围剿。"我的阴道说"组照引爆后,引来了大批谩骂。北外妇生们隐匿了自己的声音,关注性别议题的Bcome剧社小组留在了战场上。

  • 标签: 战场上 守规矩 银锭桥 实习医生 你喜欢 道之
  • 简介:李端菜(1833—1907),字宓园,贵州省贵筑人,幼年丧父,跟随舅舅何中宪学习诗书古文,后到河北叔父李朝仪家继续学习。同治元年(1862)在顺天分试中举,次年又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曾任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大学士。先后多次出任广东、四川、山东等地的乡试考官。光绪十八年(1892)升迁刑部侍郎,后权工部侍郎。因积极主张变法,改革旧制,被光绪帝擢升为礼部尚书。

  • 标签: 学说 继续学习 同治元年 监察御史 贵州省 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