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行知的思想能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进步。他原名文濬,后来赞成“知行合一”的命题,改名知行。以后又认识到实践应在认识之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行知。他原来赞成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后来在实践中纠正了他原来的认识,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自己身体力行,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同大家一

  • 标签: 社会即学校 知行 教学做合一 教育思想 教育家杜威 教育即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安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参加起义军之后,为朱元璋料理军务、制定政策、治国安民做出了贡献.安在黄州、饶州任知府,在江西行省任参政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得到人民的拥戴,更得到朱元璋的褒美.明清史学家肯定了安的功绩和学术地位.

  • 标签: 陶安 农民起义 朱元璋 《陶学士集》
  • 简介:遗,原名陈水,字止斋,号遗,也作道一,出生于江苏金山县松隐镇。他10岁丧父后到伯父学馆去读书,16岁那年伯父又去世,幸亏当地颇有文名的顾泰云先生愿意收留他。因有严师指导,上进极快,凡作诗文,胸中早有成稿,常常一挥而就,全篇无需大改,乡里叹为奇才。1901年,陈氏岁试得中秀才,

  • 标签: 作诗 孙中山 章太炎 同盟会员 民族革命 清政府
  • 简介:<正>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辛勤献力,于1960年初版,1962年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版的《秋瑾集》中,收有秋瑾所作词二首:一首是《踏莎行·荻》;一首是《临江仙》,下序“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话别。……”字样,反映了女革命家秋瑾与的深厚密切的感情。查秋女王灿芝1928年编行的《秋侠遗集》中“萩”为“荻”;加上上述《秋瑾集》附录中所收成章《秋瑾传》也写作“荻意”,即:……(秋瑾)又与(丈夫)廷钧不睦,同乡戚属大均(会稽人)、陈静斋(山阴人)等为之和解,不得,乃尽以其所有首饰,托大均妾荻意为变卖,集资东渡日本留学。

  • 标签: 陶成章 古籍出版 革命家 中华书局 日本 秋瑾
  • 简介:侃(公元259——334),东晋庐江浔阳人,出身穷苦。曾先后担任县吏、督邮、大守、刺史、大将军。由于他为官廉正,勤于政事,所以一直为后人称颂。他为政期间,十分重视劳动实践,爱护农业生产。有一回,侃到郊外去游赏,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尚未成熟的稻穗,马上问道:'拔取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回答道:'走在路上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侃大怒

  • 标签: 游赏 农业生产 督邮 在路上 劳动实践 浔阳
  • 简介:行知,是一位受人敬仰的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为了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士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战争,1936年9月,他自筹经费辗转香港、比利时、法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控诉日本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求得道义、人员和经费上的支持与帮助。1937年7月30日,行知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

  • 标签: 陶行知 白求恩 抗日民族战争 中国人民 自筹经费 人民教育家
  • 简介:黄金有可观的经济和使用价值,过去和现在民间都有挖金子的习俗。准备挖金子时,把式早已根据自己丰富的采经验,选好了场和金窝子。开始之前,采班子全体成员,有的三五人,有的八九人不等,要举行祭奠仪式,先上香点灯化长钱烧纸,然后吃咒拜神,保证不私藏金子等。在挖的过程中若得到金子,小则上香化表和烧长钱祭祖师爷:大则宰羊献灯影戏等答谢祖师爷。借此机会。班子成员也油汤拉水饱餐一顿。正如土地老爷自白歌中说的那样:“土地老爷本姓姜,把庙修在山岭上,众人老弟打平伙,名声担在我身上。”

  • 标签: 班子成员 金子 师爷 土地
  • 简介:行知的名气,逾出了他的专业圈。提起行知,连教育界以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教育家,因为他选了一条非常崎岖的路,披荆斩棘,踽踽独行。因此,在同时代知识分子中,行知"另类"的标记很明显。自然,他的人生价值也恰恰在于此。他为此奋斗,为此赴死。

  • 标签: 陶行知 民主教育 国民党 新华日报 中国民主同盟 政治协商会议
  • 简介:陈可焜厦大校长王亚南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的首届研究生(1950级),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香港经济导报》社总编辑。本文是他沉疴在身的艰难之作,予以刊发,既是对已故大镛教授的悼念,也是表达对作者的敬意。

  • 标签: 政治经济学 香港经济 王亚南 研究生 资本主义 参政议政
  • 简介:战国时期墨子针对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假托"古者圣王"提出一系列崇尚节俭、讲求实用的成器标准,从百工职责、食、衣、兵器、甲胄、战车、舟楫、墓葬、宫室九方面论述了成器法则。这种"利用则止"的造物思想虽是墨子托古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但在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如石器、陶器、玉器、铜器、夯土台基的用料、工艺上也多能得到印证。中国国家最终起源于中原地区与这种节用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墨子 陶寺考古 节用 利用则止
  • 简介:镛,字序东,号西圃,安徽芜湖人,屡试不第,仍奋志科名,是《范进中举》中"范进"的现实原型。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举,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北直武强县(今属河北)知县,山西洪洞县、乐平县(今昔阳县)知县,湖北宜昌府知府。任乐平知县六年间,大力整饬弊政,

  • 标签: 沾城 陶镛 范进中举 屡试不第 乐平 翰林院庶吉士
  • 简介:玉玺的前身是玺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物部门最近在发掘商周遗址中,出土了两枚西周玺。经国家文物局鉴定,这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玺。该两玺均为泥质,呈黄褐色,似已烧结。印面均系椭圆形,印文至今无人识得,与目前所见卜辞文字和西周金文似非一系。印纽随...

  • 标签: 玉玺 考古发现 土家族 西周金文 出土文物 湖北长阳
  • 简介:走进两江总督署西花园(煦园),众多清朝旧址遗物、碑文题刻扑面而来。沿雨花石径,过鸳鸯亭,掠不系舟,绕荷花池,在园之西南角,即有一望楼式亭台:印心石屋碑亭。入园向北,越六角亭、枫桥夜泊诗碑,在桐音馆之后,花厅之前,棕榈亭之旁,又有巨大石匾一块。碑亭和石匾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关于它们的来历,还要从两江总督澍说起。

  • 标签: 两江总督 陶澍 遗物 碑文 枫桥 清朝
  • 简介:<正>元珍先生字云孙,四川安岳人。生于1908年(清光绪34年)10月11日。祖父云门,以进士宦游山东、安徽,尝知凤阳府,颇著政声。父幼云,任安岳县参议会议长及县农民银行董事长等职,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兴建公路,修缮孔庙和中山堂,为邑人所称颂。先生幼承庭训,敦品励行,力学不懈,尤喜历史,十三岁就读完了《资治通鉴》。1924年肄业省立第一中学,课余常看《醒狮周报》,颇受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考入成都大学预科甲部肄业,后因介入学潮离校。乃于1930年前往武汉,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攻读历史。

  • 标签: 史学 明清史 三国志 心史 武汉大学 四川安岳
  • 简介:灭北宋后,对南宋各地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从天会五年(1027)开始,大将娄室等率领西路军对陕西进行了多次进攻,数次占据京兆府、同州、华州、凤翔府及延安府等重要城市,但都遭到南宋军队和农民武装的顽强抵抗,又屡次放弃京兆府等地。天会八年(1030),通过富平决战的胜利,才稳定了对关中及陕北地区的控制。

  • 标签: 宋军 陕西 农民 胜利 大规模 陕北地区
  • 简介:<正>一、《图经》就是《国志》的重要性《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存有张棣《虏图经》的佚文,这些佚文,不仅对史研究,而且还为研究女真人的历史、生活史,广泛地提供了宝贵资料。南宋陈振孙,在他所著《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中写道:“《国志》二卷,承奉郎张棣撰,淳熙中归明人,记国事颇详。”由此看来,《国志》就是《虏图经》的完本,这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十一、史部八,杂史存目)已作了说明:“《图经》一卷,两淮

  • 标签: 图经 金国 直斋书录解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女真人 盟会
  • 简介:人民教育家行知,原名文浚。26岁,由于受明代理学家“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知行”。后来,他发明了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又把“做”规定为“在劳力上劳心”。这就很自然地相信“行是知之始,

  • 标签: 陶行知 “知行合一” 教育方法 教育家 名字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