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所述“河南”,是指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口最集中、经济最繁荣发达的主要地区。不少人以为河南就是海珠区,海珠区即河南,把河南同海珠区划上等号。其实非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得从头说起。

  • 标签: “河南” 中国 广州市 历史变迁 管辖范围
  • 简介:魏晋玄学家王弼的《周易例》一直被学界作二类理解。一类将《周易例》作为王弼对《周易》的若干体例的理解,可谓就易学而易学(如朱伯崑先生)。另一类将《周易例》理解为王弼扫除汉易象数学而提出的魏晋新易学,可谓对《周易例》作哲学的分疏(如余敦康先生)。本文则对王弼的《周易例》作别样的理解,将《周易例》置於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考察,用魏晋时期的事例印证其观点,指出理论学说--王弼《周易例》中的若干观点与时代背景是可以互相批注的。本文对《周易例》的解释,有别於作过实(就易学而易学)的疏理,也有别於作过虚(哲学上的疏理)的解释。

  • 标签: 王弼 《周易略例》
  • 简介:有明一代,政治浮沉,世事乖谬,疑案丛生,风波叠起。云南地处西南偏隅,虽难蒙朝廷“天恩惠及”,却先后有幸容留两位君主驻骅,成为千古佳话。其中,建文帝事迹多见逸闻,史藉不载;永历帝在滇,则屡见经传,史书可循。

  • 标签: 永历帝 中国 云南 朱由榔 明朝 孙可望
  • 简介:象郡辩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关于象郡的论辩,是个老题目了。古有唐宋诸家的述作①,今有复旦学者的议论②;外有法人马司帛洛、鄂卢梭的驳辩③,内有周振鹏、罩圣敏等相异的见解④:迄今尚难作定鼎之说。论者不擅于历史地理之学,可读书有得,综诸家之说,觉得还有...

  • 标签: 象郡 《汉书》 《史记》 南越国 交趾 地理志
  • 简介:东汉“市”考王凯旋“市”,是集中反映商品交换和商业经济面貌的场所。故此,各代政府在正史文献中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载入。同时,市也集中反映了政治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本文拟对东汉“市”的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求有助于认识理解东汉商业...

  • 标签: 东观汉记 后汉书 “市” 商业经济 《御览》 《太平御览》
  • 简介:学海堂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在广州创立的书院,它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清代乾嘉学派学风的发扬和总结,而且与此前阮元在杭州创立的诂经精舍一样别开生面,影响深远,是清代书院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近年有关学海堂的记述和研究著述不少,但在学海堂创办时间及其教育制度的记述上或勾勒不清,或与史实有出入,或以讹传讹。试举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 标签: 学海堂 书院 中国 广州市 创办时间 办学特点
  • 简介:宋平岭南后,于左右江溪峒立五寨,太平寨为其一。关于太平寨的治所,学术界多将它定于今广西崇左。笔者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自己观点,认为太平寨的治所应该在今龙州附近。

  • 标签: 宋代 太平寨 治所
  • 简介:依据相关记载,对李诫的家世、仕途及营造项目进行了概括总结。从宋代的荫官制度入手,对李诫的生年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使大家对李诫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李诫 生年 营造法式 荫补制度
  • 简介:昌吉为丝绸之路北道的重镇,历史上到此地的名人络绎不绝。因此,记录其地名来源的也不少。昌吉历史悠久,人文复杂,资源丰富,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中西方学者和探险家在这里活动,由此出版了不少记载昌吉地区的著作、探险报告和论文。由于这个地区民族和语言文字复杂,沿革变迁频繁,所以其城邑的名称常常彼此混淆,造成错误,对此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关于"昌吉"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认为"昌吉"本为"仰吉"之转音。二是清代史学界研究西域地名的权威学者傅恒等撰《西域同文志》卷一《天山北路地名》解释道:"昌吉,准语‘场圃’也,汉蒲类后国地,汉移支国也。"徐松《西域水道记》也认为"昌吉"一名系准噶尔语,是"场圃"的音译,以河名而得。

  • 标签: 昌吉 彰八里 昌八剌 仰吉八里 卫拉特蒙古
  • 简介: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蟠仙,号介庵,晚号石禅,剑川人,白族。清举人,历任易门县学训导、四JII酉阳知州、永宁道、盐法道、按察使等职。辛亥革命时在大理,被推为迤西自治机关总部总理,不久调任腾永巡按使兼迤西道尹与李根源一道安定迤西各地,后被选为众议院议员。1910年参加护国运动,任全滇团保局长。护法时期,任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应该说他是一个由封建营垒走向民主主义革命的民国初年云南政坛人物。

  • 标签: 赵藩 中国 云南 生平 文学创作
  • 简介:周颙是南朝宋齐时著名文人、佛学家和音韵学家。精研佛理,谙通音辨,宋末发现汉字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著有《四声切韵》,后被沈约用于诗文创作,调谐声律,对“永明体”、近体诗的形成均具有深远影响。周颙作品大多散佚,长期以来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至其生平,唯曹道衡、沈玉成和刘跃进等学者有过一些考述,系统梳理则付阙如。遂不揣谫陋,在全面检讨现存正史和佛典相关资料基础上,考其行年。

  • 标签: 周颙 行年 四声切韵 永明体
  • 简介:<正>城址问题是吴、越文化的内涵之一,向为治越史者所关注。本文拟就浙江境内的吴、越城址,择其要者,试为考辨,敬请方家指正。越国都城史载越王勾践自吴获释以后,为雪国耻,采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图霸业。其中迁都于会稽山北,就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元前490~前489年,范蠡受越王勾践之命,经过实地考察,选择了“四达之地”的“平易之都”-今日的绍兴市区,发动民众,建造了一座小城和大城。小城就是勾

  • 标签: 印纹陶 城址 越王勾践 城墙 原始青瓷 越国
  • 简介:清初,康熙帝一改顺治朝对书院的压抑态度,实行劝学、重科举的政策,鼓励各省、府、州、县兴办书院。各地方官员为了兴教劝俗,培养人才,奠定本地科举基础,都积极捐资办学。因此,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两广总督赵宏灿、即将调任浙江福建总督的广东巡抚范时崇、来粤监临乡试并将接任广东巡抚的内阁学士满丕均率先捐银举办书院。

  • 标签: 巡抚 科举 康熙帝 内阁 总督 清初
  • 简介:潮州青龙庙,又称安济王庙、安澜庙。自明代始创至今已有400年历史,它是潮州一处具有浓厚人文历史的古迹。对古庙作一次历史的查考,对于正确认识地方文化遗产,以及认识潮州旅游文化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青龙庙 祭祀礼仪 王伉 历史文化
  • 简介:<正>北宋时期的吐蕃与赵宋政府一直保持着友好密切的关系.这种广泛而直接的接触,必然加速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进程,必然产生双方人士对各自民族研究的兴趣。以唃厮啰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政权自仁宗时建立起,延续一百年,其间,随着当时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多方面交往,宋人研究吐蕃的兴趣有增无减;他们撰写的有关吐蕃方

  • 标签: 吐蕃 宋人 宋史 考略 直斋书录解题 民族政权
  • 简介:广东番禺籍的居廉(1828-1904年)是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花鸟画家。他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他们所创立的撞水、撞粉的花鸟画技法影响了岭南画坛近一个世纪。居廉的传人高剑父、陈树人等则创立了著名的“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举是轻重的地位。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岭南画家.笔者已就其生平事迹及其艺术成就写过多篇文章论述,此不赘述,在此仅就其他的传人作一些粗略考证.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传人 居廉 花鸟画家 岭南地区 “岭南画派” 中国美术史
  • 简介:象郡辩(续)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三)与鄂卢梭氏引证的七类共34条村料相比,马司帛洛氏三类4条材料在数量上确是相形见拙,无怪乎冯承钧先生在《秦代初平南越考》的泽序中斥其为“几条孤证”。然而,冯氏之斥考虑欠周,是不公平的。常言说“三个木桩架起一壁...

  • 标签: 《山海经》 象郡 《汉书》 地理志 《汉书补注》 《史记》
  • 简介:亢得时,顺治漕运总督兼兵部尚书。顺治十六年(1659)对抗郑成功进犯,兵败自杀。由于正史无传,其人已近乎湮灭。本文试图对这位清初重臣的生平事迹,作更多的发掘和必要的考证,尽可能恢复其本来面目。

  • 标签: 亢得时 清朝 生平 顺治时期 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