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张振勋倡办南洋劝业会100年前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近代工商业界的一件大事。第一个倡办南洋劝业会的人,一般人认为是两江总督端方。但追本溯源,应当归功于爱国华侨张振勋,端方仅仅是上奏表示愿意承办南洋劝业会而已。

  • 标签: 南洋劝业会 选址 两江总督 爱国华侨 张振勋 商业界
  • 简介:找到了上面二个证据后,我还意犹未尽,我找到了一些其它的有关资料,它们也同样能说明这个实际上很简单的问题。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太仓 资料 证据 实际
  • 简介: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的古城合肥,地当南北要冲,自东汉末年以来,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简称炮院)就坐落在这座军事重镇的主干道之一的黄山路上。远远望去,营区郁郁葱葱雪松映衬着的门前哨兵,英姿飒爽,向上升腾极具气势的拱形大门,庄严雄伟,不禁让人联想起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喀秋莎。那么,这所隶属解放军总参谋部、专门培养炮兵指挥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军事学府,是如何结缘内陆省份安徽并落户合肥的呢?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炮兵学院 合肥 选址 专业技术人才 军事重镇
  • 简介:中国古代城池一般依据风水的理想模式进行选址与设计,充分利用山川河流的走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万泉旧县城的选址并不符合理想的风水模式,城基不够开阔,地势南高北低,背后没有靠山。为了修正这样的地理格局,万泉县选择利用象征泰山的东岳庙来弥补风水模式。东岳庙在万泉旧县风水格局中的作用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 标签: 山西万泉旧县 东岳庙 城池 风水格局
  • 简介:<正>汉口沿江大道江滩边的"毛主席为武汉人民战胜一九五四年洪水题词纪念碑",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显得特别庄严,它的建成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忆。那是1968年的春节前后,那年的雪下得很大,而且拖沓的时间很长,导致气温也非常低。武汉市区的道路上几乎都结冰了,那长江大桥,汉水铁桥,更因桥身凌空迎风横跨长江、汉水之上,桥面上更是"滴水成冰",所有的车辆行驶起来都是小心翼翼。

  • 标签: 年洪水 长江大桥 沿江大道 江滩 张体学 曾思玉
  • 简介:1405年,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驰骋万里,远涉重洋,七次均从太仓启程远航,成就了一代伟业。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太仓 启锚地 明朝
  • 简介:关于筹建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名政务院文史研究馆)问题,根据现有资料,1949年末已正式确定筹建文史研究馆,周恩来总理交由当时任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负责筹划。然而直至1951年7月29日才正式成立,筹备历时一年半有余。此事经过始终未见其详。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中央 选址 日记 1949年 1951年
  • 简介:参与领导西藏财经工作中财委由陈云、薄一波等负责筹备组建于建国前夕,建国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财委及后来的中央财经领导机构,是党的西藏财经工作最重要的智囊团和参谋助手。1949年10月19日,陈云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这时的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实际上又是中共中央的财经委员会。

  • 标签: 财经工作 西藏 陈云 中央人民政府 决策 领导机构
  • 简介:<正>1981年7月,葛洲坝工程二江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开始发挥效益。当强大电流通过高高的铁塔、输电线源源不断送往千里之遥的工厂、矿山时,位于西陵峡出口处的千百年来淤积而成的江心小岛,从此伴随它身上承载的钢筋混凝土的拦河大坝,让"葛洲坝"这个地图上找不到、外地人没听说过的地名声震中外,享誉寰球。要说清葛洲坝工程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三峡工程谈起。

  • 标签: 张体学 曾思玉 武汉军区 林一山 三峡工程 李德生
  • 简介: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作为新中国股份制和证券交易的先行者,深圳在早期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险,最终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摘自图书《深圳,一个城市的奇迹》,深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1月北京第一版,作者郑良玉系深圳市原市长。

  • 标签: 深圳特区 证券交易 市场决策 早期 内幕 2010年
  • 简介: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保证。在这种历史要求和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作出了在延安、井冈山、浦东建设三个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重大举措。

  • 标签: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 简介:战时日本对外政策制定主要分为两种决策运作模式:临机性合议决策模式和内面性指导决策模式.在前者的运作过程中,陆、海军、外务省,都不具有对外政策的最终决定权,他们对外交的影响力,一般被限制在辅弼或辅翼的职责范围内.然而各派的政策主张还是借助御前会议、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或四(五)相会议的平台,在反复折冲的和议中,彼此包容地存在下来;在后者的运作过程中,天皇通过直接的幕后指示或元老、宫内大臣的襄助,贯彻了自己的政策理念,体现了作为国家最高决策者的权威,从而达到了以"亲临"的名义,实现"亲政"最大化的目的.

  • 标签: 天皇 元老重臣 外务省 军部 御前会议 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
  • 简介:吐蕃王朝时期的社会形态表现为封建农奴制性质,赞普虽拥有绝对权威,但朝中重大事项往往以会议形式决策。文章依据藏文史料,将其会议决策制度归纳为御前会议、尚论会议、臣民会议、辩论会议、区域性会议等5种形式,并就各种会议的规模、权威、议题、召集人员等内容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吐蕃王朝 会议 决策制度
  • 简介: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让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更让西藏各族人民欢呼雀跃。曾长期在西藏工作的西藏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阴法唐获悉这一特大喜讯后.兴奋地说:“青藏铁路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路、富裕路、幸福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座不朽丰碑!建设青藏铁路也是我几十年的心愿。现在终于变成现实了。我感到非常激动和欣慰!”作为“国字号”工程的青藏铁路。其决策、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为青藏铁路能早日顺利开工建设、全线贯通,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阴法唐就是其中之一。当我们欢庆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激动时刻.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众多“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这一承载中华民族宏愿的光辉工程!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进阴法唐的家,请他介绍青藏铁路决策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些情况。他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娓娓道来他所知道的一切:

  • 标签: 青藏铁路建设 决策过程 阴法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藏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正>周恩来作为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从1954年起就开始操心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操心治理长江,操心三峡工程,在三峡工程"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葛洲坝工程建设决策过程中,更是科学思考,慎重缜密,工作细致,作风民主,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

  • 标签: 水利水电事业 三峡工程 林一山 作风民主 葛洲坝船闸 开国领袖
  • 简介:1950年10月19日,中朝边境界河鸭绿江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黄昏时分,一支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军队,开始秘密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艰难而辉煌的征战历程,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由此拉开帷幕。44年之后,1994年6月,韩国总统金泳三访问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他赠送了216份前苏联关于朝鲜战争的机密档案,随后俄罗斯有关部门陆续开放前苏联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档案,公布了前苏联政府在朝鲜战争期间与朝鲜、中国等方面协商的众多核心机密,由此引发了国际学术界对朝鲜战争历史的重新评价,朝鲜战争重新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

  • 标签: 中苏协商 决策最终 协商抗美援朝
  • 简介:北宋神宗元丰官制改革以后,宋朝中枢机构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转变成为“三省——枢密院”体制,改制后的“三省”代替了之前的“中书门下”,成为宋廷主管民政事务的最高政务机构。随着政治环境、人事变动、派系斗争的变化,三省的权力运作与决策机制不断调整,而机制的变化也在促动着人为政治的发展。神宗时期由于中书省掌握取旨权,在三省中权力最大;元丰八年以后开始由中书省权重转向三省同取旨;哲宗元韦占三年吕公著任平章军国事后,三省权力运作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北宋末期权相当政.不断打破原有的三省权力格局,三省最终沦为宰臣专政的工具。

  • 标签: 北宋中后期 三省 权力运作 决策机制
  • 简介:侨民与保护侨民的美军,是民国时期美国维持在华存在的重要标志。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迅速从平津蔓延至京沪等地。这些地方是美国在华侨民的集中居住地,美国政府对美侨安全十分关切。与十年前的武力护侨政策不同,此时的美国面对日本的步步推进,采取撤侨政策予以应对,并调兵遣舰,为美侨撤离中国提供帮助。“帕奈号”事件发生后不久,不仅美国侨民,美国在华驻军也被撤走。从撤侨到撤军,这既标志着美国传统武力护侨政策的放弃,也是抗战初期美国绥靖日本的体现。

  • 标签: 在华美侨 亚洲舰队 第十五步兵团 “帕奈号”事件
  • 简介:决策中,党的领导对时机的把握是基于决策经验和事实情况下提高决策水准、改善决策质量的重要能力,除了长期决策实践积累和理论知识学习以外,因为决策时机把握更多体现了领导者主观能动性,所以善于把握决策时机往往反映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 标签: 领导 决策时机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