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卢沟桥事变後,滞留于北平的史学家陈垣是士林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出处进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象徵性。本文试图进入修辞的层面,细读陈垣沦陷时期的着作,关注的不是他处理的历史对象,而是史家自身的心事怀抱。从刻意倒填年月的《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到可以作政治史来读的“宗教三书”,再到“不徒考据而已”的《通监胡注表微》,这一时期陈垣的着作中都含有某种“表微”机制。所谓“表微”,即史家有感於当下的处境,援古证今。然其涉及的古事与今事,及与史家当时的心事未必能严丝合缝地勾连在一起。与其遵循陈垣在《通监胡注表微》中演示的读法,阐发其文字间的微言大义,不如将“表微”视为一种修辞策略,一套史法,解析这种表达装置的内部构造与动力机制。

  • 标签: 陈垣 沦陷 表微 修辞策略
  • 简介:《布洛陀经诗》不仅是壮族麽教的一部经典代表,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经诗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既来之于壮族人民的实践又渗透并指导着壮族人民的方方面面,它集中体现在解决以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冤仇上。笔者试图通过对壮族家庭伦理特质和伦理原则的挖掘,突出“家和万事兴”是壮族人民家庭和社会观念中最重要的主题及其现实价值与意义。

  • 标签: 布洛陀经诗 家庭伦理 祭神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