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很多杭州人也许不知道,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三安息地就在九溪牌坊山。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作为中国旧文学的代表者,陈三显然是无愧的,但与他代表的这个“旧”字相反,他其实是一个颇具创新思想的人。

  • 标签: 陈三立 古典诗人 创新思想 旧文学 中国 胡适之
  • 简介:<正>1945年8月28日,为了停止内战,实现和平,毛泽东主席从延安飞赴重庆,亲自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曾家岩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毛主席和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亲切相见,并向柳亚子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使柳亚子先生看清了时局发展的方向,增强了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柳亚子先生即席赋诗,赞颂毛主席敢于深入虎穴谈判是"弥天大勇诚能格",犹如"雨霖苍生",给苦难中的人民带来了希望。10月初,柳亚子先生再次拜会毛主席,并向毛主席"索句"。毛主席就将自己于1936

  • 标签: 第十八集团军 曾家岩 人民革命 大勇 《沁园春·雪》 《新华日报》
  • 简介:今蒙山县所在的府江流域是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和复杂的地区,明朝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逐渐强化,其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建官设治”,以突显和强化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存在。府江流域是明代广西境内行政建建置变化较大的区域,明初山、龙平2县的废止,明代中期永安州的设立,原属桂林府的荔浦、修仁2县改隶平乐府,以及万历时期昭平县的设立,都是明朝政府统一府江流域统治权的具体举措。明代也是蒙山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其行政区划经历了从山县到永安州的变化。本文试从行政区划变迁的角度,对今蒙山县在明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历史做一简要梳理和分析。

  • 标签: 明代中期 行政区划 建置沿革 蒙山县 永安 变迁历史
  • 简介:<正>傅新简介傅新,艺术管理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美艺术品鉴定评估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书艺委副主任、高级院士、中国诗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十几年前。我与葉天废老师及盛国兴、蔡华立诸兄等去磐石参加书法活动。始与新兄稔熟。他那时即是磐石文联秘书长。负责接待我们。寡言语、工作细致周到。待人接物严谨得体。无虚饰。不张扬。诚挚朴实。一派谦谦君子之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标签: 鉴定评估 管理学博士 诸兄 书画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艺
  • 简介:南京图书馆发现的陈三《文录》抄本,与范当世致陈三书函所论不大可能是同一文稿,范当世书函所论即吴汝纶评点本。陈三早期文稿《七竹居杂记》残本仍存於天壤之间。

  • 标签: 陈三立 南图《文录》 《七竹居杂记》 流传
  • 简介:本文着重研究通古斯鄂温克语元音系统。首先分析讨论了该语言的a、藜、i、e、o、u6个短元音音素,以及aa、藜藜、ii、ee、oo、uu6个长元音音素,进而用具体例词阐述了不同元音音素的使用原理及其不同程度的使用率。

  • 标签: 通古斯 鄂温克语 元音系统
  • 简介:自汉代以来,传统天文分野学说主要有十三国与十二州两套截然不同的地理系统,古今学者皆以战国时代的政治版图与汉代十三刺史部来解释它们的来历及其意义。本文认为,出自汉初星占家之手的十三国系统,是在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大国十二”之说的基础上,再加上周王室拼凑出来的;始见於《史记.天官书》的十二州系统,则源於武帝元封间所建立的十二州制。前者大致反映了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地理观念,而後者则主要体现的是汉武帝以後“大一统”的政治地理格局。自东汉以後,这两种分野地理系统逐渐走向合流,至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一种以十二州系统为主并兼容十三国系统的分野学说。

  • 标签: 天文分野 二十八宿 十二次 十三国 十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