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很多杭州人也许不知道,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的陈三安息地就在九溪牌坊山。据郑逸梅《艺林散记》记载,1936年,英国伦敦举行国际笔会,邀请中国代表参加。当时派了两位代表:一是胡适之,代表新文学,一是陈三,代表旧文学。但当时陈三已经84岁高龄,最终没有成行。作为中国旧文学的代表者,陈三显然是无愧的,但与他代表的这个“旧”字相反,他其实是一个颇具创新思想的人。

  • 标签: 陈三立 古典诗人 创新思想 旧文学 中国 胡适之
  • 简介:<正>1945年8月28日,为了停止内战,实现和平,毛泽东主席从延安飞赴重庆,亲自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曾家岩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毛主席和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亲切相见,并向柳亚子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使柳亚子先生看清了时局发展的方向,增强了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柳亚子先生即席赋诗,赞颂毛主席敢于深入虎穴谈判是"弥天大勇诚能格",犹如"雨霖苍生",给苦难中的人民带来了希望。10月初,柳亚子先生再次拜会毛主席,并向毛主席"索句"。毛主席就将自己于1936

  • 标签: 第十八集团军 曾家岩 人民革命 大勇 《沁园春·雪》 《新华日报》
  • 简介:今蒙山县所在的府江流域是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和复杂的地区,明朝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逐渐强化,其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建官设治”,以突显和强化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存在。府江流域是明代广西境内行政建建置变化较大的区域,明初山、龙平2县的废止,明代中期永安州的设立,原属桂林府的荔浦、修仁2县改隶平乐府,以及万历时期昭平县的设立,都是明朝政府统一府江流域统治权的具体举措。明代也是蒙山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其行政区划经历了从山县到永安州的变化。本文试从行政区划变迁的角度,对今蒙山县在明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历史做一简要梳理和分析。

  • 标签: 明代中期 行政区划 建置沿革 蒙山县 永安 变迁历史
  • 简介:<正>傅新简介傅新,艺术管理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清美艺术品鉴定评估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书艺委副主任、高级院士、中国诗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十几年前。我与葉天废老师及盛国兴、蔡华立诸兄等去磐石参加书法活动。始与新兄稔熟。他那时即是磐石文联秘书长。负责接待我们。寡言语、工作细致周到。待人接物严谨得体。无虚饰。不张扬。诚挚朴实。一派谦谦君子之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标签: 鉴定评估 管理学博士 诸兄 书画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艺
  • 简介:南京图书馆发现的陈三《文录》抄本,与范当世致陈三书函所论不大可能是同一文稿,范当世书函所论即吴汝纶评点本。陈三早期文稿《七竹居杂记》残本仍存於天壤之间。

  • 标签: 陈三立 南图《文录》 《七竹居杂记》 流传
  • 简介:近年来,沈阳旧石器考古调查成果逐渐填补了沈阳地区旧石器地点的空白,这些新发现与晚更新世古生物化石一起,为复原沈阳地区晚更新世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2011年4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沈阳市的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本次调查在秀水河和辽河的Ⅱ、Ⅲ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14处,石器1029件(极少部分出在地层内),其中包括石片、石核、一类工具(石锤、石砧)、二三类工具(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等),可以分为大石片石器、小石片石器和细石叶三个工业类型.年代跨度为距今3万年至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①.王岗窝堡东山旧石器地点即为其中一处石器较为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该地点发现石器75件,大多采自地表耕土层.

  • 标签: 旧石器考古 沈阳市 地点 东山 王立 文物考古研究所
  • 简介:本文着重研究通古斯鄂温克语元音系统。首先分析讨论了该语言的a、藜、i、e、o、u6个短元音音素,以及aa、藜藜、ii、ee、oo、uu6个长元音音素,进而用具体例词阐述了不同元音音素的使用原理及其不同程度的使用率。

  • 标签: 通古斯 鄂温克语 元音系统
  • 简介:本文在剖析城市自组织系统耗散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两种空间尺度解析城市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驱动力:竞争与协同。研究表明竞争与协同两种力量共同决定城市系统的发展演化,协同性竞争(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城市系统的发展,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反之,过度竞争或竞争乏力则会导致产生无序状态的产生,阻碍城市的发展。

  • 标签: 城市系统 竞争 协同 自组织
  • 简介:自汉代以来,传统天文分野学说主要有十三国与十二州两套截然不同的地理系统,古今学者皆以战国时代的政治版图与汉代十三刺史部来解释它们的来历及其意义。本文认为,出自汉初星占家之手的十三国系统,是在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大国十二”之说的基础上,再加上周王室拼凑出来的;始见於《史记.天官书》的十二州系统,则源於武帝元封间所建立的十二州制。前者大致反映了战国秦汉时代的文化地理观念,而後者则主要体现的是汉武帝以後“大一统”的政治地理格局。自东汉以後,这两种分野地理系统逐渐走向合流,至西晋时期最终形成一种以十二州系统为主并兼容十三国系统的分野学说。

  • 标签: 天文分野 二十八宿 十二次 十三国 十二州
  • 简介:为重建馆藏青铜器香薰三维模型和研究其制造工艺,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数字成像(DR)和锥束扫描(CT)两种方式扫描香熏,获得其灰度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获取表面轮廓三维数据。表面定义和提取后,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重建香熏的三维CAD模型。结果表明,获得的点云数据密集均匀,未见扫描盲区;发现香熏存在焊孔和变形;逆向三维重建的香熏CAD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研究提示,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方法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作为一种获取青铜器三维数据的可靠方法。

  • 标签: 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无损分析 三维重建
  • 简介:民间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石,承载并传递着民族精神。对民间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在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传承原生空间受到冲击的时代,尤为重要。《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系统》不仅继承了数字化存储的优势,而且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从而提高了民间文化资源的空间演示效果,增强了科研的可利用性。GIS所具有的整合分析数据的优势,及其突出的空间区位性,为解决数字化时代民间文化整体保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划分民间文化空间演示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数字化过程应该保留语境信息,而空间思维模式所营造的多种演示模型将会是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民间文化 数字化 空间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