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自治区税务部门历来重视编史修志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新编地方志工作刚刚起步之时,自治区税务局就组织编纂了120万字的《宁夏工商税收史长编》,并于1994年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初,100万字的续修《宁夏工商税收史长编》又出版问世。这两部著述出版以后,自治区

  • 标签: 《宁夏税务志》 地方志 篇目设置 文献资料
  • 简介:县志财政税务篇的两个问题李史谦广西目前已出版发行的部份县志和部份县志初稿,对财政、税务一般均合设一篇分两章叙述,这在篇章的安排上尚属合理、得当。但由于对县(包括市,下同)财政与县税务的涵义、具体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不明确,没有理顺,在节、目这一层次的...

  • 标签: 财政税务 出版发行 税收收入 耕地占用税 部门主管 税收收人
  • 简介:帝国主义各国为了保障不平等条约,大力发展外商在华的进出口贸易,垄断中国市场,千方百计地分别在1842年及1864年攫夺了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和海关行政管理权,但洋人税务司并无直接管理和收支关税的权力.辛亥革命前,江汉关所有税款均由海关指定交给汉口乾裕号收存倾镕(该号为海关官号,与兑换银店不同,不得与各商帮交易往来,更不准出具买卖兑票,私立借券或代人作证).当时因银两成色不一,江汉关订立了倾镕章程,规

  • 标签: 税务司 海关行政管理 进出口贸易 辛亥革命前 商帮 官号
  • 简介:1888年英国第一次武装入侵西藏,随后西藏亚东关开埠。1902--1904年,英国人巴尔(W.R.McD.Parr)在亚东关担任税务司,适逢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他目睹并积极参与了中英涉藏问题交涉,在其中扮演过一定的角色。中外学界对此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其在英国入侵过程中“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巴尔与在藏诸多重要人物的关系错综复杂,值得认真梳理和研究;他担任亚东关税务司,角色多样,功过是非值得分析。本文试图利用中英藏文资料,对巴尔在西藏的活动以及他在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同时也希望通过对他在亚东关税务司相关事迹的研究,进一步探究清朝末年西藏地方的政治与社会局势以及清朝官员在藏活动的一般情形。

  • 标签: 税务司 亚东 事迹 武装入侵 清代 清朝末年
  • 简介:新县国家税务局成立于1994年9月,共有干部职工135人,其中党员85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17人,平均年龄35岁。县局下设一个直属分局、8个农村中心税务所,担负着17个乡镇近2000户纳税户的税收征管任务。自从税务机构分设以来,县局坚持两个文明一起上,精神文明建设和税收征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5年被市局授予“税收工作先进单位”,相继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文明系统”、“最佳档案系统”,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省国税局授予全省国税系统“组织收入工作优秀单位”和“税收科研先进单位”。  扎实教育,带出一支优秀的队伍  几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县国税局领导班子通过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税务局 税收征管 政治思想教育 纳税人 有效途径
  • 简介:当你走进新县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时,一定会被满园的春色所吸引,花草竞相开放,花木列队成行,门窗干净明亮,一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新县地税局创立于1994年国地税分设之后,当时,人员少、困难多、任务重。在这片白纸上作出又新又美的图画,振兴新县地税事业是新县地税局党组一班人苦苦追求的目标。五年来,他们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精神文明建设和税收征管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从1995年起,该局连续4年荣获市局目标管理优胜单位;连续4年荣获县委、县政府目标综合考核一等奖;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7年被省地税局授予“征管改革先进县”、“三基建设先进县”称号,同年,荣获县文明委授予的“文明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地方税务局 地税局 业务素质 文明素质 邓小平理论
  • 简介:为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法国政府一直在严格地执行监测与监控计划,确保本国食品卫生安全体系的高效与稳固。本文对法国食品卫生安全防范措施中的监测与监控计划进行评述,详细地描写了其基本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这对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一定启发意义。

  • 标签: 法国 食品卫生安全 监测与监控
  • 简介: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赋税制度的策源地。《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考古发掘证明,夏都斟,汤都西毫,西周都成周均在今洛阳市域。与夏、商、周都洛相适应,中国最早的赋税应运而生。《史记·夏本纪》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所谓贡、赋,就是国家税收的初始形式。夏不仅对征服的方国部落实行实物征收(《尚书·禹贡》:“任土作贡”),还对直接统治区的奴隶和自由民进行力役索取(《孟子·尽心下》:“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 标签: 《洛阳市志》 史记 方国 《尚书·禹贡》 河洛地区 考古发掘
  • 简介:民国初年,名士章太炎曾被袁世凯政府软禁于北京3年(1913—1916),负责执行监控任务的京师警察厅留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记录。本文依据现存档案初步还原了警方监控章太炎的过程,通过观察警察执行监控任务的日常细节,可以了解民初警察制度的运作实情以及警察参与国家政治的态度和作用。

  • 标签: 事件例 北京事件 微观考察
  • 简介:<正>建国以来,在对我国藏区民族戏曲的介绍和零星的论述中,一般都只说有藏戏,或称藏剧。包括1980年问世的新版《辞海》还是说“广泛流行在藏族地区的”只有一种藏剧。其实不然,在我国西部和西南五个省区广阔的藏族聚居地域内,因各个藏区的方言语音不同,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特别是音乐曲调基础不同,以及流布地域和历史发展渊源不同,已经形成多种民族戏曲剧种,如藏族的和门巴族的不同剧种。

  • 标签: 安多藏戏 藏剧 西藏 剧种 面具 民族戏曲
  • 简介:南朝禁卫武官制度主要是对东晋制度的继承和变革.南朝同样有以领军将军/中领军和护军将军/中护军为核心的禁卫武官制度,其下有左、右卫将军等各级禁卫武官.刘宋还陆续恢复了前代卫尉、虎贲中郎将、武卫将军、积射将军、强弩将军等禁卫之职.南齐明确规定左、右卫将军以下禁卫诸职构成"西省",与散骑诸职构成的"东省"相对.刘宋末年还出现了直閤将军,负责殿閤禁卫,极为机要.南齐直閤将军有了更大的发展,梁代又置位尊于直閤将军的朱衣直閤将军.南朝复置卫尉并具有"掌宫城管钥"的禁卫职能.所载大量低级禁卫武官名称,其中亦体现了梁天监旧制.

  • 标签: 南朝 禁卫武官组织系统 领军将军/中领军 左、右卫将军 直閤将军 西省
  • 简介:本文以甘肃省解说系统中存在的英语翻译问题为例,系统分析了景区解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以便促进中英双语解说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优化甘肃省的国际旅游的语言解说环境.对甘肃省旅游业的对外宣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旅游景区 解说系统 英译问题
  • 简介:本文着重研究通古斯鄂温克语元音系统。首先分析讨论了该语言的a、藜、i、e、o、u6个短元音音素,以及aa、藜藜、ii、ee、oo、uu6个长元音音素,进而用具体例词阐述了不同元音音素的使用原理及其不同程度的使用率。

  • 标签: 通古斯 鄂温克语 元音系统
  • 简介:20世纪80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高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众手成书”的方志格局,结出丰硕的地方志成果,确立志书“官书”、“国情书”的地位。志书的编纂为地方各级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地情调查,成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文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但由于第一轮志书组织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充分,篇目设置不科学,从而

  • 标签: 系统论 地方志 编纂工作 篇目设置 文化工作
  • 简介:在我国公共政策体系中,民族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建党90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民族政策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独具特色的体系,但是,有关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系统分析尚未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进程。为了进一步分析民族政策的中国特色,我们尝试对当代中国民族系统进行初步的阐释。

  • 标签: 政策研究 民族政策 系统分析 中国
  • 简介:3月12日至13日,全省方志系统期刊的部分编委、主编和编辑共20余人汇集南通,共商史志期刊的生存发展大计。我省方志期刊最早的创办于80年代初,最多时达到每个直辖市有一刊,甚至有的县也办过方志刊物。目前全省正常出版的方志期刊有《江苏地方志》、《南京史志》、《龙城春

  • 标签: 期刊研讨会 地方志 方志期刊 史志 修志服务 方志理论
  • 简介:2018年中央1号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的乡村振兴战略目前进入了规划编制、执行和考评的攻坚阶段。精准扶贫、重大项目、环保督查等诸多问题和麻烦,占据了书记和市长县长的大量时间。怎样才能高效且全过程监督并科学考核呢?SRVS(思路石)为各级书记、省市县镇长的规划决策与乡村振兴监督考评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 标签: 乡村振兴 思路石系统 智慧决策 业绩考评
  • 简介:罗马帝国情报系统始建自奥古斯都时代,后经发展,成为各类情报讯息、文书政令流转的渠道和中央联系地方的纽带。情报系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贯彻中央集权为根本目标,通过开发情报资源、拓展情报任务,疏导各类情报讯息的流向,将纷繁复杂的情报活动纳入到国家行政体系、控御体系和边防体系实际运作中,凸显出中央集权的表征和趋向,顺应了制度与权力的变迁。

  • 标签: 罗马帝国 中央集权 情报系统 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