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科普特文《赞美诗》第CCXXIII首、摩所著“小赞愿经”残片(帕提亚文文书MM538与75)、粟特文文书M178、汉文《下部赞》第122—123、356—357、387—389颂,汉文摩教经里的“五种大”、“五大”为常明主、十二宝光王、无数世界诸国土、妙香空、金刚宝地。这应该是摩原初的核心教义之一。

  • 标签: 摩尼教 五种大 五大
  • 简介:净风五子是摩教诸神中的五位次级神灵。然而,他们却在摩教的基本教义和宇宙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比定了光辉护持者、光荣大王、光明阿达马斯、荣耀之王、支撑者阿特拉斯这五位神灵的名号,并辨析了他们的职能,纠正了若干错误的认识,有助於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古代的“夷教”摩教。

  • 标签: 摩尼教 净风 五子 暗魔
  • 简介:教研究是现代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古藏文文献中出现的""()一词成为教学者论证教渊源及其早期历史的基本证据之一。但是古藏文中""与教典籍中""的含义却相去甚远,与现代藏语中的""也不是一回事。与之相类似,""(辛)也是藏文典籍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词汇,且与""关系密切。作为西藏早期历史研究之一,笔者梳理和对比敦煌藏文文献与教典籍中的""和""的不同含义,通过其词汇意义的历史变迁,结合教典籍、教义教理和僧伽组织及寺院的形成时间,结果证明:吐蕃时期的""还只是西藏本土的巫术仪式之一,并非教;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宗教,教应是在吐蕃王朝结束之后才正式形成。教虽然以西藏本地的原始信仰为基础,且名称也源于古代,但是教的""不等于古藏文文献中的""。

  • 标签: 古藏文文献 苯教
  • 简介:教是中国西藏古代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教认为世界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上为天“赞”,下为地“年”,地下为“鲁”。当时人们对日月星辰的变化,雷电、山河的异变等自然现象难以理解,进而产生了神灵崇拜,由此认为世间有神、人和鬼。教为了祈福消灾,避免鬼的侵扰,定期要举行很多杀牲祭祀的仪式。教的这种神灵崇拜,同世界各地的原始图腾崇拜有着相似之处。

  • 标签: 苯教 神灵崇拜 原始宗教 自然现象 图腾崇拜 “年”
  • 简介:藏密无上的真宝言在这个海拔高度令人畏怯的雪域高原,礼佛的祈祷是非常壮观的。这里有一年几次的寺院大法会,有在山垭隘口插箭祭祀保护神的庄严仪式,有祭河、祭湖呼唤龙神的祈祷场面。人们只要踏入这片土地,就会发现有一种神秘的祈祷,那就是藏族人从早到晚时时吟诵的“喳嘛呢叭咪眸”。

  • 标签: 雪域高原 海拔高度 祈祷 藏族人 是非 法会
  • 简介:府州县棚是清代科举童试的专门考试场所,也是清代科举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清代台湾主要有凤山、新竹两所县试考棚和台商、台北、告中三所府试考棚.它们的建成与维护,得益于清代台湾各地士绅的积极捐助.科举棚所体现的科举公益现象,是清代台湾文教与大陆完全同一的重要象征.

  • 标签: 台湾 考棚
  • 简介:陈垣先生曾疑京藏《摩教残经》为《二宗经》,林悟殊则指出解决这部经的本名及出於摩何典的悬案对确定这部残经的资料价值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部经与摩教科普特文着作《克弗来亚》第38章作了详细比较,旁及粟特文、中古波斯文与回鹘文资料,探索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此经无疑不可能译自《克弗来亚》第38章,但是二者高度相似,不仅结构相近,而且对应术语多达三十余个,合理的推论只能是二者同源,即二者均是摩亲撰的《大力士经》的改写本。二者的相异之处,应当是在长期的、复杂的多语种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而二者的类似之处则出自《大力士经》原本。

  • 标签: 摩尼教 《摩尼教残经》 《大力士经》 《克弗来亚》
  • 简介: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1945年8月9日,斯文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 标签: 证词 美国国会 二战 原子弹 本质 侵略
  • 简介:“步”是个汉字,却也是越人谓“竹筏”、“渡口”、“舟船停泊处”的汉音译写字。文章追溯了我国苏浙以南广大地区谓“渡口”为“步”的历史存在,进而追溯其来源。

  • 标签: 汉字 古越语
  • 简介:西汉大儒家孔安国在他著的《尚书孔氏传》里对《尚书·顾命》一文中“河图在东序”一句这样解释:“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以后刘歆也说:“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见《汉书·五行志》)到了东汉,王充在他著的《论衡.正说》一文中也说:“伏羲王,河图从河水出,易卦是也。”总之,他们都认为易卦是伏羲氏作王以后,按照从黄河中跃出的龙马身上驮的河图图象而演化成了八卦。

  • 标签: 河图 易卦 伏羲氏 八卦 大儒 儒家
  • 简介:<正>“壮”作为汉字,凝势定位为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名称,肇于一九六五年。它是由“僮”转化而来的,是“僮”的同音假借字;而“僮”作为族称,源自南宋时见之载籍的“撞”。以“僮”代“撞”,就汉字而论本为会意,非袭音声,因“僮”字古今仅止toη~2一音,没有“oη~6”读者,平空赋以oη~6音,人多一如既往,不管是“僮族”还是“僮僕”,均以“toη~2”律之,从而惹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今以“壮”代“僮”,则免了可能出现的是非。“撞”,是南宋时书载对广西某一人类群团的称谓,元蒙明初仍一以贯之,随着它

  • 标签: 广西地区 壮族人 古越人 柳宗元 壮语 范成大
  • 简介:1812至1813年间,胡培犟著《燕寝》一书,在辨析诸家之说的基础上详天子以至大夫士燕寝之制,颇有创获,是古宫室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该书考证至为详备,但稍嫌繁琐。其论说本于郑玄,对其多有回护,有时未免尊郑太过。此外,限于材料,胡氏之考据时有推论,致使其立说的可信度有所降低。

  • 标签: 胡培翚 《燕寝考》 宫室 考据
  • 简介:朱彝尊《经义》三百卷于历代经学文献考订最为详备,著录了自先秦迄至清初八千四百多种的经学著述,并且旁及著者生平里籍、著作流传等考证。《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五《经义提要》评价该书:“上下二千年间,元元本本,使传经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详赡矣。”实际上,该书对我们今天研究经学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不过,《经义》系朱彝尊晚年撰辑之作,

  • 标签: 经义 《四库全书总目》 籍贯 宋人 参考价值 朱彝尊
  • 简介:"山学"是以传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一书,对"山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大胆的描述,不仅论述了的价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手抄本的比较研究,与宗教、神歌、说唱文学、民俗的关系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传说比较研究等方面,还附录了六种手抄本的译文,收入了俄国、意大利、中国等国家的学者在翻译出版手抄本时所写的全部序言,不愧为"山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 标签: 尼山学 《尼山萨满》 评论
  • 简介:本文在笔者对家乡长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采访、古藏文文献资料解读等方法,特别是通过对岷江上游教寺院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组织系统、制度条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西藏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除了具有神学宗教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浓郁的民族区域性、民间大众性等特点,因此,如果说藏族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源头和最典型的代表。

  • 标签: 苯教 教育 组织管理 课程
  • 简介:汉代称'文法吏'为'文史法律之吏'或简称'文吏',是与儒生相对而称的。如《汉书·儿宽传》:时张汤为廷尉,廷尉府尽用文史法律之吏,而宽以儒生在其间,见谓不习事,不署曹。颜师古注:'史谓善史书者。'何谓'史书'?应劭认为史书即大篆~①,

  • 标签: 史书本义 本义考
  • 简介:“大田”,乃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朝廷析尤溪三之一,德化五之一,永安、漳平各四之一合置成县。建县初时,县名“节爱”,因天灾不绝,易名“新民”;又遇匪患频仍,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县令召乡贤学士聚集南门酒楼,再议更名。

  • 标签: 大田 考源 “新民” 嘉靖 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