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即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殖民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殖民思想与民族国家思想合流,是英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反映,对英国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们共同推动着海上活动的蓬勃发展.托马斯·莫尔从人文主义道德观出发,提出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最初设想.理查德·哈克卢伊特是英国早期最重要的发现史学家,他为英国的北美殖民活动进行辩护.在海外殖民扩张问题上,弗朗西斯·培根竭力赞成英国拓展海外殖民地,建立新英格兰帝国.

  • 标签: 英国殖民思想 民族国家 民族意识 托马斯·莫尔 理查德·哈克卢伊特 弗兰西斯·培根
  • 简介:美国教育源于独立之前的殖民时期。清教在美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普及宗教理念,服务宗教使命奠定了这一时期基础教育追求的目标,成为其原动力。造就教会高级人才,培养牧师队伍,催生了美国早期的高等学府。教派众多,繁荣了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也迫使各个学院逐步放弃教派门户之见,实行宗教宽容与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宗教办学宗旨日趋式微,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培养各方面需要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理念和实践。在此过程中,殖民时期的美国教育逐步完成了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出世走向入世的过渡,孕育出自由平等竞争、独立自主、多样化办学的特色,对后来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导向性影响,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本质特征形成的滥觞。

  • 标签: 美国教育 殖民地时期 清教
  • 简介:在日韩合并100周年的2010年8月10日,日本民主党首相菅直人,表明日本将诚实面对历史,对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所带来的莫大损害与苦痛,痛切地反省及由衷地致歉,并且将日本宫内厅所保管的“朝鲜王室仪轨”等朝鲜半岛的贵重图书,归还韩国。日本首相的道歉谈话,仅对殖民统治36年的朝鲜半岛而发,对殖民统治长达50年的台湾,则没有任何道歉之意。日本人对台湾,趾高气扬地认定:台湾的“现代化”或“资本主义化”,是日本的殖民统治奠基的,是日本“苦心经营”台湾的结果。既然日本是台湾“现代化”的功臣,就没有必要对台湾道歉,反而乐意接受“台湾人”的感谢。台湾与朝鲜半岛,都经过日本的殖民统治,后来都经历了内战,而陷入“分裂国家”的状态。本文尝试分析何以“朝鲜人”能拂拭日本殖民统治的伤痕,让日本人肃然起敬,痛切地反省和致歉;而“台湾人”经过日本50年“皇民化”“同化”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媚日”的人群。

  • 标签: 日本 殖民 台湾地区 朝鲜
  • 简介:移民殖民主义造成了英语非洲农业部门分裂为大规模商品农业和小规模维生农业,这是由非洲型移民殖民主义的特性所决定的。在黑人反抗的压力下,白人移民和英国政府不得不实行以保证移民地权为前提的权力转移。执政后的黑人政府大体实行保持和发展商品农业的政策,特殊环境造成了津巴布韦政府政策重心的转移。作为“系统殖民”方式产物的非洲型移民殖民主义至今仍影响着英语非洲的发展和稳定。

  • 标签: 土地所有制 农业发展 民族政策
  • 简介:一、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对亚非拉殖民地的作用和意义,无论从纵向或横向考察,都应该强调具体分析。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从时间上看,不好说它是资本主义的孪生物,也不好说它们是'同步产生和发展'的。早期的殖民活动(包括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休达城)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的先驱。殖民主义的寿命要比资本主义的寿命短,当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 标签: 休达 热带非洲 葡萄牙人 双重使命 殖民活动 殖民地经济
  • 简介: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遭到驱逐。荷兰人不甘心军事上的失败及贸易利益的损失.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试图联合与郑氏为敌的清政府力量反攻台湾。其后数年间.荷兰殖民者数次派兵远征.或联合清军.或单独行动.但都归于失败。

  • 标签: 荷兰殖民者 郑成功收复台湾 政府力量 贸易利益 荷兰人 敌人
  • 简介:日据初期,日本垄断资本来到传统蔗作区的台湾南部地区设立了许多大型制糖厂,并掌握了原料甘蔗产地。日俄战争后,许多日本中小资本也来到台湾,进入制糖领域。因南部传统蔗作区已被大资本所占据,他们以水田甘蔗和改良糖廓为基础,进入传统上的稻作区。由于制糖厂的原料甘蔗绝大部分由农民提供,日资制糖厂为保证原料供给乃和农民发生了许多博弈和摩擦。

  • 标签: 米糖相克 宗主国中小资本 蔗田北进
  • 简介:本文利用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一些原始记录,从立法和实践诸方面对其早期政教关系作一细致梳理,阐明海湾殖民地的清教统治既非"神权政治",亦非"政教合一",而是一种以世俗政权为主导,以教会为辅佑,二者各自独立又彼此合作、相互促进的政体模式,从而修正、澄清了史学界的许多错误、模糊认识。

  • 标签: 马萨诸塞 政教关系 美国历史学家 新英格兰 清教 温思罗普
  • 简介:近代殖民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漫长历程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其跨度之大、涵盖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少见的。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本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高潮,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七十年代以后,研究的兴趣已渐趋淡化。然而,真正全面、科学的论述,似乎仍不多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这个问题多有论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评价。'双重使命',指的是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的影响。对于这一论述,学者们理解不一,把握不

  • 标签: 双重使命 人类社会 东方社会 大西洋沿岸 东方国家 休达
  • 简介:与人们通常的认知相违背的是,在近代法兰西帝国的建立中,第三共和国的贡献居功至伟。然而在这个共和国建立之初,法国的政治精英们对于是否实行殖民政策其实是犹豫不决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在最近的海外殖民中所遭受的挫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殖民与共和国所坚持的人权和民主原则相抵触。与此同时,其他西方列强纷纷加大了海外殖民的步伐。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法国众议院于1885年就殖民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殖民派与反殖民派展开了全面的意见交锋。从议会的投票结果来看,殖民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对国家威望和民族利益的渴求战胜了对原则的坚持,自此之后共和国转向了全面殖民的时代。

  • 标签: 第三共和国 殖民转向 1885年议会辩论
  • 简介:殖民主义是人类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界性现象。殖民侵略和统治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一个还没有很好研究的问题。对殖民主义作用的估价,历来存在着尖锐的观点上的对立。西方御用文人歌颂它,说它是'到东方传播文明,开化野蛮人,为东方人民造福'。至今英国西敏斯特大教堂还矗立着殖民主义代表人物的塑像,他们被认为是功臣,受到顶礼膜拜。在我国学术界,出于政治上对殖民主义的痛恨,在很长时期,对

  • 标签: 双重使命 殖民地半殖民地 野蛮人 殖民侵略 工业部门 东方社会
  • 简介:殖民主义是发韧于西欧的现代工业生产力向全世界扩展的一种特殊、复杂的产物。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历来是史学家关注的重要论题,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从殖民学派的'传播先进文明论'到激进依附论的'全盘否定论'、世界体系理论的'不平等交换论'等。即使在我们国内,近年来对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理解。

  • 标签: 双重使命 否定论 现代工业 重要论题 体系理论 交换论
  • 简介:本文主要以英属马来、海峡殖民地邮票为研究对象,从邮票的图案、铭文、版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邮票税票与税票邮票的区别,以及二战前后英国在英属马来等地的税制情况。

  • 标签: 海峡殖民地 英属马来 邮票 税票
  • 简介:本文概述了1860年以来俄国对黑龙江边疆地区的殖民化过程。黑龙江边疆殖民化的过程包括了地理探索、领土并吞、划定边界、制作地图等等。本文认为大自然总是影响划定边界的过程,因为河流从来不像一个固定的边疆那样固定。虽然声称划定了新的边界,但是俄国地方政府无力有效地保卫边界。在两个帝国存在期间,这条边界上一直有许多漏洞。

  • 标签: 殖民化 黑龙江地区 俄罗斯帝国 穆拉维约夫 阿穆尔 尼古拉一世
  • 简介:<正>16世纪,欧洲霸国西班牙在美洲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这个帝国存活了三百余年,当今拉美有18个国家是在它的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不言而喻,前者对后者在历史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此,研究现代乃至当代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及社会发展的特点,有必要追本溯源,对16世纪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统治体制进行细致人微的考察。本文拟从行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入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望同行指教。16世纪时,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机构已臻于完备。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官僚行政系统。立于这座金字塔顶峰的自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专制君主西班牙国王。按照16世纪欧洲通行的“君权神授”的政治理论,国王受命于上帝去统治一种特定的人民或民族,其行为只向上帝负责。因此,国王是一切制度的核心,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而不应受到任何挑战。16世纪殖民制度的基调就是这种皇道政治。西班牙国王之所以能凌驾于全部殖民统治机器之上,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即他是作为卡斯提的伊萨贝拉的后

  • 标签: 西班牙人 美洲殖民地 印第安人 哈布斯堡王朝 统治体制 统治机构
  • 简介:《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为日本所统治。虽然台湾人民被迫成为"日本臣民",并且台湾总督府为要掌控台湾人民的动态,制定了种种法规,以达到台湾百姓与中国大陆隔离之目的,但台湾百姓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并未因此切断,即使远赴日本的留学生,对于中国大陆的文化情感仍是无法割舍。台湾留学生远赴异地求学的同时,仍与中国大陆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除有为展现对祖国之认同与效忠,实际参与抗日活动之外,亦有亲赴中国大陆,从事法政、教职、医业、求学、商业、文化、体育、警务及传教等工作者。本文系探讨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日本政府当局虽制定种种法令,阻止台湾人民与中国大陆亲近接触,但留学日本之台湾青年,由于前揭各种之目的,仍前往中国大陆进行各种活动之相关状况。

  • 标签: 台湾留日学生 中国大陆 移民活动 国家认同
  • 简介:现代殖民活动在早期曾是资本主义的先驱,以后就越来越成为资本撬动世界各个角落的杠杆。殖民扩张的原动力是贪婪的物欲。因而,殖民主义充斥着野蛮与罪恶以及一切现代人人性中最阴暗的东西。黑格尔把恶看作是历史发展动力借以表现的形式。马克思也以'痛苦是快乐的源泉'说明殖民统治对殖民地未来的意义。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西欧思想家与二十世纪从殖民主义下摆脱出的人们,对殖民主义的感受会有很大差别。但是,无论对于马克

  • 标签: 殖民扩张 殖民活动 十九世纪 性中 殖民当局 经济社会结构
  • 简介:恺撒任独裁官后在海外广泛建立殖民城安置老兵,西班牙南部的乌尔索即为其中之一。《尤利乌斯一母神殖民城法令》由恺撒生前起草、后经安东尼提交罗马元老院通过,是建立该殖民城时颁布的管理条令。该法令涉及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经济行为、宗教习俗等,是研究罗马海外殖民城和恺撒施政思想的重要史料。本文选取的是与罗马城建制相关的条款,旨在探究罗马与罗马殖民城在管理上的因袭。

  • 标签: 法令 殖民城 恺撒 乌尔索
  • 简介:英国历史学家D.K.菲尔德豪斯关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著述甚丰。他的《殖民帝国:十八世纪以来比较通论》(以下简称《殖民帝国》)和《殖民主义(1870—1945)》①两书,对殖民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历史地位等理论问题有相当独到的见解。《殖民帝国》侧重于史,《殖民主义》侧重于论,两本书可以互相参看、互为补充。②《殖民帝国》将十八世纪以来的各殖民帝国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

  • 标签: 殖民帝国 英国历史学家 D.K 豪斯 殖民主义史 殖民地经济
  • 简介:在西方近代历史上,政治思想与帝国观念有密切联系。约翰·密尔的帝国与殖民地思想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19世纪英国的帝国统治在自由主义理论框架内是如何被合理化的:通过将社会发展设想为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将人类社会置于不同的文明等级之中,并坚持自由权利只有在发达高级的文明阶段才能获得,帝国统治被描述为文明的使命,是发达社会引导不发达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必要途径。然而,密尔后期对殖民者暴力的反思和批判则显示其对帝国文明使命的怀疑,这种对帝国权力滥用的批判又为以后的思想家批评帝国奠定了基础。另外,密尔的帝国观也反映了19世纪欧洲人对"他者"及人类群体之差异性的看法。

  • 标签: 约翰·密尔 自由 帝国 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