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1241年窝阔台驾萌后,忽必烈开始出现于历史舞台。由于忽必烈的父亲拖雷作为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却为人们所忽视,所以就出现了忽必烈在蒙古历史上扮演次要角色的局面,几乎没人能预见他最终会成为蒙古领土上最有权势的人物。但在众人之中,忽必烈那极富才能和智慧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却预见到了这一点。她对她的四个儿子寄予了极大的厚望,并献身于他们的事业,最后她的四个儿子都成为蒙古

  • 标签: 忽必烈 成吉思汗 蒙古历史 母亲 次要角色 历史学家
  • 简介:<正>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托雷的妻子,是克烈部落首领王罕的侄女。在12世纪末叶,克烈部曾是最强大的蒙古部落之一。1203年,成吉思汗征服了他们,杀死了王罕。根据波斯历史学家的记载,成吉思汗曾为其子托雷向王罕的两个侄女唆鲁禾帖尼与脱合失合敦提出过缔婚的请求。有关唆鲁禾帖尼与托雷之间关系的情况在现有资料中均无记载,然而,现有资料却表明,唆鲁禾帖尼是个美貌聪慧,处世老练,很有远见的女子,托雷可以说是望尘莫及。不难想象,他俩经过长期的分居生活,因为托雷一向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冲锋陷阵。他大概是成吉思汗诸子之中战绩最为显赫的一个。波斯的历史学家拉施特·阿丁记载到:“他所征战过的国家远非其他王子可以比拟的。”在13世纪最初的10年中托雷参加了成吉思汗进攻中国北

  • 标签: 忽必烈 成吉思汗 政治作用 历史学家 蒙古萨满教 蒙古贵族
  • 简介: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曾发动了六次海外大征伐,他在迫使高丽臣服的同时派出使者诏谕日本归顺。当时的日本对元朝的威胁,采取的是强硬的回绝态度。不可一世的忽必烈决定以武力征服日本,但两次远征日本均告失败。准备第三次远征日本时,遭到朝中好多大臣的反对,其中有一位礼部尚书直谏元世祖,列举事例劝阻他罢征日本。

  • 标签: 忽必烈 元世祖 直谏 武力征服 日本 元朝
  • 简介:明清时期的著作对元朝时期对待藏传佛教的政策多有非议,重点围绕元朝皇帝过分崇信藏传佛教,最终导致元朝覆亡展开,事实上,元朝处理藏传佛教的政策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即使就元世祖忽必烈时代而言,既有重用崇奉的一面,同时也有约束节制的一面,且随着元朝对西藏地方管理的加强而调整变化。本文试图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藏汉文资料,以忽必烈与八思巴的关系为核心,对忽必烈时期的藏传佛教政策进行考察,通过具体事实探究忽必烈处理藏传佛教政策的双重性,并对其成因予以分析,兼及对元朝藏传佛教政策的认识,期有助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 标签: 藏传佛教 佛教政策 忽必烈 八思巴 元朝时期 明清时期
  • 简介:<正>80年代出版了一大批有关元代中国和蒙古帝国的新著。M.罗莎比的《忽必烈汗传》就是其中之一。罗莎比先生的著作使业余读者对忽必烈汗及元朝历史的了解更加完整。作为一部通俗的传纪文学,该著作的优点是语言流畅,所使用的西语材料对这一阶段的中国历史及亚洲内陆历史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忽必烈 科举制度 中国历史 参考价值 元朝 元代中国
  • 简介:蒙古时代“道佛争论”的真像──忽必烈统治中国之道[日]中村淳(续前)(2)主办者蒙哥眼中的宗教争论在哈喇和林的包括道佛论战在内的宗教争论始终是蒙哥皇帝主持的。因此,以下将进行进一步深人的研究,并以中村、松川1993年介绍的少林寺圣旨碑第一截为线索,从...

  • 标签: 全真教 八思巴 道佛 书记官 佛教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