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发端的1900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球游记》在中国翻译出版。它讲一个伦敦人,与别人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时为1872年10月2日。当时飞机还没有出现,只能靠火车和轮船作交通工具,困难很多。这个伦敦人经过种种艰难曲折,依靠自己的毅力与智慧,终于实现了目的。整整一个世纪已经过去。现在80天作环球游,不仅不再是"科学幻想",而且早被现实远远

  • 标签: 地球成 成村
  • 简介:自1981年在四川省甘洛县首次发现尔苏沙巴文象形文历书等苯教文献以来,部分学者提出系"虎推地球图"和"虎转四季图"。文章作者经过多年田野调查,对几种藏族苯教《历书》的相关图画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30年来学界一致认为的"虎推地球图"和"虎转四季图"实际上是"年煞"和"月煞"运行的图语,即"煞图"图语。在尔苏沙巴文中并没有"虎推地球"一说。

  • 标签: 苯教文献 尔苏沙巴 象形文字 虎推地球 图语
  • 简介:我国研制的第一种以液氢和液氧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代号为YF-73,该发动机用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将我国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准确地送人了预定轨道。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 标签: 通信卫星 研发过程 地球 液体火箭发动机 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
  • 简介:本人曾再次提出论点,关于《明史》记载巴喇西国遣使臣前来中国的经历,得到祝允明(1460-1526)所撰《野记》的支持,及认为《野记》中另外两则关于东夷的传闻,例如有大蟒蛇、鳄鱼、鹿和石朱砂等,都可能表明该些传

  • 标签: 郑和船队 明朝 《东南海夷图》 《广舆图》
  • 简介:我不知道父亲为何事犯愁。但我记得那时候,他在贵医的两个好朋友周会举和欧阳辉,有事无事经常来我家劝说父亲想开点,说现在证明人都去了美国和台湾,只有等台湾解放后,证明人能回来,父亲的问题总会搞清楚。

  • 标签: 父亲 故事 薪水 助教 化学 解放后
  • 简介:侯德榜(1890-1974),字致本,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坡尾村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纽约普拉特专科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工。1921年10月,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受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邀请,毅然回国加入到范旭东创办的永利制碱股份有限公司。

  • 标签: 侯德榜 化学工业 哥伦比亚大学 侯氏制碱法 麻省理工学院 1921年
  • 简介:在自然崇拜范畴中包括对动物的崇拜。动物崇拜的最大要素就是被崇拜的动物应该与原始先民建立起某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出于人类的某种慰藉心理或是功利目的。而功利目的或许是直接的,或许是间接的。在历史上,作为藏族所崇拜的猕猴就属于间接的。此外,猕猴崇拜还有复杂的一面,这就是图腾崇拜问题。后来,猕猴崇拜还与藏传佛教形成了一定联系。

  • 标签: 藏族 猕猴崇拜
  • 简介: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忽略了朗读教学,这是需要改进的。

  • 标签: 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 整体感知 分角色朗读 范读 书声琅琅
  • 简介:鹤壁五岩寺石窟为灰岩材质,体量小,但是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出现了各种破坏包括结构破坏和表面破坏。为了保护石窟,笔者对石窟的病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其病害有山体开裂垮塌,树木生长的影响,佛像本体的开裂、缺损、表面溶蚀、污垢和变色等。为了保护石窟,对灰岩石质的防水材料、加固材料进行了筛选。本文通过颜色变化、接触角改变、吸水率和酸腐蚀等对所选的防水剂进行了评价筛选;通过颜色变化、喷砂试验、冲刷实验等检验了加固剂,最终选出了对石窟岩石有保护作用的防水材料和加固材料。

  • 标签: 石窟 防水 加固
  • 简介:从史前到吐蕃至清代,体育传承着西藏的文明与进步。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对藏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定位,有利于促进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有效地融入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文化创新体系建设,从而实现藏族优秀文化的功能和传承价值。

  • 标签: 文化学 藏族文化 藏族传统体育 教育 传承功能
  • 简介:<正>徐州会战结束不久,日本编组华中方面军(“中支那派遣军”),发动武汉攻略作战。为了贯彻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达到击破国民党野战军主力的目的,华中方面军从空中、地上、水面对我进行毒气攻击,在长江两岸、大别山南北对我实施惨无人道的化学战。从相关档案资料中,尤其是“中支那派遣军”司令部向日本政府陆军省所作《武汉攻略战间化学战实施报告》(昭和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我们可以窥见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实施化学战的整体概貌。

  • 标签: 部队 司令部 化学战 武汉会战 华中 侵华日军
  • 简介:2008年8月2日—5日,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敦煌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地区的敦煌学、吐蕃研究专家汇集敦煌莫高窟,对吐蕃统治敦煌期间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论文可分5部分: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敦煌与吐蕃历史研究、敦煌吐蕃石窟研究、敦煌吐蕃文献研究与敦煌吐蕃文化综合研究。

  • 标签: 敦煌研究院 文化学术 研讨会综述 吐蕃 宗教研究 早期历史
  • 简介:林英强,广东梅县杨桃墩(今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颇为活跃的诗人,是李金发推崇的象征派诗人,还创作了不少抗战散文诗,在香港诗坛也有相当影响.或许因其后来移居南洋,一直任职于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报界,目前所见文献,较多论及林英强的诗文创作,而对其生平描述甚少.本文尝试对一些史实加以挖掘钩沉,初步梳理林英强的生平创作.

  • 标签: 象征派 文化学者 诗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诗文创作 生平创作
  • 简介:<正>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江南文化书院黄山分院与安徽大学、安徽省政协、安徽教育学院等单位于“五四”前夕在安徽大学联合召开了“陈独秀胡适文化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魏心一、杨纪珂、郑家琪、金隆德、任吉悌、陈德辉等先后出席了会议。

  • 标签: 陈独秀 文化学术思想 胡适 安徽大学 江南文化 实用主义
  • 简介:<正>对满族的研究,以往在我国虽然是个薄弱环节,但还是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五十年代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直接指导组织调查组,对满族历史、风俗等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辽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承担了编写《满族简史》,《满族简志》、《满族社会历史调查》等书的任务,其中《满族简史》、《满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书已正式出版。

  • 标签: 满族音乐 满族文化 满族文学 八旗驻防 歌舞 学术研讨会
  • 简介:胡适的中西文化观是奠基于一定的文化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他关于文化的一般性与时代性、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文化的创造与模仿、文化的惰性即保守性等的看法,是其中西文化现的理论前提。

  • 标签: 胡适 中西文化观 文化理论
  • 简介: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青海的逐步实施,“富民强省”已成为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首要目标。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青海区位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适应青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显得尤为重要。三江源文化学概念的提出,试图从文化学视角入手,重构、提升三江源文化新的文化价值观,实现三江源文化的现代转型。

  • 标签: 青海 区位文化 三江源文化学 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