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武汉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这座中国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特别大气,特别令我敬佩的是百多年前,正是在这个城市,打响了举世震惊的首义“第一枪”,使千年帝制轰然倒塌。武汉有“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赛马梦”。

  • 标签: 武汉 赛马 特大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 城市精神
  • 简介:当前,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概括地讲,一是保持农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力争2000年实现粮油肉基本自给;二是保证农牧民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本世纪末,使绝大多数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到小康,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 标签: 农牧民 小康 农畜产品 脱贫致富 农牧业 收入
  • 简介:中国的年鉴事业发轫于19世纪60~70年代.1980年后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了年鉴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相对于年鉴编纂的实践,年鉴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

  • 标签: 年鉴事业 功能 70年代 19世纪 年鉴编纂 繁荣
  • 简介:宴飨礼是周代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场合的具体礼仪细节有所不同,但普遍施行于上层贵族,甚至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宴飨礼的功能性,包括亲宗、敬友、安宾、乐民四部分。从同宗到民众,从同姓到异姓,宴飨影响所及体现出周人交往圈络的多元化,也表明在宗法制度下,周人的交往具有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属性。

  • 标签: 周代 宴飨礼 功能
  • 简介: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分共”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由张国焘、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组成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党内不少同志的提议,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经过紧张的筹备,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秘密举行。这就是中共历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

  • 标签: 八七会议 历史性转变 1927年 中共中央 共产国际 中共历史
  • 简介: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首次登上了访苏的专列,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一再要求访苏,并做好了准备,却由于斯大林的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建国以后才终于成行.

  • 标签: 前夕未能 实现毛泽东 建国前夕
  • 简介:艺术体操是一项审美特征很强的体育项目,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媒介,有着与众不同的美育功能。通过艺术体操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美、鉴赏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并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 标签: 艺术体操 审美教育 形体动作
  • 简介:充分发掘年鉴的使用功能,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是年鉴服务于社会的使命,使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领导机关提供各种决策的依据,成为知识界、科研、文化、新闻、创作机构及广大群众有用的精神产品。

  • 标签: 年鉴 使用功能 经济建设 决策服务 大众服务
  • 简介:庙会作为民众公共生活的载体,在村落价值荒漠化背景下研究其功能,有助于乡土社会秩序重建与村落伦理再塑.本文对庙会的功能进行归纳综述,包括宗教信仰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经济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又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庙会功能的侧重点.已有研究虽然对庙会的功能做了较全面的分析,但是深入聚焦分析本土情境下庙会的功能不足,尤其是对庙会的社会管理功能研究的较少.

  • 标签: 庙会 功能 社会管理 启示
  • 简介:地方志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步统计,全国保存的各种地方志有8500种、计11万卷,占中国现存古代文献典籍的1/10强。地方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研究地情,寻找资源,发展经济,了解风土人情,发扬文化传统的资料书,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方志文化。方志文化是最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地方志 年代 资料 风土人情 中华民族 发展经济
  • 简介:借课例《威尼斯的小艇》,依托文本的"例文"功能,浅谈拙见。一、研磨文本特点,明确文本功能《威尼斯的小艇》所处单元主要是以"异国风情"为专题,明确要求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根据单元导语,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感悟文本内容。本文的写作特点对于五年级孩子而言,无疑是难点。

  • 标签: 文本功能 写作方法 目标重点 五年级 文本内容 精读课文
  • 简介:遗址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保护遗址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对其保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它。为有效保护遗址,扩大遗址保护队伍,增强全民保护意识,本文分析了除物质保护手段之外的几种遗址教育功能利用的手段,强调遗址教育功能利用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 标签: 遗址 教育功能 利用
  • 简介: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面对数字化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传统纸质党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党刊必须充分认识数字化办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了解未来受众的阅读行为变化,客观分析党刊实现数字化办刊的制约因素,顺应潮流,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数字化办刊的可行途径。

  • 标签: 党刊 数字化办刊 阅读方式 办刊路径
  • 简介:近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高举生态旗,打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和持久战,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同时,甘南州还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全面保护草原、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构建国家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特区。

  • 标签: 建设生态文明 甘南州 绿色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 环境综合整治 湿地保护
  • 简介: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希望"壮汉双语教育应该是什么"的主观价值目标和判断。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是:1.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融合;2.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3.促进个体和谐发展,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互补性和时代性。壮汉双语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培训多元文化教师,改革教学和评价方式。

  • 标签: 壮汉双语教育 价值取向 实现路经
  • 简介:春秋时代是一个君子立言的时代,也是史官记言兴盛的时代。同"诗言志"的意识形态功能一致,春秋君子在"王者之迹熄"之后的苦心"立言",已鲜明流露出他们极欲重构理想意识形态、实现生命本体价值的内心焦灼和不懈追求;对主司载录的史官来说,他们能够在王纲解纽、诸侯逞欲的春秋乱世据事直录、崇德尚礼,集中突显了他们"耸善抑恶"、明德扬礼、力欲以史的审判逐渐代替神的审判的不懈努力和良苦用心。此外,这些记言客观上还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刻划人物形象等审美功能

  • 标签: 史官记言 立言不朽 善善恶恶 叙事写人
  • 简介:方志馆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专门收藏地方志的机构,古代地方志多收藏于藏书楼中,著名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地方志收藏是其特色,收藏明代地方志达271部,占全国现存明代地方志总数的34%。民国时期,各地建起一些通志馆,如浙江省通志馆、江西省通志馆等.都只是修志机构,基本没有收藏的功能

  • 标签: 方志馆 功能 20世纪90年代 方志收藏 私人藏书楼 文化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