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藏密无上的真宝言在这个海拔高度令人畏怯的雪域高原,礼佛的祈祷是非常壮观的。这里有一年几次的寺院大法会,有在山垭隘口插箭祭祀保护神的庄严仪式,有祭河、祭湖呼唤龙神的祈祷场面。人们只要踏入这片土地,就会发现有一种神秘的祈祷,那就是藏族人从早到晚时时吟诵的“喳嘛呢叭咪眸”。

  • 标签: 雪域高原 海拔高度 祈祷 藏族人 是非 法会
  • 简介: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1945年8月9日,斯文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 标签: 证词 美国国会 二战 原子弹 本质 侵略
  • 简介:志书记述居民生活,有两个“系数”能够反映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贫富差距,应该记载。一个是“系数”,一个是“恩格尔系数”。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项指标,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系数是一个从0到1之间的数值。数值是1的时候,表示最大的贫富差距;而系数是0的时候,表示全体国民每一个人的财产都是均等的。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反映贫富差距的是一个大于0而小于1的数值。

  • 标签: 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 志书 分配平等程度 居民生活 恩格尔系数
  • 简介:"山学"是以传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一书,对"山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的大胆的描述,不仅论述了的价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手抄本的比较研究,与宗教、神歌、说唱文学、民俗的关系以及东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传说比较研究等方面,还附录了六种手抄本的译文,收入了俄国、意大利、中国等国家的学者在翻译出版手抄本时所写的全部序言,不愧为"山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 标签: 尼山学 《尼山萨满》 评论
  • 简介:伊南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初期一位重臣,位于底比斯阿布得一艾尔一库尔纳的陵墓内石碑及墙壁上存有其自传铭文和与之相匹配的绘画,对于研究第十八王朝历史有较高史料价值。该铭文此前无英译全本,亦无中译本。本文为依据塞特圣书体整理本对该陵墓铭文所做的中文加注释译本。

  • 标签: 古代埃及 自传铭文 伊南尼 译注
  • 简介:本刊(原《蒙古学资料与情报》)于1984年第1期刊载了叶新民先生所译《察哈尔部布尔亲王之乱》一文的第1、4—7部分。最近,译者又将该文第2、3部分惠送本刊,现予发表,以使读者卒读此文。──编者二、阿布奈的袭爵后金国(清)统治内蒙古以前,众所周知,在那里最有力的统治者有察哈尔王家和土默特(Tumed)阿勒坦汗(Altanqayan)以后的顺义王家。其中,顺义王家由于受到林丹汗(ligdanqayan)的攻击,大部分毁灭了。而察哈尔王家,也在1634年,因林丹汗病死于西迁青海地方的祁连滩(siratala)后投降了后金国,因而失去力量。在这时,后金国对两个王家的处置和待遇是全然不同的。一则是顺义

  • 标签: 察哈尔 林丹汗 呼和浩特 蒙古史研究 亲王 顺治帝
  • 简介:1938年中国军队撤退后,上海成为孤岛。那时有两位与法租界当局关系较深的人物:一个是法公董局锅炉检验师董大酋,人称Vincent董;一个是原上海市府外事秘书耿嘉,名绩之,人称C.C.耿。他们两人关系颇不一般,但予人印象各异。董君自驾飞霞脱轿车往来于法租界的工厂、旅馆、公寓、酒楼

  • 标签: 耿嘉基死
  • 简介:滇中与滇南交界处的石屏彝族,自称苏,他称花腰。花腰彝聚居的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一带,自古沿袭“德培好”习俗,“德培好”是彝语,意为“培养好的道德风尚”。它是“咪嘎好”的最高形式,“咪嘎好”是一年一次,“德培好”则12年一次(马年正月第一个马13举行)。解放50多年,只举行过3次“德培好”。第一次属民间性质,时为1954年;

  • 标签: 石屏彝族 “德培好”习俗 中国 风俗习惯 “迎龙” “祭龙”
  • 简介: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对外战事颇多,其详情几乎全赖当时铭文推知,《阿蒙姆哈伯铭文》为其中之一。对于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在位年代,该文献亦给出精确时间,对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年代学研究亦为不可多得的原始文献。

  • 标签: 阿蒙尼姆哈伯 铭文 新王国战事
  • 简介:汝是“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自然奇观标志提名地之一,地处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东北部,东与四川省稻城县东尼乡,木里县俄西乡隔河相望,南与香格里拉县洛古乡岩洛村相连,西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为邻,

  • 标签: 香格里拉县 变迁 世界自然遗产 澜沧江 金沙江 东北部
  • 简介:历史文化古城湖北荆州,北门内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老街,拐弯是一条幽静的小巷。小巷深处,有一座唐代古庙铁女寺。寺内除供奉有如来、观音、弥陀等佛像,在大雄宝殿两侧的佛龛里,还供

  • 标签: 宏法尼师 铁女寺 曹金秀 佛教
  • 简介:1929年,在英国的煽动下,藏纠纷演变为严重的冲突。这一冲突表面是尼泊尔和西藏之间的纷争,但其实是英国和国民政府在西藏问题上进行角逐的体现。为解决这一冲突,噶厦除进行必要的备战外,被迫向英国寻求调解,但同时又向国民政府请援,以为牵制。英国和国民政府均决定派员入藏调解。但是,双方均是意图借此使西藏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终,藏冲突在英国的“调解”下结束。由此,英国扭转了噶厦的政治态度.打断了国民政府与噶厚关系进一步正常化的趋势。

  • 标签: 尼藏冲突 国民政府 英国 噶厦
  • 简介:今年是法国著名作家、藏学家、探险家亚历山大·大卫·尔逝世2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伟大妇女,一个10人的法国妇女摄影探险团最近来到四川,计划沿着尔当年在中国考察的足迹,拍摄一部文献风光片。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大卫·尔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在法国,她却几乎家喻户晓。她那漫长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使她成为法国妇女和青年崇拜的偶像。尔1868年生于巴黎,父为精通希腊哲学的学者,母亲是一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尔本人后来却成了一个显密兼修的佛教信徒。尔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自信,15岁时只身离家出走英国,17岁时仅带了一件雨衣和一本书就孤身一人翻越圣哥达山,去寻找意大利的湖泊。她把探险当成自己的

  • 标签: 尼尔 大卫 法国著名作家 佛教信徒 独身生活 希腊哲学
  • 简介:教“拂多诞”一词,西方学界认为音译自胡语的教阶称谓。本文在西方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藉助中国传统史学的考据法,探讨该词产生的历史真相,解读该词的意蕴。认为其乃武则天延载元年(694)认可摩教在华传播的产物,原系其时朝廷为觐见某位摩高僧所取名号,而被摩教团作为第二教阶的汉文称谓。

  • 标签: 摩尼教 拂多诞 《下部赞》 《佛祖统纪》 《闽书》
  • 简介:印尼客家人祖籍多为广东、福建两省,广东籍的主要来自梅县、蕉岭、惠州、陆丰,福建籍的则大都来自龙岩市永定县,而且尤以下洋、大溪两镇居多。

  • 标签: 客家人 印度尼西亚 永定县 龙岩市 广东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