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阎锡山是山西历史乃至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他一生中苦心经营自己在山西的"地盘",素有"土皇帝"之称。他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均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山西的利益。为了在山西站稳脚跟、发展自己的势力,阎锡山深知必须掌握一支强大的军备力量。发展空军便是阎锡山的一个追求目

  • 标签: 造飞机 阎锡山造
  • 简介:飞机在飞行中出现故障时,原则上机组人员可以自食其力,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检查单,一条条排除故障。但实际情况是,飞行员还是频频要求跟飞机维修工程师通话,希望对方能给个明确解释,能不能继续飞。

  • 标签: 飞机维修 工程师 排除故障 操作手册 飞行员
  • 简介:我从小理想就是想当一名飞机设计师。1970年初参加工作来到贵航集团,成为一名飞机装配工,每当我看到战机那优美的造型,“鹰击长空”的雄姿,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激动,一进厂就对飞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激励盟生了要用自己的双手把当代最优美的飞机做成模型的想法和决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订阅了以《航空知识》为代表的有关资料和杂志,深入了解各国飞机的外观、性能、造型等各种数据,为模型的制作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飞机设计师 天生 贵航集团 飞机装配 70年代 造型
  • 简介:1945年8月,毛泽东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飞机,前往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新中国诞生前后,国民党空军频频袭扰、轰炸大陆,这让毛泽东强烈地感受到了来自空中的威胁以及建设一支人民空军的紧迫性、重要性,正在他的号召下,人民空军在朝鲜战场上与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美国的较量中,迅速地壮大起来,从而让毛泽东由衷地希望亲近自己亲手缔造的人民空军,乘坐自己空军的飞机翱翔蓝天。

  • 标签: 毛泽东 飞机 国民党空军 秘密 人民空军 和平谈判
  • 简介:西安事变结束不久,我为周恩来开过三次飞机。1937年2月13日上午,从西安飞延安,因气候恶劣,半途返回。翌日我将周恩来送到了延安。第三天上午,我又奉命飞往延安,下午接周恩来回西安。——原国军飞行员祝葆卿语。

  • 标签: 飞机 西安事变 1937年 周恩来 延安 飞行员
  • 简介:1931年4月,鄂豫皖特区军事委员会航空局在新集镇(今河南省新县)成立,航空局旧址位于今新县城关第一中学校园内。当年鄂豫皖根据地红军武器简陋,与国民党军队无法相比,可是为什么设立了航空局?这得从一架国民党飞机说起……1930年3月16日,国民党军的一架美制"柯塞"飞机,由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信任务,在返航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汽油耗尽,迫降在罗山县宣化店(今属湖北省大悟县)附近的陈家河河滩上。

  • 标签: 飞机 红军 鄂豫皖根据地 国民党军队 列宁 1931年
  • 简介:当年蒋介石是怎样把张学良将军转移到台湾的?笔者就这个问题查阅有关档案,从中发现驾机的是王赐九,系湖南省慈利县溪口人。笔者循踪追迹找到王老,他已从武汉军区离休回乡养老,从他口中得知个中秘闻。以下为其口述内容:1946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作为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的我,驾驶着美制C47型运输机,将

  • 标签: 张学良 蒋介石 台湾 湖南省 国民党 慈利县
  • 简介:在60年代,台湾国民党空军使用美国提供的U-2高空军用侦察机多次对大陆进行侦察活动。为彻底打击这一高空侦察机,中国空军年轻的导弹部队针对U-2飞机的性能特点、进犯规律,采用机动设伏、近快战法、反干扰措施等手段,使用红-2地空导弹,先后击落五架U-2飞机。《击落窜犯大陆的U-2飞机实录》记述了击落这五架U-2飞机的经过。

  • 标签: 地空导弹部队 国民党 飞行员 导弹阵地 导弹侦测 电子设备
  • 简介:在抗战初期,在英、美等围对中日战争还采取中立立场的时候,苏联是第一个援助中国抗日的国家。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的飞机有1000多架,空军志愿队有2000余人。在多次空战、轰炸中,苏联志愿航空队击沉日本兵舰十几艘,击落、击伤敌机986架,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苏联援华 抗战初期 飞机 飞行员 抗日战争时期 中日战争
  • 简介:1920年,意大利飞机队完成了国际航空史上首次飞越欧亚大陆的分段长途飞行。有两架飞机途径中国的广州、福州、上海、青岛、北京。广州是他们到中国的第一站。在他们飞达广州的前后,广州和全国的重要报刊都作了连续

  • 标签: 意大利飞机队 飞行路线 航空事业 段龙秋 中国
  • 简介:新中国水上飞机研究和发展的主要奠基人王洪章1930年10月10日出生吉林省蛟河县,早在1945年就参加革命,先后在陆军、空军、海军服役,1950年在空军第二航校学习。1960年参与组建海军特种飞机研究所,1964年参与组建大型飞机研究所,1968年负责组建大型水上

  • 标签: 中国水上飞机 事业奠基人 奠基人王洪章
  • 简介:国民党空军B—17及P—2V低空侦察机遭我军沉重打击后,1958年2月又启用RB—57D同温层高空侦察机,并于10月7日,被我导弹部队击落。后来敌人又启用RF—101高空高速侦察机,对我沿海进行侦察袭扰,1961年8月2日和1965年3月18日,又被我军高炮部队和空军部队各击落一架。

  • 标签: 飞行员 负速度 高速侦察机 国民党 敌机 指挥引导
  • 简介: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耶稣会士成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使者。《教育信笺》是关于哲学思考的主题。许多知识分子发现古老的中国,受到震撼。《圣经》里对历史大一统的认识遭到质疑。中国的历史让圣经的编年史受到冲击,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徒劳地试图调和东西方思维对世界起源的分歧。热爱汉学的人士和反对汉学的人士相互辨争。耶稣会士的作品被某些哲学家、例如海德,认为缺乏真实性;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例如莱布尼兹,则被看作是“我们时代最重大的事件”,因为他们的作品冲击了《圣经》的编年史,甚至是《圣经》本身所提到的民族诞生和惟一语言的真实性。

  • 标签: 耶稣会士 中国 《圣经》 世界起源 革命
  • 简介:法语中存在一部分位移动词,其后可直接加动词不定式,中间无须任何介词。本文将其命名为"准连动",那么此结构具有哪些句法语义特征呢?本文主要探讨该结构中各个动词、地点状语及其它成分的特征,以及所受的限制,并将其与VP1+pour+VP2结构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准连动用于表达目的,但受到诸多句法语义限制,且并非是通过省略介词pour得来的结构。

  • 标签: 准连动式 位移动词 目的
  • 简介:保存于《南宋馆阁录》中的南宋秘书省"校雠",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一份古代国家藏书机构有关书籍校点的工作细则.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代馆阁典籍收藏整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校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往往被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史上最早确定的较为完整的校勘条例"、"宋代校勘学向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标志着中国古典校勘学到宋代已成专门之学".

  • 标签: “校雠式” 南宋 秘书省 藏书机构 工作细则 书籍校点
  • 简介:瑶族葬述议玉时阶(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丧葬方式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个民族的丧葬方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本民族的特点。对丧葬方式进行考察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面貌,而且对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风...

  • 标签: 葬式 二次葬 民族研究 《广西通志》 瑶族先民 丧葬礼仪
  • 简介:《周礼》大宰九是规范国家财政支出的法律规范。国家的各项财务支出,都要遵照相应的""或"法"执行,年终财务审计也以法为依据进行考核。有规范、方法之义,但《周礼》中的""或者说"法",具有很强的法律规范的性质,对后世影响不小。出土秦简和汉简中都有《效律》,是秦汉国家财务审计的专门律法,对《周礼》大宰九的作用相同,两者之间也许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 标签: 周礼 大宰九式 战国 财政法规
  • 简介:应成论最早发源于古印度,后传入西藏,经过藏族僧人及学者的研习与整理,最终被确立为正式的因明论,成为藏传佛教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论。本文主要从藏传应成论的渊源及其传入与确立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论述,并重点研究了其内容规范与形式化的问题,力图以符号化、公式化的方法来剖析其内部结构,展现其精髓所在。

  • 标签: 藏传因明 应成论式 形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