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林承节老师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两重性问题,做了很充分的论述,论点提得好,分析也很细致透彻。我只是想做一点补充,就是林老师说的殖民者在执行双重使命中夹着有害成分,应该包括到'双重性'之内,因为这正是'双重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依附论有缺陷,但也有贡献。其贡献之一在于对殖民主义造成的'中心一外围'的世界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殖民主义在执

  • 标签: 双重使命 破坏作用 第三世界国家 政治独立 欠发达国家
  • 简介:前面几位老师已对'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提出了系统的看法,并概括了国内同仁对此问题的种种观点,我仅就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论提出几点看法。首先,应承认一个前提:从人类(而非民族主义)的政治标准看,殖民统治是强国强加给弱国(或地区)的统治,是不利于人类共同发展的制度。否则,历史学家难以解释以下两个事实。其一,殖民制度之终结均由殖民地人民自发要求,或暴力反抗,或政治谈判,或依靠内部力量,或借助国际势力。1960年的'非洲年'即是明

  • 标签: 双重使命 政治标准 内部力量 殖民地人民 殖民制度 殖民统治
  • 简介:汉魏之际土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王晓毅汉魏之际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性格发生重要变化的历史时期。汉代经学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礼乐文化型的士大夫,经过这个时期,一变为礼玄双修的魏晋玄学名士。也可以说,是道家人性自然思想逐渐渗入知识分子的生命本体之中,引起了传...

  • 标签: 汉魏之际 土族文化 《三国志》 夏侯玄 人性自然 《后汉书》
  • 简介:本文认为当下的刘锡鸿研究中存在贴标签的现象,先将其归属为保守派,然後就从保守的定性观察他的一切,结果是遮蔽了刘锡鸿的真实面相。梳理史料,可以发现他的一生陷在双重矛盾中而不能自拔:一重是政治理念上变革与保守的结构性矛盾,一重是个人品格中理性认知与趋炎附势的品质之间的矛盾。随着情境条件的变化,矛盾的不同方面此长彼消主导了他的言行,使得“变革”和“保守”两种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出现在他的言行中,只有抓住这两重矛盾才能解释刘锡鸿的内心和一生。本文对变革与保守的矛盾,主要通过他出使之前参与“海防筹议”的讨论以及出使中对西方文明进行的考察予以分析,重在突出他倾向於洋务的一方面;对理性认知与趋炎附势的矛盾,主要通过他个人的性格特徵和官场中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

  • 标签: 刘锡鸿 海防筹议 英轺私记 脸谱化 心理矛盾
  • 简介: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不仅为全国几亿人民的衣食住行日夜操劳,还时刻惦记着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千百万华侨,为维护华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而殚精竭虑.……

  • 标签: 华侨双重国籍 双重国籍问题 周恩来总理
  • 简介:殖民主义是人类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界性现象。殖民侵略和统治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发展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一个还没有很好研究的问题。对殖民主义作用的估价,历来存在着尖锐的观点上的对立。西方御用文人歌颂它,说它是'到东方传播文明,开化野蛮人,为东方人民造福'。至今英国西敏斯特大教堂还矗立着殖民主义代表人物的塑像,他们被认为是功臣,受到顶礼膜拜。在我国学术界,出于政治上对殖民主义的痛恨,在很长时期,对

  • 标签: 双重使命 殖民地半殖民地 野蛮人 殖民侵略 工业部门 东方社会
  • 简介:殖民主义是发韧于西欧的现代工业生产力向全世界扩展的一种特殊、复杂的产物。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历来是史学家关注的重要论题,各种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从殖民学派的'传播先进文明论'到激进依附论的'全盘否定论'、世界体系理论的'不平等交换论'等。即使在我们国内,近年来对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论也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理解。

  • 标签: 双重使命 否定论 现代工业 重要论题 体系理论 交换论
  • 简介:岑参西域诗建构了一条唐诗西域之路。诗中大量西域地理语汇是现存唐诗中仅见的。岑参诗歌详尽记述从长安到安西乃至中亚诸地的行程,完成了唐诗西域之路的地理学建构,客观上成为以诗证史和补史的典范。这些西域诗又充满了真淳深婉的性情和昂扬壮烈的猛志,岑参赋予了遣条道路浓厚的人文色彩,完成了唐诗西域之路的文学建构。

  • 标签: 岑参 西域 唐诗之路
  • 简介:唐中叶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闽粤赣三省交界地(以下简称交界地)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开发从赣南方面(明清两代包括赣州府、南安府及清代乾隆年间从赣州府分出的宁都直隶州)汉时已设县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赣县、于都及其隶属地兴国、宁都、石城等县开始,沿闽西

  • 标签: 江西 赣南地区 客家 双重角色 发祥地 移民活动
  • 简介: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家国同构".经过宋元明清数百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三大系列基层社会组织纵横依赖、士绅官僚上下流动的双重统治格局.本文通过考察19世纪中期战乱以前安徽上下层统治结构的相互依赖和双重统治结构中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政权结构、统治秩序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标本.

  • 标签: 十九世纪 安徽 双重统治
  • 简介:关于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和殖民统治的社会影响问题,是近代亚非拉史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西方学者与政治家曾宣扬'殖民主义文明使命论',认为西方殖民国家给东方带来了文明,全面肯定殖民主义。过去,我们在讲授和研究近现代亚非拉历史时,以民族解放运动为中心,侧重揭露殖民主义的统治,有时走向另一极端,认为殖民主义是罪恶的渊薮,毫无进步作用可言。这种仅仅从伦理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出发来评价殖民主义的方法也是片面的。

  • 标签: 双重使命 伦理道德观念 社会影响 西方殖民 殖民统治 殖民地化
  • 简介:国家的作用是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学者们对著名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的作品作了不同的解读,形成了“国家消极论”与“国家积极论”这两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相关重要文本与理论的分析,指出奥古斯丁既强调国家在消极意义上的“惩恶”作用,又重视国家在积极意义上的“扬善”作用。他对国家之作用的认识既未背离古典思想的传统,又与中世纪的基督教政治传统一脉相承。

  • 标签: 奥古斯丁 国家 消极论 积极论
  • 简介:一个人用了八个奶妈袁迪新是段祺瑞的三小姐段式巽的独养女儿,生在袁世凯的老家——河南彰德(今安阳市)袁府。她的曾祖父袁世辅是袁世凯的弟弟,排行老五,袁世凯是老四。袁家兄弟没分家,都捂在那“豪门深深深几许”的、不知是七进还是八进的袁家大院里。

  • 标签: 段祺瑞 孙女 袁世凯 安阳市
  • 简介: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有三颗神情潇散、不让须眉的女星,这就是三大著名女诗人李冶、薛涛和鱼玄机.时代的错位,使女诗人的社会地位尽入末流,也使她们的诗歌创作倍受局限,即使身逢封建盛世的唐朝也难幸免.李冶早年在吴越为道,因诗名鹊起,被代宗召入宫中,"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①.不久泾原兵长安哗变,李冶被迫向伪帝朱泚上诗,乱平后为德宗处死.薛涛自幼沦为官伎,"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②.

  • 标签: 鱼玄机 女诗人 李冶 诗歌创作 薛涛 唐代诗人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其教育手段和成效对其他阶层和群体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从现状来看,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大学校园内各种形形色色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却折射出教育还远未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内化与外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和使命。各高校要在学生的认知、体验和认同三个环节下功夫,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还要从榜样示范、实践活动、融入生活和制度保障等维度着手,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由要我践行变成我愿践行、我乐践行。

  • 标签: 内化 外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徐凯教授新作《满洲认同“法典”与部落双重构建——十六世纪以来满洲民族的历史嬗变》一书,是近些年来少见的一部开拓性的清史力作。该书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为基础研究蓝本,参照《皇朝通志·氏族略》、《钦定八旗氏族通谱辑要》和《钦定八旗通志·氏族志》等经典进行对比研究,突破了满学研究,特别是清前史研究中诸多难解之题。

  • 标签: 八旗满洲 开拓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重构 部落 法典
  • 简介:质量是一切产品的生命和晁魂。年鉴作为商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其质量尤其重要。年鉴质量的高低,是通过年鉴成品来展示的。编校过程是年鉴的成品加工过程,加工环节的质量需通过双重措施加以保障。即:

  • 标签: 综合质量 年鉴编纂 编校质量 精神文化产品 高地 加工过程
  • 简介:3月,一个名为“每天爆炸:探索奇迹的现象”的美术展,在美国麻州现代艺术博物馆(MassMoCA)结束。这次共有23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其中包含了奥克斯兄弟的多幅曲面画作。

  • 标签: 艺术家 曲面 双胞胎 作画 物理 艺术博物馆
  • 简介:区域社会史,又称地域社会史,是以社会及其发展的相近性为依据而划定的一定区域的社会及其发展的历史,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社会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整体社会史研究的深入,而且可以验证整体社会史的某些论断①.张研和牛贯杰合著的<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以下称)即是一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著作,该书已于2002年6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19世纪中期的安徽为个案,从统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变迁的独特视角进行研究,为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提出新的范式,并丰富了安徽区域社会史的研究.

  • 标签: 《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 区域社会史 张研 牛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