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历史证明,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与发达的必由之路,是各国之间开展合作、交流与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的必由之路。中国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及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与影响,就是最好的证明。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六朝和明初,中国历史上两个海上交流频繁的时期,均建都于南京,奠定了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 标签: 日本列岛 六朝时期
  • 简介:清初沿用了明代南京推行的字铺组织。由于字铺组织能较好发挥作用,雍正年间地方官试图推行保甲组织的计划未能实现。乾隆年间,以字铺制度为基础,南京地方官员开始推行保甲制度。太平天国战后,南京规模推广保甲组织。甲午战后,为节省经费,南京城裁并保甲组织。由于办理团练无法弥补城市空缺的防卫力量,官府开始学习上海租界的做法,将现代警察制度引入南京,逐步建立起现代城市治安防卫体系。

  • 标签: 清代 南京 字铺组织 保甲制度 现代警察制度
  • 简介:南京总统府南面,隔着中山东路,现在有一家闻名中外的“利济巷慰安所遗址陈列馆”。2014年6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正式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6月25日,我作为专家代表,与市政府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举行了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立碑揭碑仪式。接着,在南京市政府领导下,从2015年4月开始,对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进行大规模修复,建成为“慰安所遗址陈列馆”,目前已经对外开放。

  • 标签: 南京市人民政府 慰安妇 文物保护单位 朝鲜 侵华日军 慰安所
  • 简介: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古老的石头城逐渐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此也出现了不少社团组织、行(专)业协会。其中具有官方背景和俱乐部性质者,则有以黄埔军人为对象的励志社(旧址在今钟山宾馆内)、以公务员为主体的公余联欢社、以联络国际人士情感为目的的国际联欢社(旧址在今南京饭店内)等。笔者现据史料对公余联欢社作一基本介绍,以飨广大读者。该社乃国府“公务员之家”,首任主任理事为褚民谊据民国《公余联欢社三周年特刊》等载:该社秉持以“提倡公务员正当娱乐”、联络相互感情及促进工作效能等为宗旨,系民国时期公职人员业余时间生活联欢的团体组织。

  • 标签: 民国时期 南京 面纱 历史 首都 社团组织
  • 简介:2018年3月16-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南京举办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民参政会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38—1948)”开题报告暨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和课题组成员近30人与会。

  • 标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民参政会 南京大学 开题报告 文献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近代中国城市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城市化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设计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并上升为中央政府的决策意志,中国现代城市化蹒跚起步。然而由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国家层面对城市化的推力总体有限,领导人对城市化发展缺乏战略意识,国家决策层面亦无此一方面的顶层设计,有关城市问题的法律、政策模糊不清,措施、行动摇摆不定,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长期在低水平上波动起伏,徘徊不前。

  • 标签: 孙中山 南京国民政府 城市化发展战略 政策抉择
  • 简介:河湟流域汉人中广为流行的"南京珠玑巷移民"祖源传说,实为明代朱元璋上元节观灯野史传说和南雄珠玑巷传说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的特殊时期由于汉人族群的文化需要而出现并被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为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之后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互动,又出现了在汉、藏、土族等多民族中演化互动的现象,从中反映出多民族地区祖源传说生成的机制性特点。

  • 标签: 南京珠玑巷 移民传说 河湟汉人 多元文化互动 族群历史记忆
  • 简介: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拔地而起。依托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经过持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借鉴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波德的生态伦理学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石湖特色的'和谐、稳定、美丽'发展原则,形成了建设智慧校园,追求生态教育的'石湖路径'。厚实育人土壤,精一执中求和谐在学校的教育情境中,首先关注师生习惯的养成,追求自身的和谐性、完整性;其次是在活动中生长,追求自主发展;

  • 标签: 中学成长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 教育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