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宏伟蓝图,需要以新时代的视野与心态,研究制定强国战略,适应全球化步伐,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大国责任。“一带一路”倡议、京滓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国家战略,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开放的主线。雄安新区设立,深圳、香港、广东等大湾区构建,中西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我国经济均衡、开放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 标签: 区域发展战略 出版发行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社会主义现代化 协同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
  • 简介: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也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由于黄河、海河、辽河和滦河等多条大河流人渤海,带来许多营养物质,因而水质肥沃,加以海湾深度较浅,地势平坦,适宜养殖的范围广,是发展海洋农牧化的良好基地。渤海其它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素以三大池(鱼池、盐池、油池)著称于世。但过去在开发渤海过程中,没有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盲目开发,导致近年来一些珍贵的鱼类绝迹,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化发生变化,渔业资源衰退。

  • 标签: 环渤海区域 海洋经济发展 战略选择 中国 海洋资源 渔业
  • 简介:本研究从生态人类学角度全面阐释了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目的、意义,建构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可行性理论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三种模式和期望。即,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图们江区域文化内容“数字化产业”模式和前两模式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最后指出,建构文化产业达到公益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的期望。

  • 标签: 图们江区域 朝鲜族聚居村 生态文化资源保护 文化产业模式
  • 简介:西藏的自然区域郑度雄伟壮丽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誉。作为主体的西藏约占整个面积1/2。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有大片区域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人们常把它视作地球的“第三级”。然而高原所处的中、低纬的地理位置,使它形...

  • 标签: 雄伟壮丽 “世界屋脊” 地域分异 资源蕴藏 开发条件 灌丛草甸
  • 简介: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指文治、教化和礼乐章典制度。近代的所谓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称的人类文明,其内涵相当宽泛,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大)文化和狭义的(小)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一切非自然的人类创造物。它包括物质文化(技术、工具等)、

  • 标签: 文化寻根 宁夏 人类文明 社会物质文明 “文化” 精神文明
  • 简介:一、方志学应还其本义。“方”即地方、区域,“志”兼有知和记的双重意义。方志学是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的科学。我国方志学历来就主张记述一方,必须认识一方,即主张研究和记述区域发展。二、本届修志热潮的出现,是以区域研究的客观需要为背景的,中外区域发展研究的崛起,其相互影响,将促进我国方志学水平的提高。三、方志学具有高度务实的品格,必须以地方志为依托,要研究地方志和方志编纂学,但方志学仍应以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四、方志学的理论框架以“区域”和“发展”这两个概念为基础。“区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人类生存和活动一定空间的抽象。方志学的“发展”概念具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目的、任务和方法论的全部内涵。方志学主要研究如何认识和记述区域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一般规律,它统辖方志编纂学、方志应用学、方志目录学、方志发展史、方志学史等学科。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把方志学提高到新的水平,方志工作者要勇敢地承担历史赋予的开拓性任务。

  • 标签: 方志学 区域发展研究 地方志事业 方志目录学 修志工作 区域研究
  • 简介:<正>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说明曾氏在军事战略上确有其长。今天我们研究曾国藩的战略思想,对于全面认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不无裨益。一、创建水师,控制江面1852年12月,太平军克岳阳,组成“水营”。克武汉后,“水营”扩大,从武汉沿江东下,“帆幔蔽江,衔尾数十里”,不到一月,兵锋便直逼南京城下。1853年5月,西征军溯江西上,“千艘往来,飘忽莫测,官军无一舟一筏可以应敌。”从此“千舸百艘,游弈往来,长江千

  • 标签: 曾国藩 战略思想 太平军 湘军水师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 安庆
  • 简介:在国际学术界,人们一般认为“东北亚”一词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关于太平洋战争划分战区的思路和做法,到了冷战初期则被明确为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区域,从而使之成为人为创制的、与“东南亚”相互补充的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东北亚作为一个区域是被他者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由主体自我创造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定义,即“区域是指地理接近、互动紧密、制度框架共享以及共同文化认同的综合体”,那么东北亚无疑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区域

  • 标签: 东北亚区域 历史透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国际学术界 美国外交政策 太平洋战争
  • 简介:从大战略的层面来看,海权是一种邦国强大之术,是国家参与创建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反映着国家对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乔治·莫德尔斯基、威廉·汤普逊总结得十分简洁:"海权是积极参与全球政治的状态。海权是一种资源,没有它,国家只能是世界秩序的一个消极消费者。"[乔治·莫德尔斯基、威廉·汤普森:《全球政治中的海权(1494—1993)》(GeorgeModelskiandWilliamR.Thompson,SeapowerinGlobalPolitics,1494—1993),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 标签: 科贝特 海权战略 青年学派 战略层面 美国海军 海权论
  • 简介: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用户满意战略的哲学思想源泉:1、用户满意战略体现了更高层次的系统观;2、用户满意战略顺应了事物的矛盾发展规律;3、用户满意战略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自然演化机理。

  • 标签: 哲学观 企业组织 企业系统 用户满意战略 组织哲学
  • 简介: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期临近,银行同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家银行不惜巨资推广CI形象,从整齐划一的标识,到越来越豪华的装修,力求在硬件上体现自己的实力。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塑造企业形象,使顾客满意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对企业忠诚的顾客和员工。我国加入WTO组织后,金融业将更加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后,争夺客户和人才必然是竞争中两大焦点。现在一些银行为了短期效益,忽视了

  • 标签: WTO CL战略 顾客忠诚战略 营销手段 公共关系 中国
  • 简介:近代以来,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起步晚,但发展快.东北各省从中国城市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只用了半个多世纪.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外力和内力双重力量推动的结果.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1931年,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体系粗具雏形;1931年--1945年,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出现畸形的快速发展,城市体系初步形成;1945年--1949年,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 标签: 东北 城市化 移民
  • 简介: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在京召开,会议公报中提出,“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贯彻‘五个统筹’,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其中“五个统筹”中有一个是“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个特殊的区

  • 标签: 闽粤赣边客家区域 旅游合作 福建 广东 江西 旅游资源
  • 简介:客家的历史,是一部因战乱、灾荒而逃难和扎根创业的历史,又是中原、江淮南迁汉人同当地上著民族结合、繁衍以及辗转迁移定居的历史;由此产生的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历史上的迁徙和僻处山地的环境条件,使他们形成了既是汉族的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并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客家文化也和其他族群、地域文化一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根据温家宝总理今年8月在深圳考察工作时所强调的:“要突出‘新”’、“要坚持把创新当作特区的灵魂和生命”,“但创新的基础来自温故,外来的激荡,要和内在的积累相结合,才能有所创获”圆。客家文化必须建立可长可久的创新战略架构:温故知新、吐故纳新、合力创新。这,也许是一孔之见、刍荛之言,谬误在所难免,恳请方家和广大客家乡亲纠谬匡正。

  • 标签: 文化创新 客家文化 架构 温家宝总理 多元一体 中华文化
  • 简介:文章从分析区域化党建的产生动因入手,论述了统筹目标视阈下区域化党建的内涵特征。认为作为一种城乡基层党建的区域统筹模式,其内涵可以从统筹理念、统筹格局、统筹方法、统筹力量等四个方面深入理解。其发展定位应从组织体系构架、党建平台建设、党建工作运作方式、社会整合功能发挥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 标签: 统筹目标视阈 区域化 党建
  • 简介:辽朝军事战略思想由契丹游牧民族军事传统文化与中原汉族军事制度结合而成。受政治“双轨制”影响,辽军事思想也出现“一军多制”现象,既有亲征仪、打草毂、发挥骑兵优势、偷袭、严军纪等传统军事策略,又有知已知彼、声东击西、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等汉族兵法策略,体现了辽朝军事战略思想的多元化。辽朝军事战略思想具有契丹特色的战术性、本土性、因才施用、奴化思想等特征,对研究我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史具有承上启下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辽朝 军事思想 亲征仪 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