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外关系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9月11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王晓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国际合作部部长郝平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近代的中外关系史,特别是国际学术界对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成果和动向,来自法国、日本、波兰、澳大利亚、美国五个国家的八位外国著名学者和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者围绕着近代留学、全球一体化、中国的近代化、中国人的世界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外关系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国际合作部 大学历史系 世界观形成 晓秋
  • 简介:最近,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局组织人力整理和研究该局所藏《杜凌固英世系谱》,笔者应邀前去帮助鉴定。为了便于正确评价该家谱的价值,临行前去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该馆所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写成的蒙汉两体《喀喇沁托凌固阳子孙谱》,遗憾的是北大图书馆的图书目录中没有著录,因而未能看到这个家谱。但是,在翻检目录时却偶然发现有《大元国书》(蒙古文书名为DaiYuwanulusunbicig)一书,这是否就是达日玛固什和拉喜朋斯克都曾提到和引用的那部重要史书呢?当我认真阅读后才发现书内作者自称拉喜朋斯克,并在该书的第十七卷结尾部分记曰“名作大元国水晶念珠之书终”。可知这是《大元国水晶念珠》(通

  • 标签: 北京大学图书馆 鄂尔多斯 蒙古文 水晶 抄本 念珠
  • 简介:2004年9月7日,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阿尔托赫(FrancoisHartog)教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做了学术讲座。阿尔托赫教授生于1946年,乃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古代希腊史与历史哲学的研究,其代表性著作为:《十九世纪与历史学:以古朗治为个案》(Le.XIXsiecl'histoire:lecasFusteldeCoulanges,nouvelleedition,Paris,

  • 标签: 北京大学 阿尔托 历史系 教授 EDITION 历史学家
  • 简介:2003年5月底,美国著名法国革命史专家蒂莫西·塔克特(TimothyTackett)教授应邀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活动。塔克特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在法国革命政治文化史方面造诣精深,写有《十八世纪法国的宗教、

  • 标签: 法国 革命史 塔克特 北京大学 学术讲演 “多疑症”
  • 简介:<正>侯外庐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解放后第一任系主任。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一九四九级的学生补习政治理论,除他自己讲课外,还联系了许多进步学者,如翦伯赞、邓初民、王亚南、何思敬、马特等人。他指定由刘占武、杨钊负责接送并主持会议。到一九四九年七月平津各大学在清华园参加学习团时,当时是北平、天津各大学混合编班,经过几次讨论,别校的同学反映说,在我们的印象中师大是很落后的,但是你们历史系的同学什么时候参加了“党训班”?怎么满口都是新名词?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侯外庐 历史系 卜辞 奴隶社会 劳动力
  • 简介:地处长江沿岸的无为县,在安徽省劳动力转移大潮中创造过几个第一.早在1978年,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劳动服务公司,负责劳务输出;是全省第一个被劳动部指定为北京劳务基地监控点的县;是全省率先提出引凤还巢工程和光彩工程,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人员回乡办厂的县;又是全省第一养鹅大县、全国养鹅十强县、"中国羽毛第一村".全省最大的孵鹅企业,亚洲规模最大的"抗倍特板"和保龄球生产基地……都在这里云集.

  • 标签: 无为县 地方经济 劳动力资源 小城镇建设 经济结构
  • 简介: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的一块刻有世俗体象形文字的石碑是清朝官员端方(1861-1911)于1906年从开罗带回中国的。本文对该石碑做了详细的考证,认为它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文物市场的一批石碑属于同一年代和类型,并且与阿姆斯特丹第3号石碑极其相似,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标签: 北京大学 赛克勒博物馆 世俗体象形文字 石碑 考证 馆藏
  • 简介: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一件日本古代著名的圣德太子的写经,从文书的印章题记和笔迹等方面判断,次概不是圣德太子的真迹。然而,圣德太子名义的写经流传到中国,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在6、7世纪之交,隋朝与日本恢复邦交,隋朝力图重建东亚国际关系新秩序,而日本则想改变汉魏六朝接受中国册封的传统,双方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日本派遣僧人入隋,名义上是前来学习,实际上是利用佛教的形式展开外交活动,故可称之为“佛教外交”。这种形式在东亚国家间亦有所见,可以追溯其渊源。

  • 标签: 敦煌文书 圣德太子 写经 东亚 佛教外交
  • 简介:发生在1912年的北京兵变曾给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同时,这场兵变最终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在中华民国奠都及袁就任临时大总统地点斗争中的失败。

  • 标签: 兵变 袁世凯 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 斗争
  • 简介:书院是我国古时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学校,它有别于政府设立的官学,为私办官助、由政府奖励开办,经费自筹,教学方式采用讲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自由言论去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比起正规的官学要生动活泼。……

  • 标签: 北京书院 政府奖励 特殊形式 教学方式 培养人才 传播知识
  • 简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北京的文化历史上,各民族人民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回族是在北京世居的古老民族,好求知,善学习,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在北京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回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劳动,为祖国文学宝库提供了许多珍品;许多诗人的作品,在北京文学史上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诗是文学的灵魂,人们思想的结晶。北京历史上的回族诗人有的是几代人生长在北京,有的是客居过北京,有的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的诗作丰富了北京文学宝库。

  • 标签: 北京 回族诗人 多民族国家 古代 民族聚居地区 文化历史
  • 简介:北京天桥恶霸的罪恶史,是旧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罪恶史的一部分。天桥地区的反霸斗争,是新中国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一部分。一天桥位于北京城南,前门(正阳门)外不到两公里远的地方。得名于元朝所建的一座石拱桥。当时城南一带河道纵横,由正阳门通向南郊的途中,也就是现在的永定门内大街与永安路相遇的十字路口处,有一座穹形三孔石桥,桥长三米余,宽约两米。明朝开拓外城,修建了天坛和先农坛。明、清两代帝王到两坛祭祀时,从此桥通过。由于是“真龙天子”御用,禁止草民通行,故被尊称“天桥”。以后,虽然物换星移,河枯桥湮,但“天桥”

  • 标签: 天桥 反霸斗争 控诉会 公平市场 国民党 人民政府
  • 简介:<正>1921年的深秋,北京.“无边落木萧萧下”,满地的黄叶使古都一片萧瑟悲凉.坐落在粮食店南头路西的一座五进深宅大院的会友镖局再也维持不下去了.百余号人围坐在十几张大八仙桌的四周,吃完了最后一碗面,干了最后一碗老白干,各奔前程了.硕果仅存、也是北京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会友镖局就这样悄没无声地结束了.

  • 标签: 袁世凯 第一次世界大战 孙中山 《金瓶梅》 黎元洪 《红楼梦》
  • 简介:修建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给北京增添了一个重要景观。遗址公园里塑有元曲作家的雕像,颇具文化品位,有传史意义。可是,从现在可以查到的文献资料看,矗立着的元曲四大家雕像中,白朴似乎没有在北京活动过。而元好问乃白朴师辈,是金元时期诗文词曲大家,燕赵诗风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却没有为他塑像。尺璧暇疵,不免令人遗憾,引发作者感慨。

  • 标签: 元好问 北京 生平 文学家
  • 简介:孟允升先生原名孟克布音,系清康熙年间定边左付将军喀尔喀三音诺颜汗部扎萨克超勇亲王策凌之裔。外蒙古那彦图亲王之孙,熟悉清末民初内外蒙驻京王公府邸掌故,因见《满族研究》各期多载清末民初蒙王公事迹,持为本刊撰写特约稿《北京的蒙古王府》。由于清朝的满蒙联姻政策,蒙古王公和满洲皇族之间的婚姻关系错综交义,连绵不断,使满蒙二族统治者之间关系十分亲密,同难同荣,休戚与共,直与有清一代相始终。清代内外蒙部长,各王、扎萨克等多在北京赐与府第。与其旗下藩邸相同,甚至规模逾之。无事时留居京邸,一旦国家有事可遣一介之使调动本部之蒙古兵,同驰赴援。清代北疆较之元、明两代均为安定,蒙古诸王实有力召。审诸历史,魏晋时代之左贤王,鲜卑大人乘永嘉之乱,合集马牧,判据一方,卒成十六国混乱局面,人民涂炭,九州鼎沸,历数百年,直到隋朝统一而后定。而本文所记清代内外蒙诸藩王,始终倾以内向,清灭亡斥复为民国屏藩,此固因清二百余年羁縻有方,然亦不应忽略蒙古诸王之作用也。其中那王以外蒙古三音诺颜扎萨克,不随“共戴”,不生二心,尤堪嘉尚。故治清代史及蒙古史者,应予以恰当评价,不直以为封建统治者,一概抹杀。今驻京诸藩王后裔,均成为北京市蒙族人民。蒙乒藩邸,咸易新主。掌故事迹,知者渐稀。孟先生?

  • 标签: 福晋 王府 蒙古王公 贡王 外蒙古 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