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推断明代学者吴元满生于1537—1544年之间,卒于1603-1613年之间,并作了他的交友考。研究了《万籁中声》及《枢纽》的著录及版本历史情况。对今存于台湾“国家图书馆”及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之《万籁中声》及《枢纽》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两地所藏《万籁中声》及《枢纽》体例上的一些特点。

  • 标签: 万籁中声 切韵枢纽 吴元满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
  • 简介:镜》是一种根据系韵书主要是系韵书中的小首字制字的图,也是研究中古汉语乃至整个汉语史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然此书成书过程及流传过程均颇为特殊。《镜》作者现已不可考,关于其成书年代及其所据韵书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镜》自宋嘉泰三年(1203年)张麟之三刻之后,在中国本土逐渐失传,在目前的史料上也未见著录。相反,《镜》于张麟之三刻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

  • 标签: 广韵索引 校本广韵 求疵
  • 简介:以石开篇,这是古代文学作品的妙笔。古典小说中就有三大名著均以“石”开篇,引人入胜,趣味无穷。《水浒传》从一块镇魔石碣说起,引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 标签: 古代文学作品 《水浒传》 古典小说 “石” 开篇
  • 简介:《广》为北宋真宗时陈彭年、丘雍等人所修,这是一部韵书,而兼有字书之用,从中可以检查到隋唐时代字的读音和相传的训解,对阅读古籍和理解古代的声韵都很有用处。韵书是按字的读音来编排文字的。自魏晋时期开始有了韵书以后,到南北朝时期增多。北方作者以洛阳音为主,南方作者以金陵(南京)音为主,都按平上去入四声分。所谓'',就是字音的韵母,

  • 标签: 《广韵》 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代 分韵 北宋真宗 《切韵》
  • 简介:熟悉炳灵寺的人都能对那栩栩如生的石窟造像、精美绝伦的壁画和惟妙惟肖的自然山水娓娓道来。而藏传佛教自元、明、清在炳灵寺滥觞,发展以来,遗留下的一些弥足珍贵的金铜造像、镏金铜塔、木雕造像和布画唐卡等可移动的佛教艺术作品却鲜为人知。2008年"五一"期间,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下寺区石窟群对面建成了文物陈列馆,使这些充满藏传佛教神秘灵、沉眠百余年的艺术作品重现光芒,为炳灵寺增添了新的风采。

  • 标签: 石窟造像 藏传佛教 艺术作品 文物保护 炳灵寺
  • 简介:<正>《新集古文四声》为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夏竦所作,是在后周郭忠恕所著《汗简》之后一部集录古文的字书。此书大体以《汗简》为基础,而另外又有所采集,所以比《汗简》字数稍多。《汗简》是按《说文解字》始一终亥五百四十部的部次来排列的,《古文四声》则是根据唐本《》分来编排的,两者体制不同。《古文四声》通常所见是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新安汪启淑一隅草堂刻本。他是根据毛氏汲古阁所藏的影宋抄本覆刻的。汲古阁抄本卷首夏竦序中阙一百数十字,汪氏据桂馥友人用《永乐大典》校补增入,始成完壁。现在我们在汪刻本之外,又有了中华书局1983年据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配抄本影印的《新集古文四声》。这个本子以前没有印过,宋刻部分与抄配部分与汪启淑本完全相同。抄配部分书写之美无与伦比,楷法效欧阳询,古文篆法也极为精致,当出于名手。《古文四声》根据的《》比已知的唐本《》分都多。卷一平声上有二十九,卷二平声下有三十,卷三上声有五十六,卷四去声有六十,卷五入声有三十五,四声共有二百一十。我们已知陆法言《》是一百九十三,王仁昫《刊谬补缺》是一百九十五。多严上去二声,蒋斧本《唐韵》平声比王仁昫书多谆桓?

  • 标签: 广韵 反切 集韵 辨异 《古文四声韵》 《切韵》
  • 简介:庚信是中古重要的韵文作家。一生留下三百余首诗,成为研究当时语音的重要资料。本文作者以术铎出版社1983年出版之《先秦汉魏晋南朝诗》中所载庚信325首诗作为据,系统地考察了庚信诗中的用情况。以之与《广》相对照,考其部分合之异同,指出其与《广》所异者,颇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庚信所处时代的语言真面貌。

  • 标签: 庚信 用韵
  • 简介:<正>《广》"幽"的归等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各家众说纷纭,主要观点可以分成两类:李荣《韵音系》、~①邵荣芬《研究》、~②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③李新魁《汉语音韵学》~④等认为应归为三等;而以江永《四声表》、王力《汉语语音史》、~⑤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⑥陈澧《考外篇》等为代表,认为应归为四等。本文通过对"幽"的分析研究,认为"幽"应为三等。"幽"为《广》下平第二十,共收字34个,分列在10个小字下,分别是:

  • 标签: 《广韵》 反切下字 切韵考 韵字 汉语音韵 李新魁
  • 简介:澎湖群岛位处台湾海峡,包括64个岛屿和许多岩礁,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320公里。其地理位置险峻,在东南沿海众多海防要冲的岛屿中,“最险要而纡回则莫如澎湖。”自古以来,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口流动中,其联系大陆与台湾的枢纽作用,无一岛屿可以替代。本文拟从军事上对澎湖的海防枢纽地位,以及在闽台海防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做一初步探讨。

  • 标签: 海防 军事 地理位置 岛屿 中国 台湾省
  • 简介:一生的创作十分丰富,但迄今未有一部与他的成就相当的画集问世。他的作品,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敢于求变创新的艺术特征,且抒情写意,主题鲜明;构图造型,个性突出。

  • 标签: 潘韵 国画创作 艺术特色 艺术特征 中国
  • 简介:《箕雅》是朝鲜汉诗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朝鲜时期的汉诗占绝大篇幅。通过对朝鲜时期汉诗用情况与《东国正》及《洪武正部的比较来看,汉诗用与两部韵书的相合率均较高,且《东国正》与《洪武正》的部大部分对应严格。说明一方面《东国正》的编纂参考了《洪武正》,另一方面朝鲜诗人作诗用有的依据《东国正》,有的遵循《洪武正》。

  • 标签: 朝鲜汉诗 用韵 《东国正韵》 《洪武正韵》
  • 简介:是反映乾隆时期山东方音的韵书.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部方音韵书的得失,重点分析其294条眉注牵涉到的500余字的读音.讨论它们反映出的方音演变规律和偏旁误读、形近误读、训读字等语言文字应用问题.

  • 标签: 眉注 山东方音 偏旁误读 形近误读 训读字
  • 简介: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处。建坝前,江中坝址从右至左有葛洲坝、西坝两小岛,将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宽800米,足长江的主河道。二、三江是洪水期的分洪道.枯季断流。该工程因坝轴线穿过江心的葛洲坝小岛而得名。

  • 标签: 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 兴建 800米 长江 坝址
  • 简介:本文从文化政策的角度来解读《洪武正》,着眼于国家对《洪武正》的传播及社会回应,探讨此书在明代的实际表现与传播效果。研究表明,《洪武正》在明代有着广泛的传播,基本上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规范字音的官,其功用在很大程度上却体现在行政文书的文字规范方面。

  • 标签: 《洪武正韵》 官韵 传播 效用 明代 文化政策
  • 简介:《满江风雨一帆归》是三十多年前潘先生赠送我的一幅山水画。当年,我还是一个下乡知青,每天忙于农活,虽然很劳累,但一有时间还是很喜欢画画,自得其乐。一次偶然机会,通过杭州西泠印社丁茂鲁先生(原西泠印社主任,全国著名人物画家、书法家)牵线,我认识了潘先生。那时候我是个世事不知的“小鬼”,潘先生头上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饱经风霜的面庞,浓墨眉毛下的睿智的双眼却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认识潘先生,我开心死了,哪里忌讳他的“反动”,而是用一双稚嫩的眼睛真诚地羡慕地仰视他。

  • 标签: 学术权威 西泠印社 著名人物 山水画 书法家
  • 简介:《古今会》作者黄公绍生平事迹史传阙载。本文据方志、墓志所记,结合黄氏本人作品,对相关信息分析、爬梳,综合考证,勾勒出黄氏身世之大概轮廓,描绘出一个出身宦门,青年时受理学熏陶又热衷仕途,晚境迷佛的学者形象。

  • 标签: 黄公绍 生平 考证
  • 简介:<正>《洪武正》是明朝洪武八年(1375)乐邵凤、宋濂等奉敕编撰的一部规模较大的官方韵书,全书16卷。平上去三声各22部,入声10部。此书问世已有600余年,对于这部韵书的价值,后代的研究者褒贬不一。关于它的音系性质及所依据的语音基础问题,还没有定论。目前关于《正》的音系性质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官话说;(二)杂糅说;(三)吴方言说;(四)人造音系说;(五)读书音说。从前人所使用的材料来看,多数是从韵书编撰者的籍贯及与其他韵书部的分合比较的角度来考察的。笔者在认真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正》声韵系统特点的归纳、整

  • 标签: 正韵 复合音 读书音 语音基础 韵部 《中原音韵》
  • 简介:于安澜先生的《汉魏六朝谱》分“两汉谱”、“魏晋宋谱”、“齐梁陈隋谱”。三谱即三个时期。“两汉犹近先秦,魏晋宋即入新时期,至齐梁以下与大同矣。”(钱玄同,1936年与于安澜书)因此,该书是研究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语音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但它也存在材料失收、文字失校、误认韵脚、段划分失当等问题。本文仅对《汉魏六朝谱》中的沈约谱进行补校。

  • 标签: 《汉魏六朝韵谱》 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