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人一生的游历可能有无数次,但能给自己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给人以强烈震憾的,可能只有那么几次.我们探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皇宫,就属这“几次”中的一次.1999年7月下旬,我们在北戴河开完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协作会议之后,受邀于7月25日晨6时到达长春,进行考察访问,住吉林省政协同心宾馆304房间.稍稍休息后,便由该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活跃、健谈的姜东平和文雅、聪慧的宋梅英两位副主编陪同,驱车来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度过将近14年傀儡生涯的皇宫.这就是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描写过的那座“皇宫”吗?这就是好多部电影、电视剧所展现的那座阴森恐怖的皇宫吗?当低矮普通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时,我心里产生了不少疑问.然而,这是事实,是真实的历史.作为帝国主义刺刀下的亡国奴和傀儡,即使贵为“皇帝”,也是无独立人格和尊严的,其居住地建筑物亦是不能高挺起身姿的.

  • 标签: 纪实文学 当代 短篇 吉林 伪皇宫
  • 简介: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战争中方失利,敌势猖獗,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在国家危亡之际,以汪精卫(原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长)为首的一小撮原国民党党政要员,策划了一场通谋敌国的所谓“和平运动”。名为和平运动,实为投敌叛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全国清算了这些汉奸的罪行。当时审讯汉奸的笔录档案。充分揭示了汪精卫等一小撮巨奸的叛国行径是经过周密策划并与日寇配合的罪恶勾当。笔者根据审讯笔录,将这一小撮巨奸投敌叛国,卖国求荣的罪恶行径纪实如下: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和平运动 国民党 周佛海 日本问题
  • 简介:<正>1946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队强行侵占了张家口,蒋介石被这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公然撕毁政协协议,即于当天下午下令召开独裁的国民大会。11月15日至12月25日,“国大”在南京召开,名为“制宪国大”。后在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党又在南京召开了所谓“行宪国大”。这两次“国大”先后上演了种种丑剧,我时为会上警卫,作为此事的亲历者特作以下追记。

  • 标签: 蒋介石 政协协议 国民党军队 国民大会 南京 制宪
  • 简介:<正>朱熹(1130-1200年)是南宋的著名学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使理学的系统达到顶峰,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朱熹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典籍注释占了相当的比例,因为这是他阐发自己思想主张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四书章句集注》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本不并行,《论语》在《汉书·艺文志》中列在《六艺略》

  • 标签: 朱熹 辨伪 典籍注释 孟子 汉书·艺文志 大学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代名人书札》这部书,最早出版于1980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根据馆藏1100余封清人书札挑选、整理并点校的,出版时选用了640余通。2009年,该书又重新彩印出版。根据彩印本的前言,这批书札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经启功先生建议,在琉璃厂购买的。启功先生当时还曾提醒图书馆,里面有些书札是"代笔",并非真迹,应当小心。

  • 标签: 清代名人书札 启功先生 曾国藩全集 翁同龢 俞钟銮 点校
  • 简介:上海沦陷时期“工会”述评饶景英上海沦陷时期,国共两党领导的工运团体,均被迫转入地下,工人运动失去了一个公开合法的领导机关。日伪为控制上海工人运动、巩固其殖民统治,网罗了一批民族败类,先后组织几个全市性的"总工会",并控制了相当数量的基层工会,在当...

  • 标签: 上海特别市 职业工会 工人运动 总工会 沦陷时期 上海工运
  • 简介:通过对王阳明西湖养病进行考证,引出流传已久的所谓王阳明《西湖》诗碑问题,具体梳理三种拓本的流传过程,最后辨析《西湖》诗并非王阳明本人之作,推翻数百年来以为《西湖》诗碑就是王阳明真迹的误传。

  • 标签: 王阳明 《西湖》诗碑 辨伪
  • 简介:<正>1994年10月26日,上海《新民晚报》的“博闻”版摘登了《港台信息报》的汪精卫一首佚诗,说这首题为《自嘲》的“绝命诗”,出自汪精卫棺中的一册“手抄诗稿”。披露者虽未说明是何人手抄,但确定此诗是“汪死前所写,尚未披露”云云。此后,《蒋介石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一书中又出现了这一“史料”,唯情节与《港台信息报》所云大相径庭。该书称,这首“绝命诗”是从南京梅花山汪尸所穿的“马褂口袋中”发现的。这口袋里“除了陈璧君(汪之

  • 标签: 汪精卫 佚诗 “诗” 《自嘲》 陈璧君 《新民晚报》
  • 简介:<正>近年来朱熹佚文佚诗不断发现,然多未作真伪考辨,遂为人所用,流行于各种研究专著专文中,造成混乱.兹就余所见朱熹佚诗佚文而实为篇者,作一总考如下.《揭阳县志通讯》1985年创刊号载《朱熹在揭阳的一篇遗文》,称发现朱熹佚文一篇:

  • 标签: 朱嘉 淳安 佚文 朱熹 揭阳县 宗谱
  • 简介:胡应麟与古籍辨曾贻芬辨由来已久,班固《汉书艺文志》已取得成果累累,这以后仍不断有人涉足此事,但多是出于个人读书的需要,所以辨基本上还是零散的、无序的。直到南宋朱章从诸多辨实践中总结出两种辨方法,而且有意撰一部有关辨的专著,尽管这部专书未能...

  • 标签: 胡应麟 《鬻子》 子华子 伪书 《连山》 《直斋书录解题》
  • 简介:1938年10月下旬,汉口为日寇所陷,开始是由计国祯搞了一个卖国的临时组织治安维持会,后来就成立了武汉特别市政府(地址均在汉口南京路的武汉图书馆内).又因为武昌有何佩瑢等搞了一个湖北省政府,所以武汉特别市政府就改为汉口特别市政府,由张之洞的第十三个儿子张仁蠡为市长,这两个伪政府当时都是“独立”的,无上一级的政府管辖,实际上则是由他们的日本主子从中操纵.

  • 标签: 实业银行 储备银行 汉口 治安维持会 张之洞 中江
  • 简介: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 标签: 北大 红楼 北京大学 日伪统治时期 “民主” 西南联大
  • 简介:汪精卫政权在军事体制上,完全照搬蒋介石那一套,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汪精卫自兼委员长,周佛海和陈公博为副委员长;但汪精卫的委员长和蒋介石的委员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周佛海是一个文人,却醉心于执掌兵符。他虽然没有学过兵法战阵,自有独特的将兵之法,即依靠手中的财政大权,建立和收买自己的军队。因此,汪伪军事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周佛海手里。陈公博在1940年之初,从香港到上海参加汪精卫政府时,便想掌握兵权,他曾对周佛海说:“我别的职务随汪先生支配,但我讨一个政治训练部长来干。”陈公博的目的是以政治统治军事,伸手抢夺以政统军之权。周佛海何等精明,他在日记中说:“政治工作的目的,在强化军权,而非分散军权,

  • 标签: 周佛海 郑大章 蒋介石 汪精卫 军事委员会 李长江
  • 简介:1942年春天,汪精卫得意洋洋地乘坐他的“海鹣”号专机到苏州视察“清乡”,宣传部长林柏生为了采访新闻方便,要我陪同他乘汪的专机同赴苏州。汪精卫对伪军和民众集会的演讲,除了反复“大东亚战争”、“东亚共荣圈”一套卖国滥调以外,还有一些企图整顿区内军心民心的言词。

  • 标签: 国民运动 汪精卫 苏州 东亚 伪军 战争
  • 简介:<正>汪特工总部南京区(简称:南京区)成立于1939年9月,是继“76号”汪特工总部之后,伪政权最大的特务组织。在伪政权“还都”后,它是维系其统治的重要支柱。南京区先后以“警政部政治警察署”和“调查统计部政治警卫总署”等公开名义,作为其对外的掩护机构,1943年10月改为“军委会政治保卫局南京直属政治保卫分局”,1945年1月,又改为“军委会政治保卫总监部南京直属区”。直至日军投降。

  • 标签: 南京 外围组织 总部 保卫局 特工人员 警察
  • 简介:《名人传记》编辑部:从1996年起,我订阅《名人传记》已近二十年,时间证明了我对贵刊的喜爱。现对贵刊2013年上半月第4期《李安:心中卧虎》一文中的一个用词提点不同意见,也算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吧。文中柴静说:"会不会有人劝你说,你做艺术片很成功,但做商业片就差强人意,比如说《绿巨人》好像也没赚钱。"柴静这里讲的"差强人意"一词是不好的意思。其实"差强人意"一词并不是不能使人满意,而是尚能使人满意,是褒义词。

  • 标签: 柴静 《安徽日报》 名人传记 时间证明 商业片 使人
  • 简介:吕思勉在文献辨上有很多突出的成就,经、史、子三部都有涉及,而且有的有很详尽的辨别。本文就他辨别过的古籍,作一个简略的总结和梳理。他大部分的学术活动都在上世纪上半叶,因为时间的关系,有的辨结论可能有别于今天的结论,这里但存其说,以供参考。

  • 标签: 吕思勉 文献学 辨伪学 古籍
  • 简介:1938年10月25日,日本侵略军强占了汉口之后,这些刽子手们就在市内设置了一些特务机构和岗哨,用以残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及无辜的老百姓,并随时设岗布哨,检查和殴打行人,参与迫害中国人民的除日本的宪兵和警备队的兵丁外,还有认贼作父的汉奸特务、宪佐和警察.他们是中国人,干的却是为日寇效劳,替敌人来杀害和毒打自己同胞的罪恶勾当.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败类.

  • 标签: 汉口地区 日本侵略军 警察 少年儿童图书馆 特务机关 日本领事馆
  • 简介:颜延之(384—456),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在刘宋文坛,颜延之与谢灵运都以辞采闻名,并称“颜谢”。颜延之历任太子舍人、太子中舍人、员外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始安太守、永嘉太守、御史中丞、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光禄勋、太常等职。宋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刘劭弑宋文帝自立,以颜延之为光禄大夫,刘骏(宋孝武帝)即位後,以延之为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颜光禄”。

  • 标签: 颜延之 辨伪 辑佚 山东临沂 光禄大夫 中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