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高善必借助马克主义理论,重新界说历史,重建以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进展为主线的印度生活史、社会史。高善必对"神话即历史论"、轻信史诗又具种族和教派偏见的马宗达资产阶级历史观、缺乏事实基础和理论依凭的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缺少史实支撑的马克亚细亚模式,以及苏莱金、安东诺娃、丹吉的教条马克主义的评析,展示出其马克主义史学观之实事求是、追求历史真相的理论品质。高善必的马克主义史学观,是马克主义理论同印度社会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高善必的印度历史分期,不落俗套,未给奴隶制安置一个位置,但其论说印度不存在奴隶制阶段的方式,含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印迹。高善必把强迫劳役视为印度封建制度典型特征的做法,在印度史学界也引发了不同的看法。宗教和文化在高善必的历史解释观念中占有重要位置。

  • 标签: 高善必 印度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奴隶制 封建制
  • 简介:作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主义经济学家的许涤新先生,不仅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在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适逢许老仙逝30周年,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 标签: 许涤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
  • 简介:今年是德国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马克(1818-1883)诞辰200周年,世界许多地方举办相关展览、讲座、会议和出版图书等纪念活动。在这一特定时间点上,研究与传播马克及其思想,势必是今年思想界、学术界乃至文化界的一大焦点。而中国马克研究,自《资本论》首译、摘译、全译以来,一直深入且持续地呈现于中国近代百年时空之中。

  • 标签: 《资本论》 马克思 币制改革 中国 纪念活动 思想家
  • 简介:通过对汪篯经济史研究尽量系统的评述,将其研究置于新中国“十七年”史学的背景下做出分析,可知马克主义对汪篯的影响颇深,汪篯对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接受的.他是在自觉遵循陈寅恪倡导的“预流”取向,以自我改造的积极方式,实现对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信仰的传承和践行.

  • 标签: 汪篯 经济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 简介:徜徉在马克故居在马克诞辰200周年来临的时候,我得到一个机会,随'纪念马克诞辰200周年赴欧洲红色旅行团'造访马克的故乡,德国西部小城特里尔。去年,在十月革命100周年的时候。我曾经造访了圣彼得堡、莫斯科。今年,在马克诞辰200周年的时候,又能够

  • 标签: 公社社员 巴黎公社 探访马克思
  • 简介:2015年,应《传记文学》主编郝庆军先生之约,经雷达老师同意,我创作了《雷达传记》。惊闻恩师仙逝,万分沉痛,谨提炼此文纪念恩师雷达先生。1946年,雷达父亲因肺结核逝世,39岁的母亲为实现父亲魂归故土的遗愿,带着一双儿女扶柩还乡。3岁的雷达和母亲、姐姐迎风站在装着父亲灵柩的道基卡车上,从兰州过定西、华家岭、通渭,直到秦安,向南翻过一座高山,就到达雷达的家乡——新阳镇。那座山岩壁陡峭,常有人悬崖丧命。这段艰难的路,成为雷达一生的梦魇。“我陷身在满目荒凉的千山万壑中,夕阳西下,风过处,满山的草木悲鸣,我紧贴岩壁,脚下是仅容一只脚踏的窝窝印,稍一不慎,将会掉入万丈深涧。”这个场景在雷达梦中萦绕近70年,伴随着他走出孤独无助的童年,走向学校,走出甘肃,以作家、评论家的姿态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 标签: 中国文学精神 雷达 传记文学 肺结核 父亲 评论家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内外学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当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从'形成基础'、'历史方位'、'基本特征'、'理论内涵'、'时代价值'等几个维度展开系统性研究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自觉运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但是,进一步展望之,仍然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 标签: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述评
  • 简介:无论是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1917年都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里可以列举一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比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开设小说课程,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曲学,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蔡元培,与其有关的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一是他出版《石头记索隐》。这一年蔡元培四十九岁。

  • 标签: 中国现代学术史 《石头记索隐》 蔡元培 奠基者 标志性事件 个案
  • 简介:近40年来,清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史料发掘到专业领域拓展,从私人成果著述到国家学术集体工程,整体进入一种类似管理丛林的高水平状态.要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把握特定领域资料,或深耕细作、或另起炉灶,对于后人来说,都不可谓不是一种严肃的挑战.幸好,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乏榜样的力量.

  • 标签: 康乾盛世 问责 中国 研究成果 清史研究 专业领域
  • 简介:本月人物贾迈勒·卡舒吉,沙特记者福原爱,日本乒乓球运动员李咏,主持人梁莹,南京大学教授金庸,作家李希凡,学者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陈晓卿,纪录片导演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卡舒吉10月20日,据沙特国家通讯社报道,沙特检察机关对记者卡舒吉失踪案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卡舒吉已经死亡。这标志着,广受国际舆论关注的沙特记者卡舒吉失踪案取得重要进展。10月2日,沙特记者卡舒吉进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办理与结婚相关的事宜。

  • 标签: 李希凡 土耳其 武侠小说 福原爱 武侠文学 袁隆平
  • 简介:退难在何处?为人难,做官难,归去难,人生何处不为难!汤退是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举进士,以右从政郎授建州政和县县令,后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出任秘书省正字,从此,进入中央首脑机关,参与朝政,历任多职,按照《宋史·汤退传》的说法是:"登郎曹(尚书省各部郎官),贰中秘(中书省秘书省合称),秉史笔(修史)。"

  • 标签: 汤思退 副宰相
  • 简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以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为基础和开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并确立起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内在逻辑发展的最高成就。"中华民族"作为现代民族符号与中国既有疆域相对应,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也就获得了确定性的内涵和稳定的边界,这一民族符号符合中国社会整体利益,获得广泛认同,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和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如何利用这一符号阐发其凝聚民族力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主张,修正和限制民族主义的内在缺陷,指引和塑造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成为当代中国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

  • 标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形塑与修正
  • 简介:一1998年,扎西次仁19岁,赶了几天的车,风尘仆仆抵达拉萨。“拉萨不大。或者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对于藏南偏远小山村的孩子,拉萨是童年最向往的地方。村里的长辈积攒半辈子,然后去拉萨朝拜,所见所闻是下半辈子可以炫耀的谈资。

  • 标签: 奋斗 1998年 拉萨 朝拜
  • 简介:屠岸(1923年11月23日-2017年12月16日),本名蒋璧厚,笔名叔牟,江苏常州人。中国著名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编辑家、出版家。曾先后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干部,华东地区文化部副科长,《戏剧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副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等。主要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诗爱的自白——屠岸的散文和散文诗》《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诗

  • 标签: 屠岸永远 永远诗 诗爱
  • 简介:3月31日傍晚,得知雷达先生离世。茫然间不知所措,我所熟悉的那位精力充沛、热情饱满、眼光犀利的雷达走了吗?确认了,雷达确实离开了我们,观测文学的雷达关闭了。痛定思痛,回忆起20余年与雷达先生的交往。我与雷达先生是学长学妹关系,也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既让我觉得他亲切,又让我怀着永远的敬意。从大学毕业之初阅读雷达的文学评论,到20世纪90年代在兰州大学相识,再到1998年我到南开大学任教之后,认识近30年,我以为,结识了这样一位校友师长,是人生一大幸事。

  • 标签: 新时期文学 雷达 观测 20世纪90年代 1998年 师生关系
  • 简介:社会主义新方志要加强对组织机构内容的编纂,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高度,将组织机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记述。在组织机构中要全面系统记述好组织机构沿革,要紧紧围绕第二轮续志所记述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时代性,将组织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用体现出来。要记述好历次机构改革,做到纵不断以改革促发展的主线,横不缺每一次机构改革的特点和成效。要将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完善、定型的必然过程的内在逻辑规律记述清楚,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达到"修志问道"的目的,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治国理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智慧告诉给世人,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标签: 地方志 机构 改革 制度自信
  • 简介:人口多达13亿的当代中国的对外政策有其压倒性的国内功能。事实上,完全可以从悠久的古老中国主流传统、特别是"对外政策文化"主流传统中,找到这一点的颇大部分渊源。在中国的悠久政治经验内,有一种哲理性和现实感兼备的、集中致力于中国自身稳定和繁荣的"战略保守主义"。它完全契合从族裔/文化差异和地缘距离出发的、关于华夏与"蛮夷"之间的哲理关系的儒家意识形态,同时非常注重对外目标的适切。]~(relevancy)、可用能力的限度和尽可能最合算的成本效益。这在新的当代历史条件下多少被有机地承继下来,大有利于中国的非常突出的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成就,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的关于对外政策的审慎的战略文化。

  • 标签: 保守主义 淮南王 罽宾国 贾捐之
  • 简介:中国当代文学塑造的人物长廊中,'乔厂长'——乔光朴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人物之一。1979年,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人民文学》当年第7期上发表。一时间,小说中这位主动要求到濒临破产的重型电机厂担任厂长、并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的乔光朴厂长,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蒋子龙回忆说,当时甚至'有人贴出大标语欢迎我的‘乔厂长’到他们那里去‘上任’'。

  • 标签: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张玉田 天津重型机器厂 乔光朴 《机电局长的一天》
  • 简介:2017年11月8日至15日,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系列讲座邀请法国著名思想家、巴黎第十大学的阿兰·迦耶(AlainCaillé)教授担任主讲。在连续举办的四场讲座中,迦耶阐述了他的共生主义(convivialism)思想。讲座在北京大学静园二号208会议室举办,具体包括《从马塞尔·莫斯到"社会科学中的反功利主义运动"与共生主义》(11月8日),《礼物范式:解析、应用和拓展》(11月11日),《迈向更广泛的社会科学》(11月14日)及《共生主义:迈向多元——普世主义视野下的文明政治》(11月15日),分别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铭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艺术学院李洋、外语学院董强诸教授主持。在首场讲座的开场白中,王铭铭教授指出,迦耶教授创刊并主编的《莫斯评论》,对社会科学的反思性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迦耶所推崇的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1872—1950)学术,在中国也长期得到学界的关注。杨堃、凌纯声等先生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赴巴黎留学,直接接触了莫斯;社会学派领袖吴文藻则在对法国学派社会学加以述评时提及莫斯的建树。而上世纪90年代,法国年鉴学派社会学著述由渠敬东、汲喆等学者系统译介到中国,其中包括了莫斯的《礼物》。此后,人类学界也系统翻译了莫斯的《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和功能》《论技艺,技术学与文明》等重要作品。但国内学界对于社会科学面临的严重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问题,对于莫斯提供的替代性思路,都重视不够。迦耶教授早已指出:"莫斯通过礼物研究揭示了,社会行动不仅仅像理性行动理论强调的那样,由个人和理性自利形成,它同样有赖于同情的根本逻辑。"这一解释,特别重要。在第二场讲座的开场白中,渠敬东教授也强调了迦耶教授讲座的特殊价值。他指出,马�

  • 标签: 社会科学 功利主义 共生主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简介:《过客》里那个黑衣人倔强、黑须、乱发的样子,令人无法不注意到其与鲁迅外形的高度相似。这个疲惫干涸的过客,需要经由老者和女孩的转译才能呈现出自己的思维特征和情绪状态,从他对于老者劝告的拒绝和对于女孩好意的诅咒中,一个去意已决、完全放逐自我的孤独形象逐渐清晰起来。与此同时,鲁迅思想里的“过客”意识也浮现了出来。作为曾奋发于“五四”的知识,鲁迅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前后所写的大部分文字,泛着跌落和受伤的隐约淤色,并常伴有困惑和彷徨。在疑忌的顶点,他选择的“我只得走”,但这不是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而是“还是走好罢”的“过客”意识。本文通过挖掘“过客”意识,来完成其与同时期困顿的鲁迅之精神同构。

  • 标签: 鲁迅 过客 孤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