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爱国老人韩国,一生道德文章为国人所景仰。抗战期间,陈毅在苏北时与交,情谊深厚,堪称知己。其言行极为陈所称道。而今乡人国人提起此老,亦怀念不止。我对韩老也是钦敬有加的。约在1923年的某日,我早晨正上小学时,途经夫子庙,适逢有大出丧过,驻足观焉。人说是韩国夫人出殡,当时韩正任江苏省省长,丧仪极为隆重,亲友僚属执绋灵前者多人,韩着丧服细麻衣步行于灵柩大罩前,路人围观,盛称夫人福气不小。

  • 标签: 韩国 道德文章 抗战期间 夫子庙 江苏省 老人
  • 简介:冯玉祥与李烈都是民国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陆军上将。冯玉祥举行的“五原誓师”、“北京政变”与李烈举行的“湖口起兵”打响讨袁第一枪、参加护国之役出兵两广,都是震撼神州的壮举,近代史上留下了美名。他们都以忠诚捍卫孙中山的主义与事业为职志,后半生都以追求政……

  • 标签: 民国时期 军事家 "三民主义" 冯玉祥 李烈钧
  • 简介:<正>震(1857—1920),是清末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满洲镶红旗人,姓瓜尔佳氏,字在廷(载亭、在亭),号涉江道人。辛亥革命后改姓名为唐晏,字元素。据震自著的《天咫偶闻》记载,他祖上在天命二年(1617年)归后金(清),以“二等侍卫事太祖,太宗”开始,至他名下已传了十二世,且由武入文,世世簪缨。震出生故居——北京东城总捕胡同宅院,后来相继成为当时大学土恩承及李鸿章的宅笫。

  • 标签: 满族 县令 京师 八旗 满洲 子弟书
  • 简介:推开他的门也许是现代生活必然产生的精神压力,许多画家和文人一样,试图从题材选择以及精神落脚点离开都市氛围。远离水泥丛林,这是一种良愿,无所谓积极或者消极。倒是陈德有些例外,他无"远方即故土"一类的乡愁,反而处处流露"都市是家园"的心迹,那不是故作姿态,只是如实而已。1936年出生在上海的他,工作、生活都没离开上海,画室也设在上海,又画了不少都市主题的油画。

  • 标签: 心光 自性 题材选择 印象主义 塞尚 林风眠
  • 简介:吴子1948年生于江西丰城,籍贯安徽庐江。自学成才,作品质朴浑厚,笔墨凝重,浓淡相宜,讲究章法,画路广。传统功力深厚,坚持艺术创新走自己的路。无论人物、山水,画面静雅,高古,意境深远,气势弘大。佛像画显示了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和崇高的艺术品位,受到美术界的称赞和好评。作品在全国报刊上发表和国内外参展,并被毛泽东纪念堂、

  • 标签: 罗汉 伏虎 画作 1948年 自学成才 传统功力
  • 简介:<正>韩国一生,从晚清到民国,虽遇政治腐败,世乱日亟,但能出污泥而不染.为官,官声素著;归林,乡里称颂.从慈禧太后到共产党,异代各方,咸为嘉许,殊属难得.本文主要记述他在清末、民国时期为官的廉能.韩国,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1857年生于江苏海安县海安镇.早年困厄,父母早丧,由“在室守贞”的二姑母抚养成人.1877年考取秀才.1879年中举人.此后,四次会试均落第,1889年依例应大挑,得一等,即以知县分发东河,前往开封,复经河道总督甄别,改分河南归地方候补.先后奉激檄镇平、祥符、武陟、永城、濬县知县.1902年,奉旨以道员归河南补办,遂返开封充河北矿务局总办、交涉局会办.1903年,又奉派总办河北蚕桑实业中学堂.1905年,辞差赴

  • 标签: 紫石 袁世凯 韩国 民国时期 江浙战争 福公司
  • 简介: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日俭与勤;安家两字,日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败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

  • 标签: 故事 家教 家训
  • 简介:蒋介石掌握中央政权后,他的“钱袋”一直是其姻亲掌管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等财经要职,非宋即孔,别人无法问津。周佛海曾抱怨蒋介石未以“国士”待他,就是因为周被谋财政金融要职而不可得之故。然而,1945年后,俞鸿钩却数度出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有时单挑,有时兼任。1946年,宋子文任行政院长。宋以财经里手自居,打算自兼财政部长,任命老部下贝淞荪为中央银行总裁,以便财政金融一把抓。可是蒋介石坚持不许宋兼掌财政,决定让俞鸿留任,以对宋进行牵制。1948年底,孙科内阁上台,徐堪任财政部长,时俞鸿为中央银行总裁。孙科因俞不买他的账,决定免去俞的中央银行总裁职务,由徐堪兼任。徐收集了中央银行的库

  • 标签: 蒋介石 中央银行 币制改革 金圆券 财政部长 国民党
  • 简介:的发展需要构建一种更为开放、更具活力的艺术创新系统,以新的艺术语言和观念做后盾,赋予唐新的生命力和艺术动力,使其寓意性、表达性、装饰性更具时代特征,使唐这一古老的技艺破茧而出,在艺术的天空翱翔不止。

  • 标签: 唐钧 烧成 流变
  • 简介:刘国(1887~1978年),小名金生,1887年生于靖江县生祠镇。幼年家境尚可,后其父因科举不第而精神失常,为了生计,其母不得已到大户人家帮佣,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精神支撑起了一个行将倾覆的家。

  • 标签: 刘国钧 中国 生平 纺织工业 创业道路
  • 简介:<正>余大教授,男,1936年生,浙江宁波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3年进入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85年调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教,1999年退休,2006年4月18日因病去世。余大教授通晓俄、英、日等多种外语,长期从事蒙元史和北方民族史的资料翻译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此,我们整理了余大教授历年来公开发表的译著和论著目录,以表怀念,并供学术界参考。时间仓促,容有遗漏,日后再行补充、修正。

  • 标签: 古史研究 大学历史系 历史学系 大钧 东方学研究所 民族史
  • 简介:众所周知,跃登于民国政坛的顾维(1888-1985),是一位资深望重的外交家。因此,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他无疑又是大家公认的富翁,但顾维1948年12月31日的日记里,却有一段颇堪玩味的文字:“至于说我的财产总额,过去三十年来,在欧洲、美国和中国都认为我是个富翁。不过假如我把实情告诉他们,他们定然感到吃惊和失望,因此我不想破灭他们的幻想。”在此显然有了一份难以启齿的苦涩。事实到底怎样呢?       一说到顾维的家族产业,当从乃父顾溶的经商发家叙起。始自19世纪60年代,因遭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作为嘉定城里仕宦首户的顾家,由本来富裕的家境,转眼间变成家破人亡的落难户。因世道变乱而家

  • 标签: 顾维钧 外交家 农垦企业 国民政府 玉门油矿 袁世凯
  • 简介:1928年张作霖政府倒台后,顾维的外交生涯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为躲避南京国民政府的通缉,他离国前往欧洲小住。1929年初,他应张学良之邀回国。刚到沈阳,张学良就送来了请他担任高级顾问的聘书,但顾维婉言谢绝了。不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常常向张学良表明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实际上成了张学良的外交高参。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顾维重新登上民国外交的舞台。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顾维正住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自己的家中。9月19日凌晨6点钟,与幕僚讨论了一整夜,但仍苦无对策的张学良给他来电话,请他立即去商谈重要事情。在了解事变情况后,顾维向张学良提出两项建议:第一,立刻电告南京,要求国民政府向国际联

  • 标签: 顾维钧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锦州中立区计划 日本
  • 简介:<正>尽管近年来翻译理论研究呈繁荣兴旺景象,各种著作相应问世,如《文学翻译原理》、《现代翻译理论》、《西方翻译简史》等,但大多数是对翻译活动的过程及与其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而对翻译活动的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个空白。直到今天,许的《文

  • 标签: 文学翻译批评 翻译活动 理论批评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过程 现代翻译理论
  • 简介:沈氏家族在明末为躲避倭寇之乱,迁居嘉兴。降至沈儒曾祖沈濂时,已累七世。因其祖父沈玮宝任苏州府知府,故举家迁至苏州,沈儒于1875年出生在苏州。25岁时,即1900年因父亲沈瀚病故,家道衰落,经济拮据,才离开苏州到陕西西安,投奔四叔沈卫,做了一名西安三原学署的见习文书。

  • 标签: 沈钧儒 迁居 倭寇 苏州 祖父 明末
  • 简介:(贾植芳,以下简称"贾",胡守以下简称"胡")胡:上一次我们谈了鲁迅,后来人们认为谈得很有意思。我们这次就来谈谈胡风吧!胡风是鲁迅的学生,对吧?贾:应该是的。胡:应该说鲁迅的精神胡风继承得比较多。当然,胡风是远不及鲁迅的,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胡风不及鲁迅处贾:鲁迅精神头一条就是坚持独立人格,第二条就是坚持对于现实的批判态度,生活得很清醒。但另一方面,我也跟胡

  • 标签: 胡守钧谈 谈胡风 贾植芳胡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