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常香玉,在中国大地响彻半个多世纪的名字,她不仅是一位德艺双馨、妇孺皆知的戏剧艺术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艺人。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常香玉与她领导的香玉剧社为朝鲜战场义演募捐“香玉剧社”号飞机的爱国义举,震撼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引起了中国大地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洪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之际,笔者有幸在郑州采访了77岁高龄的常香玉,她讲述了50年代义演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的故事。“俺要为朝鲜战场捐一架飞机”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为了巩固亚洲资本主义阵营,把扩张魔爪伸向朝鲜半岛,并于当年10月轰炸中朝边界鸭绿江畔,把战火

  • 标签: 香玉 叶剑英 抗美援朝战争 战斗机 中共中央 毛泽东
  • 简介:中国回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史。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斗争活动的成因主要有三种:即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属性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两种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理想的追求与对立,以及二者在文化观方面的狭隘性。了解文化因素在历史上回族战斗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的民族文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回族 儒家 伊斯兰教 文化
  • 简介: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在台湾遇害,同时被台湾国民党当局杀害的还有女共产党员朱枫、吴石的好友陈宝仓中将、吴石的亲信聂曦上校。此案震动台岛,美欧媒体多有报道。在中国大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时期来知道此事的人很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境外信息的涌入,坊间有关传闻渐多,报刊上介绍吴石的文章也偶有所见。由于信息不畅,难免有些猜测、舛误。岁月倏忽,我也已耄耋之年,作为与吴石有两代深交的当事人,谨述所知,以志纪念。

  • 标签: 中国大陆 台湾省 所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战斗 共产党员
  • 简介: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越过娄山关,一渡赤水,拟于川南横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因蒋介石急调40万大军封锁长江,毛泽东遂当机立断,率军回师贵州,二渡赤水,重占娄山关。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接受了夺取娄山关这一决定红军命运的艰巨任务。于2月18日率所部二渡赤水,奇袭娄山关。经过5次激战,打垮娄山关守敌。次日,他又带领红军英勇地打退了敌人6次集团冲锋,守住

  • 标签: 娄山关 中央红军 彭雪枫 遵义城 马蹄声 喇叭声
  • 简介: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线基本形成。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改编命令,红军各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全军整编换装后即刻开赴抗日前线。9月3日,八路军总部与一二○师主力分别由陕西泾阳县云阳镇和富平县庄里镇出发,东渡黄河来到晋西北抗日前线,一面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一面开展对日寇的山地游击

  • 标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主根据地 八路军总部 战斗 怀念 中国共产党
  • 简介:1948年秋到1950年复这一段时间里,我先后在江汉第二分区任地委委员、荆州专署副专员兼水利局长之职,同时在鄂中——荆州两地任支前司令和两地革命干校校长。从1948年12月开始,两星期内淮海、平津战场表面相当平稳,而江汉战场却异常紧张。白崇措按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妄想乘这两星期平静之,以主力三个兵团和地方反动武装,大举清剿我江汉军区,然后再援救淮海。一时国民党军以大洪山为其进攻的重点目标,同时积极寻找我主力,企图歼灭而后快。但事与愿违,其阴谋未能得逞。以后,敌人又投入更大的兵力反复进行更大的清剿与扫荡,采用分进合击、日夜不停的战术,妄图斩尽杀绝我江汉军民,他们还惨无人道地实行“三光”政策,实行

  • 标签: 蒋介石 战略部署 江汉地区 1948年 两星期 政治诱降
  • 简介:董必武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前夕,以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新华日报》董事、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分,率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部分工作人员来到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同周恩来一起参与同国民党谈判,领导国统区中共组织活动,指导《新华日报》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和广大人民抗日

  • 标签: 董必武 战斗生涯 国民党顽固派 重庆 国民参政会 参政员
  • 简介:1949年3月18日,军港葫芦岛沉浸在金黄色的晚霞中。忽然传来了飞机嗡嗡的轰隆声,顷刻间,甲板上有人叫喊:“飞机!”随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架敌双引擎运输正沿着海岸飞来。

  • 标签: “重庆”号巡洋舰 葫芦岛 反空袭战斗 邓兆祥
  • 简介:抗日战争期间,我们的父亲刘秀峰曾于1940年至1943年出任过中共祁县县委副书记、祁县抗日县政府县长兼独立营营长。我们之所以追溯这段历史,是因为父亲在晚年曾作过25首祁县抗日斗争回忆诗篇。这些诗篇是在祁县党史办请求他回顾烽火年代浴血奋战的历史时,他选用诗的表现形式重新展开这一幕壮丽画面的。父亲逝世后,我们从他的诗篇中找到一些线索,后又通过拜访当时的一些老同志以及从报纸上收集到的一些怀念文章,

  • 标签: 祁县 父亲 抗日战争期间 生活 战斗 县委副书记
  • 简介:我叫黄胜时,1919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祖籍山东省单县黄集,现退休住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东大街64号。我少年时家境贫寒,父母双亡。1933年秋因生活所迫,投军于冯玉祥部队,驻防在张家口万全县。1934年迁北平南苑12营房。1937年春又移防于卢沟桥,编在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三营九连三排九班当战士。我们的着装是灰制服,左兜上方有一长方形布块,从印有黑、蓝、黄、红的边及中间的三角符号上,可看出每个士兵、军官的阶级。灰帽子,帽徽处上下缀着两个黑扣。黑布鞋和黑袜子,灰绑腿带在小腿外侧打成三个“人”字

  • 标签: 卢沟桥 长方形布 三角符号 冯玉祥 二十九军 家境贫寒
  • 简介:释契嵩(1007—1072),北宋著名禅僧,俗姓李,字仲灵,赐号“明教大师”,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有《镡津文集》以及《辅教编》、《传法正宗记》等著作传世。其《辅教编》、《传法正宗记》在嘉裙七年(1062)获仁宗赐人大藏,当时“天下名山节镇,各付一本”。其诗文集《镡津文集》在绍兴四年(1134)经释怀悟辑录成书后,也日益受到重视,元代沙门屡为之锓板,至明代万历年间又被续入《明北藏》。

  • 标签: 图书馆藏 成书 残本 国家 诗文集 万历年间
  • 简介:杨介人(1899~1936),字廉泉,曾用名介臣,沁阳市崇义镇崇义村人,系中共早期党员。介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祖父、父亲曾经营药材,全家主要靠行医、种地度日。他先在本村读私塾,后到武陟县木栾店商业学堂读书,立志发奋求学,科学救国。在商业学堂读书时认为“臣不为国为民何为臣乎?”于是更名介臣为介人,以表鸿鹄之志。1919年12月,在“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为寻求救国真理,杨介人毅然离开家乡,远离祖国,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期间,他刻苦攻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经常参加工人运动,不断同勤工俭学的同学在一起争论问题,商讨救国大计。从学习和斗争的实

  • 标签: 马列主义 杨介 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 “五卅”运动 科学救国
  • 简介:阳翰笙(1902-1993),原名欧阳本义,1924年秋入上海大学,更名欧阳继修;1933年取笔名阳翰笙,四川宜宾高县罗场人。1917年,15岁的阳翰笙走出家门到宜宾、成都、北京、上海求学,得吴玉章、王右木、陈毅等指导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洪流中,阳翰笙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教官,参与南昌起义,任师党代表、起义军

  • 标签: 国统区纪实 战斗国统区 阳翰笙战斗
  • 简介:彭青云,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一位英雄;解放战争时,作战神勇,战功卓著,荣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8月1日,作为王震司令员率领新疆部队进军西藏阿里的第一支先头小分队——“英雄先遣连”的哥《连长,闯开解放西藏北线之路的先驱。英名永铸;20世纪60年代初,又带领指战员在西北边陲的荒漠之中,创建了“战士之家”——乌尔禾兵站;

  • 标签: 战斗英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轶事 解放西藏 1950年 解放战争
  • 简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农民革命.席卷中国18省,坚持斗争14年。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其余部高举太平天国旗帜,继续与清王朝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主要活动在粤东地区的康王汪海洋部,就是太平军余部的重要一支。

  • 标签: 粤东地区 太平军 太平天国战争 战斗 中国历史 农民革命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地雷》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印象深刻的红色记忆。地雷作为抗日战争中民兵作战的重要防御武器之一,在反"扫荡"战争中得以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地雷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地雷在抗日战场中地位如何,尚存不少争议。本文以电影《地雷》的故事发生地海阳县为案例,对地雷做一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客观评价地雷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地雷战 抗日战争 60年代 红色记忆 防御武器 抗日战场
  • 简介:抗战初期,1938年7月,日军攻陷赣北重镇九江后,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后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发动了对避暑胜地庐山的进攻。庐山保卫随即展开。庐山保卫参战部队是当时国民政府江西保安部队第三团和第十一团近3000名官兵,他们孤军奋战防守庐山的壮举传遍全国。一1938年5月25日清晨,日军对九江城发起猛烈进攻,国民党将领胡家位带领两保安团官兵与敌军在九江城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至26日下午,当薛岳、张发奎两大兵团撤到安全地区时,他们才向庐山撤退。随后九江沦陷,28日两保安团退守庐山。当时的庐山处于无政府状态。庐山管理局和警察局等行政机构,已撤至南昌,九江及周边各地的三四万难民云集于此,无人过问,而且战事极为紧张,需要统一指挥。这时,杨遇春将军正由汉口到第三区去,他是江西瑞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擅长游击

  • 标签: 保卫战 庐山 侵华日军 保安部队 国民党将领 无政府状态
  • 简介:一、灾情及抢救概况1963年8月3日至9日,赵县境内一周连续普降大雨和暴雨,雨量达488.9毫米,加之上游山洪暴发,水势太猛,致使境内的洨河、沙河、汪洋沟和东部渠道等普遍漫溢决口,全县28个公社、297个生产队,均遭

  • 标签: 赵县 特大洪水 抗洪抢险 漫溢决口 支部书记 山洪暴发
  • 简介:1944年,我军取得抗日战争节节胜利情势下,日寇还在作垂死挣扎。他们不仅到处杀人放火,强征粮食、棉花,抓青壮年去日本当劳工,还抢走中国老百姓的耕牛。于是,八路军与日寇在东平县展开了一场罕见的“夺牛”。

  • 标签: 耕牛 抗日战争 青壮年 老百姓 东平县 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