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有位电影美学家说过,“从风格作为艺术形式的一般特征的角度来看,甚至把各种风格折衷地混合起来也能成为一种风格。”孕育于特殊人文一地域背景下的“海派”电影,正是这样一种在兼容并蓄中抽象出个性的辉煌一时的混合物。上海地处环太平洋中心,是中国开埠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又是一个缺乏自身传统文化根基的“移民型”都市。从19世纪中叶起,它便形成了各地各色人群杂处、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现代文明与守旧观念并存的文化氛围。与此相呼应,“海派”电影一开始就具有了开放进取而讲究实惠,善于吐故纳新又常浅尝辄止等正反两特性。在我看来,“海派”的美学特色大抵表现为开拓性、功利性、随俗性三个方面——

  • 标签: 海派 电影美学 上海电影 风格 三个方面 中西文化交融
  • 简介:我自幼喜爱戏曲艺术,喜爱它们那种荡气回肠的吟唱;喜爱它们那种"四个龙套是千军,走台一圈行万里"的虚拟性;喜爱听到观众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声。机缘巧合,从2004年进入赣州市文艺学校,潜心学习了三年,于2007年参加工作,迄今已经有十余年的从艺生涯。这些年,跟随剧团辗转城乡,氍毹实践,成败得失,了

  • 标签: 三重 赞叹声 河东狮 机缘巧合 理性认知 创作特色
  • 简介:"《武训传》是一部政治意义大于艺术价值的电影,它的‘坏’和‘好’都在政治风暴中被夸大了,影迷的跟风只是追寻新奇的泡沫,《武训传》远没有那么恶毒和居心叵测,它也并非所谓的影史经典,它只是一部极为普通的电影而已"。这是一位网友对《武训传》的评价。"《武训传》最初的故事来源于《武训先生画传》。这本144页、1938年出版,由国民党陆军中将段承泽撰文、画家孙之儁绘制的"寓教于乐的兴学传奇。"

  • 标签: 武训 电影剧本 赵丹 修改意见 新中国 中国电影
  • 简介:近期,不论是电视、电影、话剧、还是小说,报告文学,反映“抗腐败”题材的作品可谓日趋火热。《反腐狂飘》、《警魂》、《法律在呼唤》,《侵蚀政权的蛀虫》等均受到广大观众与读者的青睐。据笔者所知,目前仅以《苍天在上》为题者即有三家。首家当属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陆天明编写的长篇小说《苍天在上》和17集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已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专家、评论家们一致认为,此作于反腐败大潮中可称得是勇敢、有突破,且达到了一定高度和深度。

  • 标签: 三重唱 “反腐败” 《苍天在上》 陆天明 报告文学 中国电视剧
  • 简介:一、音准和节奏问题在重奏中,演奏员对每一个乐音和音程都必须重新加以理解和深入体会,并听出它们在每个地方的表现作用。首先,在重奏中不能追求单一的乐律,作品旋律结构的调性特点乃是演奏音准的原则。同时它也规定了对乐律的选择。再就是必须研究一些完整的音乐段落,如某乐段、乐句等。在训练音准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随时倾听合作者们的演奏,努力倾听音乐的每一个进行,并使自己的音准适应合奏的总的音响。同时采取各种互相检查的形式,必须掌握所有重奏分谱的调性结构,必须听出自己的声部同其它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奏者必须用听觉在心里把所有备声部的声音综合起来,以便把它们作为整体来听。并根据主要声部来校正音准。任何一个和弦的音准都必须同它的乐句的主要因素的调性关系相适应。总的来说,重奏音准训练的全部过程都服从于音乐艺术表现原则。

  • 标签: 弦乐四重奏 演奏法 音准训练 音乐艺术 调性结构 节奏问题
  • 简介:三宅喜:电视剧导演出身,今年春季大热的《我的恐怖妻子》便由其执导,三度执导有川浩的作品(《阪急电车》《雨树之国》与剧集《县厅招待课》)。讨论作品:《阪急电车》(2011),有川浩小说电影化的首部作品,描绘全程15分钟的电车上平凡人的离合悲欢。冈田惠和改编剧本,中谷美纪、户田惠梨香、宫本信子主演。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看起来似乎都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但这也刚好构成了这部作品的特点。

  • 标签: 电车 改编剧本 电影化 作品 电视剧 故事性
  • 简介:2015年2月13日上映的R级《格雷的五十道阴影/五十度灰》(FiftyShadesofGrey)给2015年的情人节加重了一笔暧昧的色彩。影片改编自英国女性作家EL·詹姆丝所写的同名小说,由女导演萨姆·泰勒·伍德执导,杰米·道南、达科塔·约翰逊联合主演,环球影业出品。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报》报道,在美国上映3天就打破了总统日和情人节周末的票房纪录,成功吸金81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

  • 标签: 科塔 环球影业 美国电影 女导演 每日新闻报 同名小说
  • 简介:本文以近年涌现出的代表性微电影作品,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中国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为例证,对其作为新兴媒介在自我定位与认同上的模糊、发展路径上的多元选择、以及审美风格上的杂糅性质,做了较为全面的厘清与评估;阐释了微电影建立在剧情和纪实两种叙事特征上的,“拟在场性”的表现主义纪实美学;辨析了存在于微电影内部的,关于“真实”、“客观”涵义的多重理解方式,以及“表演”和“再现”之间的微妙平衡;进而发掘出微电影横跨“主流”和“边缘”、以民间立场和视觉承担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的价值潜能,指明了其从“作业”走向“作品”的理想发展路径。

  • 标签: 微电影 杂糅 表现主义 纪实 客观 价值伦理
  • 简介:《后会无期》被认为是一部充满文青情怀的影片,但深入文本会发现,这部影片其实是“反文青”的,在理想和现实两个方面,韩寒都对文青情怀进行了彻底“解构”.而这种解构也显示了韩寒在思想上向主流的回归.

  • 标签: 《后会无期》 文青情怀 解构 回归主流
  • 简介:四月,电影频道将以“青春”之名,强力集结一批新锐导演、演员的新作佳片,推出“青春影响力”系列展播,3月31日起,一连4周28天,4大主题28部影片,每天20:15时段播出一部。暌违荧屏几年的“月度巨献”将再度推出,《北京爱情故事》做为重磅影片登场4月“月度巨献”,全月分别在11:30、15:30、18:30等多时段多次轮播,看青春岁月的浪漫爱情“月度巨献”、“六点半影院”、“少儿影院”等全新播出板块整装待发,用活力与激情装点四月荧屏。

  • 标签: 电影频道 青春 爱情故事 浪漫爱情 影响力 影片
  • 简介:男生四唱"幸福就在梦想里"2014年11月刚刚在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中获得了金奖。作为一名基层文化馆的词曲作者,回想创作过程,我深深感受到,选对一个好角度找准一个好题材写出一部好作品,不下一番苦功不花一些代价不费一阵周折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首作品从策划创意到成功获奖可谓"十月怀胎",我与几位合作者经历了讨论酝酿、写词谱曲、改稿研讨、训练磨合、困惑徘徊、专家辅导、领导审听、盐城复赛、苏州决赛、二换演员、三改场地、四易曲谱等等,其中的周折感慨难以言表,要说获奖体会.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与同仁共享。

  • 标签: 男声四重唱 工程奖 词曲作者 十月怀胎 创作谈 创作过程
  • 简介:应当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热潮已造就了“形势一片大好”。但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繁荣”的谈话节目却难以令人满意:新闻类有的角度单一,深度不够,艺术类往往自娱自乐,缺少深刻,而日常生活类虽然具有先天的“观众缘”,却因对《实话实说》这一名牌节目的仿效,越来越使这一节目类型泛化,形成模式,也使《实话实说》陷入尴尬境地。因此,电视谈话节目,尤其是生活类谈话节目在默默期待着突破与改造。

  • 标签: 谈话节目 节目模式 电视事业 《夫妻剧场》 节目类型 北京电视台
  • 简介:电影观众作为视觉构型中的主体既是对西方主体哲学发展历程的凝缩,同时又有着对主体运作机制的精准提炼。随着景观社会的全面来临,技术与资本的合谋使主体问题被愈加微妙地遮蔽起来。当下流行的弹幕现象凭借对传统观看形式的颠覆,为重建观众主体身份带来了可能,而寄生于弹幕中的媒介诱惑、社交膨胀及自我规训,却注定重建之路将走向失落。但正是这种失落提醒我们:或许不应再继续纠结于如何为主体一辩,而是要重新定义主体本身。

  • 标签: 西方主体哲学 视觉文化 电影观众 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