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在低碳艺术体系中,我们习惯于把典型的低碳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真实分为两大类,即形式真实与内容真实。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所传达的更多的是一种偏向于再现性的感官型自由情感,后者则是更侧重于表现性的陶冶型自由情感的发挥。

  • 标签: 艺术体系 文本构成 低碳 《鸟人》 自由情感 艺术真实
  • 简介:当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是日新月异、多姿多彩的生活,每个人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纪录片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把镜头对准各种人物和事件,每一个事件都成为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情节,于是情节的链条必然贯穿于纪录片的始终。

  • 标签: 纪录片 情节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个人 事件
  • 简介:一、中国电影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2010年《文化蓝皮书》指出,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大约8000亿元人民币。电影市场成为文化消费新亮点。蓝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生产电影456部,居印度、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位。其中,去年在国内发行放映的新片超过200部,是近年来新片上市最多的年份。

  • 标签: 中国电影 产量位居 位居世界
  • 简介:<正>三、让光影和构图说话(续)画面构图也是电影中有力的造型元素之一,它是以镜距、角度、光影的分布、物象的安排调度这些手段来取得的,现在我们逐步来接触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电影是通过连续运动的不同的空间画幅来表现的。由摄影机与对象之间不同距离所形成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些画幅(也就是镜头),在表现上各有其专司的、不能相互代替的职务。有的注重展示空间环境,有的注重表现人物间的关系,有的注重描写局部细节。这些“景”的

  • 标签: 画面构图 彩色片 镜头 色彩 电影艺术 影片
  • 简介:<正>2013年3月在全国上映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了未婚单身母亲文佳佳(汤唯饰演)只身去美国西雅图生子并和落魄华人移民司机Frank(吴秀波饰演)相识相爱的过程。这部电影因题材涉及赴美生子、小三、吃软饭等话题从上映后迅速在国内各大影院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上映一个多

  • 标签: 华人移民 吴秀 单身母亲 票房成绩 二三线城市 旅游签证
  • 简介:大约二十年前,电影理论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电影理论关注的主要是两个问题,即“定位”和“处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心理分析方法都对电影如何定位观众以及如何定义观众的主观性颇感兴趣。同时,认知电影理论反对“观众是消极的、被建构的”这一观点,

  • 标签: 电影理论 观众 身体 代理 幻象 经验
  • 简介:当前,在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无孔不入,深入到普通人每天的生活当中,舆论宣传的巨大力量使媒体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媒体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大,媒体的操作违规现象就越发明显和突出,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有偿新闻的存在。大量直接或变相的有偿新闻不时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严重损坏了主流媒体代表社会良知、追求客观公正的诚信形象,从法律角度来说,还经常构成对广大受众的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由于新闻立法的相对滞后,目前我们比较多的还只能用道德劝诫和行政处罚来遏制这一现象。

  • 标签: 有偿新闻 主流媒体 现代社会 信息传播 舆论宣传 市场竞争
  • 简介: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电视动画片共385部,比2009年增长28%。全国共有23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去年自主制作完成动画片269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8.3%。其中,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连续3年产量居首位,去年生产电视动画片38部。不过,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动画产业园、

  • 标签: 电视动画片 产业基地 广电总局 总产量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简介:微微秋风拂稻穗,累累硕果迎笑颜。9月6日晚8:30,由国家科技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科技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农业厅等单位承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为了大地的丰收——献给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在湖南卫视直播。晚会祝贺杂交水稻大会的召开,并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敬。

  • 标签: 中国杂交水稻 文艺晚会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地 观感 世界
  • 简介:“双百”方针背景下的电影创作是新中国早期电影事业一次难得的“解绑”,由此,撕开电影蜕变的一角,洞见理想与现实间隙下的有限想象和内在联系。双百时期的农村题材电影尤其在剧本质量、主题表达上有明显的提高和转变,这得益于当时政治局势稳定、发展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所带来的社会整体的宽松氛围和对文艺提出的新“指示”,具体到电影层面则是通过调整题材规划、放宽思想把控、启用“旧人”等方式予以支持。但这样的“解绑”仍是有限的,农村题材电影之所以呈现为如此的样貌,归根究底是由“十七年电影”的本质和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 标签: “双百”时期 农村题材电影 主题表达 转变原因 内在动因
  • 简介:内蒙古电视台拍摄的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印象蒙古》以多视角的记录方式,为广大电视观众展示了蒙古草原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其为研究范本对草原题材纪录片的审美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为新世纪草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 标签: 大型电视纪录片 蒙古草原 审美特征 题材 内蒙古电视台 成因
  • 简介:"电视剧的电影改编"是美国和日本等海外电影市场一种较为成熟的创作模式。中国的电视剧的电影改编起步于2003年,并在2013年达到井喷,一窝蜂的改编之外,却是相距甚远的票房成绩。从电视剧到电影,既有深层的创作成因,也有复杂的文本转换过程。本文立足中国电影中的剧集改编,结合美国和日本的相关案例,试图从改编成因和改编策略两个维度,以相对宽泛的研究视野,对电视剧的电影改编做出分析。

  • 标签: 电影 电视剧 改编
  • 简介:《摔跤吧!爸爸》近13亿的票房使人们对印度电影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充满期待。陆续引进的《神秘巨星》《起跑线》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乘着东风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在一片赞誉声中,歌舞和开挂等诟病暂时被我们抛到了脑后。然而,欢欣鼓舞的同时,近期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仅以不足8000万草草收场。这部印度史上投入最高,本国票房最高,口碑爆棚的作品,在印度电影一路凯歌高奏井喷式发展的中国市场遇冷,看起来似乎出人意料。

  • 标签: 印度电影 中国电影市场 冷思考 成因 中国市场 《起跑线》
  • 简介:表演是电影评论(书面也好,口头也罢)中的百慕大三角。我们有的是办法,或绕过或越过或避过评论电影中的表演,视此为理所当然。对表演的评论或失之于笼统(惯常的综述);或只关注演员的形体、怪癖和所饰演角色的外形变化(更为细致深入的评论);或是仅着眼于形式和风格而丧失表演的价值与作用(本质主义评论家和博主),或因道德训条而未被考虑(政治立场的影评);或完全被忽略并被重构为一个场景中活动的人物(1980年左右的电影理论)。

  • 标签: 电影表演 电影评论 构成要素 近距离 原因 言语
  • 简介:本文针对韩国周五至周六档连续剧《请回答1988》在中、韩的热播及良好的口碑传播现象,从剧中大量平实感人的细节设计、东方韵味十足的生活哲学、贯穿剧中各个工种的“工匠精神”等多个方面,分析其热播成因,并从该剧的精耕细作反思国产剧的急功近利,针对国产剧浮躁的创作心态及精品的匮乏现状,呼吁更多的影视制作公司树立“精工意识”,打磨精品,缩短差距。

  • 标签: 韩剧 《请回答1988》 工匠精神 国产剧
  • 简介:北宋宫廷画院前后经历了黄居寀的雍穆富贵、徐崇嗣的没骨渍染、崔白为代表的清新野逸、赵佶时代的宣和体,这四种院体花鸟画风在继承隋唐五代写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将宫廷绘画发展到"无体不备,无美不臻"的水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学者认为:如果徐熙早于黄筌入宋,那么历史将改写。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欠妥。任何一种画风的形成都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其渊源和社会原因的。回顾近几十年来学者对于引起画风之变的最主要因素研究,大致上有两种模式:一是侧重外部结构的作用力量,二是内部结构自生力量。虽称不上某种体系,但对后代学者研究画史之变开辟了途径。下面就综合这两种研究模式,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以代表画家为依据,阐释北宋徐黄时代花鸟画风格的演变成因

  • 标签: 北宋 院体 花鸟 风格 演变 成因
  • 简介:“欧化”一词在20年代的电影批评中主要用以指正一种电影面貌和创作观念上的“民族性”缺失。在30年代的电影语汇中,“欧化”的批评指涉更多从文化层面转向了政治层面,跟“反帝”斗争、反对资本主义道路相连。在左翼的电影语汇中“欧化”是“资产阶级化”的近义词。而就电影的本性来说,“欧化”是它与生俱来的印记。中国电影正是在追随“欧化”,反对“欧化”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的“民族性”。

  • 标签: 欧化 民族性 民族认同 中西对峙 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