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王勇在《戏剧文学》(2009.2)上发表同题文章,对90戏剧受到更多的批评、质疑和否定,特别是在启蒙问题上被指为“断裂”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90戏剧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性批判方面、在揭示人性异化、追求爱情自由等方面,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坚持了五四以及80的启蒙精神。文章分几个层面进行了阐释。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戏剧文学 封建专制主义 国民性批判 人性异化 爱情自由
  • 简介:2030戏曲改良思潮又一次形成,它是晚清、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后戏曲改良的继续。然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这一思潮又呈现了新的特点,国内外戏剧界参与的广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比以往的改良都有所拓宽和深化。

  • 标签: 1930年代 戏曲 改良
  • 简介:2080,人们再次开始思考,音乐创作要用什么样的形式在新时期展现,是继续用传统的技法创作出数量更多的音乐作品,还是探索音乐创作的新路。在探索音乐创作现代化时,如何让人们接受现代音乐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以钢琴为例,钢琴音乐创作与中国音乐文化相结合,如何扎根于中国焕发出生机,是思考研究的一个对象。

  • 标签: 20世纪 80年代 钢琴 中西 音乐技法 融合
  • 简介:中国的话剧与电影在2030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交集与碰撞。在双向互动中,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转折,即从缺乏现代意识,落后于时代和大众的纯商业产品,转型为具有启蒙精神和现实主义品格的新兴艺术;而话剧在影响电影创作的同时也得到了观念、方法、技巧上的反哺,两种艺术样式从此开始了紧密的同步的发展。

  • 标签: 话剧 电影 左翼戏剧 软硬电影之争 观念互动
  • 简介:自《红楼梦》诞生起就有不少著作提及《红楼梦》和戏曲的关系,民国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关注这个话题,而相关研究却正式开启于2070。本文试图将三十余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分为“讨论《红楼梦》之后的戏曲改编”、“探讨《红楼梦》展现的戏剧活动”、“以戏曲为视角讨论《红楼梦》的艺术手法”以及“讨论《红楼梦》涉及的戏曲剧目”四类进行回顾与评析,努力在回顾过程中发掘其中的经典之作,评析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藉此勾勒2070末以来《红楼梦》与戏曲研究的发展态势。

  • 标签: 《红楼梦》 戏曲 小说 比较研究
  • 简介:20二三十年代中外对话热,尤其是海外公演交流活动为剧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词汇、新观念。中外以及知识界与梨园界的互动都达NT新的层面。此间“象征主义”成为各方进行戏曲理论探讨的关键词。这一概念近20间在戏曲讨论中的由显至隐,展现了在“他者”的刺激下,思想界的启蒙诉求与梨园界的艺术理论探索进行的对接,并因此启发和影响了“剧学”的构建和实践。

  • 标签: 剧学 象征主义 海外交流 梅兰芳 程砚秋 新知识界
  • 简介:戏剧作为20六七十年代中国重要的文艺形式全面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生活由此变得如同戏剧。造成舞台延伸进入生活、戏剧与生活交融混同的根本原因是这一时的革命意识形态。革命意识形态赋予六七十年代戏剧以"现代性"品质,也最终促成了戏剧的僵化。

  • 标签: 戏剧 革命 舞台 延伸
  • 简介:昆曲唱腔在明清两始终为研究之重心之一。20以来,昆曲清唱之风日益兴盛,曲社林立.曲家辈出,昆曲演唱的技巧较之明清有了长足的进展,字面功夫愈益讲究,腔格愈益细腻多样。同时,清曲与剧曲也有了进一步的交流与交融。其中,尤以三端最为引人注目:一是吴梅等关于唱腔的“学者化研究”;二是以《天韵杂谈》中的《昆曲唱法》为代表的“实践性”的唱腔研究;三是带有集成意义的“俞派唱腔”。总结过去一个世纪昆曲演唱中重要的观点与实践成就,能为今人研究与发扬昆曲唱腔的传统提供借鉴。

  • 标签: 昆曲 唱腔 吴梅 天韵社 俞派唱腔
  • 简介:  引言  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在中国商代就产生了.戏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则迟至唐代才出现,此后,戏剧教育以各种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末.中国传统戏剧教育具有明显的缺点:1、艺徒只学习戏曲技艺,不学文化,对戏曲技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坐科如坐狱",打骂、体罚在古代的戏剧教育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3、拜师风气限制了受教者的范围、造成了受教者和施教者之间的依附关系.这些缺点既不利于戏剧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戏剧艺术的发展.到了20,与传统戏剧教育相区别的现代戏剧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成为民族启蒙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翼.  ……

  • 标签: 中国现代 戏剧教育 现代戏剧
  • 简介:约在60前(1954—1959间),许常惠先生以一位轻俊彦满怀抱负的台湾音乐才子.只身带一把小提琴.乘船渡洋直驱西洋文化的心脏地——巴黎,探取西洋古典音乐经,迎面而来的,却是自“印象派”激起的现代音乐思潮,恍然进入“新音乐桃花源”。

  • 标签: 现代音乐 20世纪 台湾省 导师 西洋文化 1959年
  • 简介:【歌剧内容】汤姆·拉克威尔爱上了姑娘安妮,但正在为没有钱而烦恼,这时尼克·萨多(他就像《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来告诉汤姆,他的伯父已将巨额遗产留给了他,自己愿意充当他的仆人陪他到伦敦去继承遗产,但前提是要在一零一天得到工资。尼克·萨多陪汤姆去各种色情场所,并诱使他堕落。在汤姆厌倦的时候,他让汤姆娶了长胡子的土耳其女人巴巴,又教他用机器把石头变成面包的办法。

  • 标签: 斯特拉文斯基 继承遗产 《浮士德》 安妮 威尔 瓦格纳
  • 简介:粤剧自清咸丰年间传入东南亚、美洲等地之后,经过百余年发展,与国内的粤剧在组班方式、舞台风尚、艺人起居、观众喜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差异,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演出习俗。

  • 标签: 20世纪初期 海外粤剧 演出习俗
  • 简介:邢建昌在《文艺报》(2000.12.5)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90文学理论发展始终缠绕着对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理论如何可能的追问,这既是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如何可能这一学科反思的自觉意识在中国问题中的落实,也是中国的文学理论走向学科建设的标志。那种学步于自然科学、按照自然科学的学科规范及方法旨趣建立起来的社会科学.以普遍性意义的理论框架来指导自己的经验研究.知识性、客观性、规律性是其基本特征。

  • 标签: 文学理论 文艺 学科反思 追问 文章 自觉意识
  • 简介:一、剧场建设热潮和政府行政对策日本的现代戏剧进人2090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1991海湾战争的爆发,空前的“泡沫经济”崩溃,大量不良债权引发的金融危机使日本步人漫长的经济低迷期。由此,80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以年轻人为主的“小剧场热”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

  • 标签: 现代戏剧 90年代以来 日本 20世纪90年代后 概论 “泡沫经济”
  • 简介:<正>人类即将进入21!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么,对于成为历史的20,作为一个音乐人,有哪些音乐之“事”我们不应该忘掉呢?又有哪些音乐之“事”应该成为我们的“师训”呢?我相信,不同的人对此一定有不同的回答。我的回答如次。

  • 标签: 中国 20世纪 新音乐 音乐教育体制 音乐表演
  • 简介:20以来,浙江剧场的基本类型主要有神庙剧场、茶园剧场和现代剧场三大类。其中,茶园剧场的存在时间较短、分布范围有限,神庙剧场和现代剧场是更具普遍意义和系统支撑作用的类型。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剧场,神庙剧场虽然在20中后期完全丢失了城市的领地,但却一直屹立在浙江的广阔乡村里,为浙江农村演出市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载体。作为舶来品的西式剧场,浙江现代剧场从主要城市一步步扩展到集镇乡村,为浙江城乡的舞台艺术演出提供了舒适便利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浙江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

  • 标签: 浙江 剧场 类型 演变 20世纪
  • 简介:20以来,中国扬琴经历了三次较为重大的变革,这三个阶段对于扬琴艺术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20世纪 扬琴 音位排列 变革
  • 简介:宫宝荣在《戏剧》2011第2期上发表文章讨论了20法国剧作家与导演关系的演变进程,他指出从1887安托万成立“自由剧团”使导演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职业起到1950,导演与剧作家的关系基本上是融洽和谐的,由于“戏剧就是文学,导演的任务旨存彰显诗意”这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同,

  • 标签: 20世纪 剧作家 导演 演变 法国 《戏剧》
  • 简介:人类社会进入21,杂技带着它的辉煌与困惑来到了这个新的时代。回顾过去,思索从前,但我们更需要去探求、去展望杂技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以杂技形式承载思想内涵曾几何时,一台杂技晚会中有几个高难度技巧的展现,观众就心满意足了。如今,我们的杂技艺术家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广泛吸

  • 标签: 杂技展望
  • 简介:中国现代歌曲的创业期是在20初叶,那时的许多老歌像陈年老酒在人们的记忆里越陈越香。打开历史的尘封,重新审视这些披满了历史尘埃的歌词,可望对今天的新歌创作会有些意义。我们以上世纪前40的歌词为研究的封闭域,探讨歌词与时代、歌词与美的关系。

  • 标签: 歌词 艺术品格 上半叶 20世纪初叶 现代歌曲 创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