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日本江户時期著名儒學家新井白石所撰《俳優》,爲今存最早的關於優伶史的著作。此書前半主要根據中國有關文獻,系統梳理了中國從殷商至元代的俳優發展歷史,也述及中國戲劇的發生與發展情况。後半則據日本文獻,述日本的俳優發生發展歷史,並涉及中國戲曲對於日本能樂的影響。

  • 标签: 俳優 雜劇 能樂 猿樂 田樂
  • 简介:萬曆四年湯顯祖初遊宣城,與梅鼎祚、沈懋學結識,並有唱和,今輯得其佚詩二首,並可證梅、沈二人的唱和詩亦作於此時。湯顯祖歸後有詩贈梅鼎祚,提及'潘卿',徐譜以爲'雙關梅家姬人',實非,乃指郎川潘嘉所蓄優伶。又,梅鼎祚有《同義少登開元寺塔》二首,徐譜繫於萬曆十年,其實作於萬曆八年。《明語林》關於湯顯祖的一則記載,與湯顯祖尺牘《答吕玉繩》内容相合,但又有差異;湯顯祖《聞吕玉繩大父謚議》一詩,徐譜繫於萬曆十五年,今當繫於萬曆三十一年。湯氏與吕玉繩的關係,或許是他放棄撰作嘉隆首輔傳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湯顯祖 梅鼎祚 沈懋學 吕胤昌
  • 简介:明代戏曲刻本的价格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前中期时,刻本稀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昂贵。万历之后,戏曲活动日渐兴盛,大量资本和从业者的加入,使刻本价格大大降低,之前几十两银子一本的书价,此时只需要几两银子即可,刻印不精的闽刻本甚至只需一两钱即可买到。这一价格演变轨迹是由版本、成本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厘清这些因素必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明代戏曲的接受活动。

  • 标签: 明代 戏曲刻本 书价 戏价
  • 简介:车王府旧藏弹词存60余种,2000余册,今归首都图书馆。此批曲本以刻本为主,兼有部分抄本,刊刻时间上自清乾隆年间,下迄同治、道光时期,且有10余种稀见和较早刊本,是不可多得的俗文学文献。1935年刊凌氏《弹词目録》与当时其它弹词目録一样,多着録题名、作者、刊刻时间及书坊,于卷、回、册及本事、体例等则略而不题;又因目録发表与凌氏整理车王府藏弹词的时间相距多年,且《弹词目録》中多存由笔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错讹之处,这也增加了后人据以判断同名弹词版本异同的难度。本文着重介绍这批弹词的来源、整理状况,同时以文本校读为基础,对《弹词目録》及其它着録这批弹词的目録如《弹词宝卷书目》等的着録作补正,对部分稀见曲本从版本、本事、内容等角度予以揭示。

  • 标签: 清朝 蒙古 车王府 曲本 弹词
  • 简介:明沈璟《一種情》傳奇的傳本,以往所知有傅惜華舊藏順治本及姚華舊藏康熙本,徐朔方先生校訂《沈璟集》時參了姚華舊藏康熙本。隨着多種戲曲資料的出版,在這兩個全本外,現知又有吴曉鈴舊藏本、梅蘭芳舊藏本、日本雙紅堂文庫藏本及張玉森舊藏本等鈔本。通過詳細比照,可見各版本之差異。這些不同的版本不僅具有校勘價值,同時也有助於研討戲曲'改本''蘇白'等現象,具有一定的戲曲史意義。

  • 标签: 沈璟 一種情 傳奇
  • 简介:文昌宫坐东北向西南,中轴线自西南向东北分别为戏楼、正殿,左右为厢房,中间为看坝,呈独立封闭的演出场所。戏楼前照面板刻有九幅戏雕,雕刻技术精湛,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戏曲学价值。其戏雕内容反映了合川地区清至民国时期演出剧种多样、剧目主题多为忠君爱国和舞台画面生动逼真的真实场景。

  • 标签: 文昌宫 戏雕 演剧
  • 简介:韩国古代文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域外汉籍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有关中国戏曲的史料文献,亦自不乏。今主要据《韩国文集丛刊》《韩国历代文集丛书》等集,1録所见中国戏曲关联性史料,分类排列,注明出处,并加按语,其背景,以便学者利用。

  • 标签: 韩国 戏曲 史料 明清
  • 简介: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録有《词曲》一卷,所涉曲学理论在晚明曲坛影响甚着。既往学者谈及此书版本,多取中华书局1959年整理本的"出版说明",而此"说明"所述实有欠周备。其实,此书自初印之后,续有增补,至最终定本,共有四个不同的版本,即隆庆三年十六卷本、隆庆某年二十六卷本、隆庆末年三十卷本、万历七年三十八卷本,除三十卷本外,今皆存于世。厘清该书的增补、重印情况,有助于更好地发掘此书之史料价值、理解何氏之思想演变。

  • 标签: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 版本
  • 简介:明丘浚所撰《五伦全备记》,明中叶即传到朝鲜,并有翻刻,或作为汉语教材刻印的谚解本,也有演绎为小说者。这些文献今日仍多保存于世,它们对于研究此剧作者以及此剧在朝鲜时期的传播情况,具有重要价值。兹将其中的序跋资料加以汇1梳理,略加考订,说明有关文献及人物的情况,以便于学者利用。

  • 标签: 丘浚 五伦全备记 朝鲜 谚解
  • 简介:崇禎三年(1630),祁彪佳尺牘中多有涉及《曲品》《劇品》編纂、沈泰《盛明雜劇》二集之輯刊、祁氏家班謝丑逃竄等事,對索晚明曲壇樣貌,有重要價值。崇禎四年(1631)及其後,論及戲曲尺牘僅五封,蓋因彪佳入京重返官場,且經歷仕宦風波與國亂,遂無暇理及戲曲。

  • 标签: 祁彪佳 遠山堂曲品劇品 沈泰 家班
  • 简介:2011年前後,中山大學圖書館獲贈一份文獻,係1955年王起、詹安泰爲董每戡參加'首届《琵琶記》研討會'而作的推薦信,所推薦論文爲董先生《琵琶記》研究的一部分。此信反映了五十年代《琵琶記》的研究、評價和演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戲曲改革與研究面臨的實際狀况,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标签: 董每戡 王季思 詹安泰 琵琶記 戲改
  • 简介:明人戏曲选本中所选三国戏文,多题作《三国志》《三国记》,有时又题他名,致使题称混杂、来源不清。这种现象,与曲选的稿源和编纂方式的不同有关联,也一定程度受到畅销书《三国志通俗演义》刊刻与传播的影响。从曲目着録和散出异文的情况来看,若为明戏文《三国志》《三国记》单独立目,证据并不充分。明代戏曲选集所见《三国志》戏文题称与立目的独特形态,显现曲源择选与编纂方式、选家制作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

  • 标签: 明代 戏目 戏文 戏曲选本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