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赫哲与那乃是同宗同源的跨界民族,其鱼皮造型艺术具有特有的原真性和独异性,本文主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探讨了赫哲与那乃在分开一百多年中,鱼皮造型艺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于鱼皮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赫哲族 那乃族 鱼皮造型艺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金忠辉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01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能歌善舞,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共同点。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舞蹈不仅是众多少数民族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为各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项生活内容。但是居住在东北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却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这个民族的舞蹈不那么发达,可事实证明这个舞种却包含了极大文化艺术含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丙贵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2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乌钦”,也称“乌春”。在达斡尔族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乌钦”中的《少郎与岱夫》,文人“乌钦”中的敖拉·昌兴的作品均已列入中华民族文苑之林,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这两部“乌钦”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达斡尔民歌的旋律进行多数由五声音阶的级进和四、五度的跳进相结合,这种旋律让人听起来平稳、流畅,旋律线进行通常是先上后下。大跳音程也是达斡尔民歌的一个特色,旋律进行中六、七、八度的跳进、四度和六度的连续跳进、四度和七度的连续跳进、两个相邻六度的反向跳进等。旋律运用装饰手法不多。

  • 标签: 达斡尔族 民歌 旋律特点 五声音阶
  • 简介: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技家协会顾问、原山东聊城市杂技团团长王大民,历经三年精心创怍的长篇小说《马戏一》,是一部描写20世纪前半叶马戏艺人悲壮人生的长篇史诗,一轴杂技艺人血雨腥风、漂泊人生的长篇画卷。由于题材新颖、情节跌宕、人物典型,出版后受到影视界的青睐,多家影视制作公司相继表示有意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目前,作者与山东省辉煌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敲定将《马戏一》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山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德顺与辉煌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行部经理盖永恒一行,专程到聊城与王大民协商,就购买小说《马戏一》的影视改编权达成协议,辉煌世纪公司一次性出资购买《马戏一》的影视改编权,以及拍摄、播出、发行等与该剧相关的权利。辉煌世纪公司将本着对国家、民

  • 标签: 拍摄电视剧 族签约 签约拍摄
  • 简介:靖边文工团成立于1950年(建团初为靖边文艺工作队),1951年正式成立靖边人民剧团,“文革”时期更名为靖边文化艺术工作团,简称靖边文工团。是陕北地区成立最早,至今保留最完整最具实力的文艺表演团体之一。该团现有演职人员75人,阵容强大,行当齐全。

  • 标签: 靖边县 简介 文化艺术工作 “文革”时期 文艺表演 1950年
  • 简介:蒙古传统图案是结合生活体验创造出来的艺术,主要包括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等类型,它是对游牧民族生活细节的艺术升华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整合,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明显的包容性。本文分析了蒙古传统图案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艺术特点,希望能为当代美术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蒙古族传统图案 分类 艺术特点
  • 作者: 李丙贵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8-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达斡尔族的乌钦、哈肯麦两项民间艺术是本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达斡尔族的长篇乌钦《少郎与岱夫》堪称经典史诗,可与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赫哲族的《伊玛堪》相提并论。达斡尔族的哈肯麦舞蹈《唤春的乌茹热》曾在全国的群星奖比赛中荣获大奖,在赴日本大阪慰问演出受到国际友人高度赞誉。2006年,乌钦、哈肯麦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达斡尔族乌钦表演艺术家色热被列入乌钦传承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合不同种类乐器的简要特征,将中国胡琴乐器划分为板箱型、颈箱型和颈杆型,并介绍其各自相应的持琴、置放、演奏形态。同时,通过对中国胡琴乐器的细致梳理,总结并提炼出中国胡琴乐器的两种类型——膜面振动系统和板面振动系统。

  • 标签: 胡琴族 系统特征 原生型特征 膜面振动 板面振动
  • 简介:"八音坐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曲艺形式一直以来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它不仅以其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浓厚的民俗特色博得了古今人们的喜爱,更以它悠久历史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赞叹不已.本文从"八音坐唱"起源和发展入手介绍"八音坐唱"这种文化现象,着重从艺术文化内涵、宗教文化内涵、民族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布依"八音坐唱"的文化内涵,为布依"八音坐唱"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布依族 八音坐唱 文化内涵
  • 简介:戏剧不景气,这已是公认不讳的现象。深受这种现象困扰的,占我国表演艺术团体大多数的县级剧团,更是处在“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寂寞之中。不甘寂寞者或改演流行歌舞,或转向办企业等,大有“众鸟各投林”之势。对此,人们列举出体制弊端论,经济制约论,观众遗弃论,自然消亡论等,以揭示不景气的原因。显然根本目的在于对症下药,救疾疗疴,以确立戏曲在新时期的观众心目中的应有地位。但是,反诸自身,考察基层剧团的艺术生产的现状,不

  • 标签: 剧目建设 艺术生产 戏曲创作 黄梅戏剧团 经济制约 张二
  • 简介:在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阶段,戏曲剧团怎佯争取生存求得发展?尤其是处于基层的县级剧团,如何在重重荆棘之中,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这是一些戏剧工作者苦苦探索和寻求的问题。合川川剧团在这些困难面前,艰难地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健全班子开源节流1981年,当合川的川剧舞台一派热火,但在那繁荣的后面,正潜伏着危机。以后几

  • 标签: 川剧艺术 戏曲剧团 戏剧工作者 合川 改革纪实 艺术表演团体
  • 简介:"吴桥是中国,也是世界杂技的摇篮……",这是1990年9月2日法国"明日"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在参观完吴桥杂技学校后,有感而发留下的题词,一语道出了吴桥杂技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两年一届已办了七届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使吴桥的影响越发深远。近年来,到吴桥招收杂技演员和选送学员的国内外杂技团体和个体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到1999年的14年间,全县已为国内外杂技团体输送各类杂技人才1230多人,仅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就输送了240多人,但仍是供不应求。

  • 标签: 办杂技 吴桥县热 杂技学校
  • 简介:蒙古民间艺术以其特有的文化性价值对儿童起到了文化启蒙、人格奠基、生命体验的作用。选择适宜的蒙古民间艺术,采用良好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儿童的审美教育。

  • 标签: 蒙古族 民间艺术 教育价值
  • 简介:陕西省延安市志丹歌舞剧团成立于1951年,(前身为志丹蒲剧团,1970年改为志丹秦剧团),隶属志丹文体事业局。2007年在志丹文工团的基础上,组建了志丹歌舞剧团。

  • 标签: 剧团简介 志丹县歌舞 歌舞剧团
  • 简介:从《人在囧途》《泰囧》到《后会无期》《心花路放》,国产公路喜剧逐渐勾勒出一幅前后连贯的作品群像,其于外在形态上容易令人想起美国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公路电影。然而,与带有强烈反叛精神与出走欲望的美国公路电影不同,国产公路喜剧却体现出一种回归的欲望。对国产公路喜剧而言,旅途景观更像是一场狂欢,狂欢之后,剧中人物甚至包括观众都要重新回归。这一群体存在着出走与回归这对看似矛盾的冲动,是波西米亚与布尔乔亚的复杂交织,他们是布波,而国产公路喜剧蕴涵的深刻文化价值也正在于此。

  • 标签: 国产公路喜剧 美国公路电影 布波族 回归欲望
  • 简介:尤勒瓦斯汗的表演艺术追探在我国当代出版的《中国艺术家名人辞典》里,有三种版本都载有介绍尤勒瓦斯汗先生的词条,均称先生为维吾尔的“笑的明星”。尤勒瓦斯汗·依明,以在戏剧、影视中成功地扮演了各类喜剧性角色而驰名天山南北。他不仅是戏剧门类中的著名演员,也...

  • 标签: 瓦斯 维吾尔族 表演艺术 幽默大师 观众 布莱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