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初春的下午,在东京江东区新大桥剧团二兔社事务所,我见到了《萩家三姐妹》的剧作者永爱女士。她笑容可掬地连说抱歉,因比约定时间晚了20分钟。其实在她赶到事务所之前,在排练场(距事务所一、二分钟)她刚接受了东京一家著名刊物的采访。纤细的身材,朴素得体的打扮,不施粉黛的脸上露出平和的笑容。她说最近正忙着写一个新的剧本,马上要写完了,接着要排练。“我父亲也是画家,所以听说你翻译了我的剧本,我也很想见上你的,但你怎么会选上这个剧本呢,中国人看了会有什么反应呢,这里(指剧本)可有点‘色情’呵”,她开玩笑说。

  • 标签: 访谈录 事务所 剧本 江东区 剧作者 中国人
  • 简介:或许长久以来,戏剧界切中肯綮的评论缺席已久,或许在这个时代里,振聋发聩的姿态其实更容易归于流俗……或许,就像老本说的“每个时代终会过去,那让它在我们的努力中过去吧,去迎接下一个更繁茂的艺术创作的春天。”

  • 标签: 上海 话剧演出 话剧评论 网络论坛
  • 简介:上海一向是全国各种表演艺术荟萃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心。面对更加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艺术表演逐渐社会化、市场化的现状,规范艺术演出市场和对艺术人才的管理,促进艺术表演人才的凝聚和发展,健全完善艺术表演专业技术水平的认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文化艺术交流 国际文化交流 艺术表演 专业技术水平 艺术人才 表演艺术
  • 简介:一、质与量北京人艺的访沪演出,前后半个月,轰动了上海城。往日那种似有若无的演出景况,半冷不热的剧场气氛被一扫而空。霎时间,场外门庭若市,场内座无虚席,见不到一个观众“抽签”。这是“众里寻它千百度”,于“蓦然回首”间觅得的一个真实的梦。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条:1.来沪上演的是北京人艺近年来的看家戏,从剧作、演员到舞台美术,都自成一家,不落俗套,经历过时间和观众的考验,是当之无愧的

  • 标签: 北京人艺 似有若无 蓦然回首 天下第一楼 演出场次 西蒙生
  • 简介:毛氏生于上海,香港成长。受着这两个揉合东西方文化的城市和家人热爱戏剧的熏陶,他自小便爱上各式各样的戏剧,在学校经常参加戏剧演出。其后远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修读戏剧艺术硕士课程及在纽约追随著名演技导师桑福德·迈斯纳学习,并且参与美国多个职业剧团及电影、电视演或导的工作。2001年起,毛俊辉出任香港话剧团团长兼艺术总监。2004年,在香港话剧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首度合作中,毛俊辉执导了第一个合作项目《求证》。

  • 标签: 《求证》 话剧演出 导演 毛俊辉
  • 简介:导演的话我喜欢不断寻找新的可能。喜欢在未知和不安中创作。通常人们在处于不安和不确定的状态中就会反思如何消除不安,很多聪明人很快就会找到办法找到一个结果。而我不是这样。我更愿意长时间处于不安之中。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还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每次做一个新作品.我都会非常不安。而且.尽可能长时间不安.有时甚至到最后几天,才会寻找到最好的呈现形式,

  • 标签: 聪明人 新作品 时间
  • 简介:1980年夏末至1982年初秋,本文作者方月仿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期间,承蒙汉剧名丑、时任武汉汉剧院副院长李罗克先生的引见,有缘结识了被誉为“江南第一名丑”的刘斌昆先生。

  • 标签: 刘斌 上海戏剧学院 副院长 汉剧
  • 简介:“青艺”院长访谈时间: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地点:"青艺"院长办公室。主题:中国话剧院(团)的生存状态与理论建设。采访对象:"青艺"院长石维坚。采访者:本刊记者艾辛。艾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话剧院,她从延安到北京、从战争年代到商品经济年...

  • 标签: 大剧院 小剧场戏剧 经济效益 精品意识 观众 理论建设
  • 简介:《新时期戏剧启示》(刘平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是一本全面研究、论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话剧创作中出现的戏剧作品、舞台演出现状、戏剧思潮动态和戏剧市场的发展走向等问题的书。该书既注重剧本文学的研究,同时也注重舞台演出(包括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的研究。以主流话剧(即国家话剧院团)创作为主,

  • 标签: 戏剧作品 启示录 中共党史出版社 话剧创作 舞台演出 国家话剧院
  • 简介:<正>上海戏剧学院及其前身上海实验戏剧专科学校卅七年来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材,遍布天南海北,在港、澳和国外也有我们的校友,可谓桃李满天下。为了加强相互联系和进行学术交流,在建校卅七周年、建院卅周年的纪念日里,院办公室于今年初着手编辑的《校友通讯》,通过极为纷繁的调查联系,在广大校友热忱积极的关心和支持下,现已基本完成。《校友通讯》的编纂尊重历史,凡在上海戏剧学院(包括其前身)学习过的本科、进修班、预科等的毕业学生,都编入本册。现共编入的校友四千余人。

  • 标签: 通讯录 校友 戏剧学 实验戏剧 院办公室 专科学校
  • 简介:采访者(问):黄老师,您小但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导演过很多戏剧,而且.在戏剧理论方面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请谈谈您戏剧生涯的一些经历,也请您谈谈对戏剧理论的看法。

  • 标签: 访谈录 黄佐临 戏剧理论 戏剧生涯 戏剧家 采访者
  • 简介:《上海戏剧》1993年第一期登载了《死与美》等一组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思考的专题讨论文章,上海京剧院的创作人员对此十分关切,部分创作人员在阅读文章后,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登载于此,以期与更多的戏剧工作者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记录稿未经本人审阅)程惟湘(编剧)我的基本态度是“尽人事,听天命”。任何事物都有

  • 标签: 上海京剧院 戏剧工作者 创作人员 剧场艺术 上海戏剧 中国戏剧
  • 简介:1958年尚小先生来到陕西,担任陕西省戏曲学校艺术总指导。1964年陕西省戏曲学校京剧班与陕西省京剧团合并,组建了陕西省京剧院,尚小先生担任首任院长。他以非凡的智慧和才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陕西省京剧院被誉为全国五大京剧院之一。

  • 标签: 尚小云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 戏曲艺术教育 戏曲学校 京剧院 思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