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中国舞剧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一大批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舞台,成为舞蹈艺术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中,以历史人物为表现内容的人物题材类舞剧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盘点近年来出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类舞剧,发现它们无论是从叙事视角还是从创作手法上,都烙有编导鲜明的个性印记。

  • 标签: 舞剧创作 历史人物 人物题材 书写 简论 舞蹈艺术
  • 简介:新年伊始,应广东舞协名誉主席陈翘老师相邀,我赶到广州去看刘凤学新古典舞团演出的现代民族舞剧《曹丕与甄宓》。之所以兴趣盎然,不仅仅因为陈翘说这部舞剧是她最喜欢的刘凤学的作品,而且因为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新古典舞团首次来大陆的演出——我以为那场演出是刘凤学精心选择的代表作:一是以《幂零群》为代表,探讨动作与空间的美学关系;二是以《布兰诗歌》为代表,寻求节奏魅力与生命跃动的统一性;三是延伸传统舞蹈精神、特别是儒家的“仁”本精神,这方面带来了《招魂》、《投壶戏》、《渔歌子》和《雪祭》4个作品。

  • 标签: 身体书写 曹丕 战场 人性 《布兰诗歌》 民族舞剧
  • 简介:明代著名乐律学家、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朱载埔的著作《乐律全书》中,收有包括《灵星小舞谱》、《六代小舞谱》、《人舞谱》等大量舞谱。他将符号、图形、文字综合记录展现舞蹈阵列和姿态,诠释舞蹈文化及思想。本文从朱载墒著作中的舞谱谱例出发,探寻其舞学要素及精髓思想在当下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乐律学家 舞谱 意义 符号 表演 肢体
  • 简介:文章以当代舞蹈作品《白纻舞》和《胡旋舞》为例,从舞蹈的舞姿造型、服饰装束、形象特性等方面着手,对古代文学书写下的形象描绘与当代舞蹈创作中的形神复现进行评析,力图将当代古典舞作品置于文学书写与艺术创作相关联的比较研究视角之中进行剖析和解读。

  • 标签: 白纻舞 胡旋舞 文学书写 当代创作
  • 简介:序:最早拉开校庆帷幕的丹麦芭蕾学派学术讲座活动2004年5月31日-6月10日.我系承担了举办为期10天的丹麦“布农维尔学派”学术讲座活动.讲授丹麦芭蕾学派创始人——布农维尔剧目风格以及训练体系。

  • 标签: 芭蕾舞 剧目 风格 训练体系 严谨 校庆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氛围的变化和舞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统民族民间舞在继承各民族舞蹈传统的同时,在身体语言的塑造力、艺术形象的创造力和舞台综合的表现力等方面,逐渐建构起其审美范式,并以此为载体与途径,追求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更富有时代感、人民性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建构,是在新中国初兴的历史语境中,在苏联模式、专家系统、人民主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舞台化"呈现出来的。在这个现代转型的历程中,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对蒙古族传统舞蹈的"规范化"改造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的艺术经验和传统。

  • 标签: 自律性 新中国民族民间舞 审美范式 贾作光 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