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纪念建校60周年献礼的系列丛书,《舞蹈术语词典》于2014年10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该套丛书主编邓佑玲、执行主编金浩。其中,第一批出版了五部——金浩编著《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郑璐编《中国汉唐古典舞术语词典》、孙力编《中国古典舞长穗剑舞术语词典》、张小群编著《音乐剧术语词典》及杨亮编著《街舞术语词典》等。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术语词典 系列丛书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古典舞 编著
  • 简介:舞谱复现研究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术语考释的准确度,即要求对舞谱的解释与考证不仅符合舞谱中术语的本意,并能够以有力的证据证实。文章认为《德寿宫舞谱》的性质为南宋“妃嫔所献”舞蹈的记录,因而其术语为宫廷女乐的舞蹈术语。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文章以较有力的证据论证每组术语可能为当时舞蹈作品中的舞句、组合或舞段,甚至是一支舞蹈的记录,并对舞谱各组术语进行逐一考释。上述考释与推论影响了舞蹈研究者对这一舞谱术语逐一破译的结论,以及舞蹈动态复现的面貌。

  • 标签: 《德寿宫舞谱》 南宋宫廷女乐 舞蹈术语 考释 复现
  • 简介:文化消费是社会物质生产过剩,人们对消费实用价值的淡视,而趋向于对精神文化价值的追崇和诉求所形成的当代社会的新本质和新特征。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市场,以文化“软实力”成为驱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新方式。

  • 标签: 消费语境 文化消费 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化“软实力” 舞蹈 精神文化价值
  • 简介:后现代主义已不再是一个空洞而枯燥的概念,而是作为一种观念,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后现代主义发展至今,已经在引文里所提及的文学、艺术、美学等领域形成为一种“语境”,所有相关的创作、生产以及接受、欣赏活动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语境下进行。音乐剧这一西方年轻的舞台艺术,自然也离不开这个语境

  • 标签: 后现代 音乐剧 思想
  • 简介:2008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和北京舞蹈学院学系平心教授在北京阳台山大觉寺进行了一次内容丰富的学术座谈与对话,主要涉及艺术学和舞蹈学学科要旨及艺术心理学和舞蹈心理学学术问题,其中涉及艺术学和舞学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艺术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沙龙 学术问题 舞蹈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
  • 简介:搞舞蹈创作的编导,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从舞蹈构思起,一直到舞台上,舞蹈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有时进行得很顺利,是一气呵成的。凡属这种情形,基本上做到了舞蹈形象鲜明、舞蹈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有时则恰恰相反,从舞蹈构思起,一直到舞蹈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同原来的构思和想像不符,甚至一改再改,还是不成。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谁遵循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谁符合舞蹈艺术的构思,谁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像大家经常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舞蹈时,所称赞和感叹的那样:“这是舞蹈的构思!”“这是舞蹈的题材!”一样。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的问题,是舞蹈创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何谓舞蹈艺术构思?据我的理解和体会,舞蹈艺术构思是舞蹈编导在孕育舞蹈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舞蹈形象思维活动。它包括酝酿、确定主题,选取、提炼题材,塑造人物形象和考虑整个舞蹈结构的布局安排,探索和寻求舞蹈艺术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概括起来讲,从舞蹈的内容到表现形式如何作到完美的统一。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在舞蹈创作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舞蹈创作是不是舞蹈艺术的构思,符合不符合舞蹈艺术的构...

  • 标签: 舞蹈艺术 艺术构思
  • 简介: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个整体,都是要表达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评价。“正如人体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显得美。整体中的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看,是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但是所有各部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朗加弩斯《论崇高》)。这就要求我们看待一切艺术现象,都应该有一个整体观,才不会以偏概全。

  • 标签: 舞蹈艺术 艺术形态 艺术语言 艺术现象 “舞蹈媒介”
  • 简介:书法虽不象舞蹈那样去直接创造人物形象,却通过点画线条的搭配和章法布局,来完成汉字的符号造型,显示各种动态神情,风韵气势。书法家强烈的情感活动与丰富的审美想象,给观众打上一个意想浮游的艺术境界。

  • 标签: 舞蹈 艺术形态 线条 观众 书法家 艺术境界
  • 简介:“民间舞”。从生活到艺术,从原本的“自娱”到现在的“娱人”,真正走过了从“俗”到“俗”“雅”亲和。再到“大俗大雅”的表达。民间舞又是怎样以它秉性的宽容,敞开胸襟,在自娱性与舞台艺术之间进行这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表现空间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 标签: 舞台表演艺术 自娱性 民间舞 生活 舞蹈 “俗”
  • 简介:袖舞,作为中国舞蹈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极具审美价值,在历史流变中积淀出独特的表演形态和艺术风格。基于袖多变而富于表现力的特点,袖舞展现了灵动多变、层次分明、细腻委婉的审美特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代表之一。

  • 标签: 中国舞蹈 袖舞 舞蹈艺术 传统审美文化 艺术样式 审美价值
  • 简介:舞蹈界对“舞蹈”是什么感到困惑、艺术界对“艺术”是什么感到困惑、美学界对“美”是什么感到困惑!本文就是从这三重困惑中启程去探索“舞蹈艺术美”!由此,也对“舞蹈艺术美学科”的构成进行一些思考。无论是美学家还是舞蹈家,目前对“舞蹈艺术美”的探求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即从探求“美”是什么入手,继而探求什么是“艺术美”,什么是“舞蹈艺术美”。而我们则采用“自下而上”的途径,即首先探求“舞蹈”是什么,继而探求什么是“舞蹈艺术”,什么是“舞蹈艺术美”。

  • 标签: 舞蹈艺术 舞蹈作品 社会生活美 论纲 吴晓邦 北京舞蹈学院
  • 简介:对发展高雅艺术的思考沈敏华对于从事严肃高雅艺术的舞蹈家来说,93年无疑是一个充满了纷争并获得转机的一年,而今年将是张开风帆、启程远航、重又获得生机的一年。曾经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商品经济高举起它的指挥棒,将神圣、高雅的艺术打入冷宫,并使之空前未有的...

  • 标签: 空前未有 上海商城剧院 大饭店 交响音乐会 人格问题 上海芭蕾舞团
  • 简介:本文以地理学、传播学为理论支点,以“中原文化对敦煌艺术的影响”为切入点,试图以早期(主要是北魏和西魏时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为中原风格的代表,向敦煌(主要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涟漪渗透现象作为具体实例,从图象学视角考量中国飞天艺术的身体语言之间的发散与兼融,进而分析中国石窟艺术(飞天艺术)的总体风格及平均审美趣味。

  • 标签: 文化圈 四大石窟 解构身体语言 整合审美
  • 简介:38年前,一曲《红梅赞》随着歌剧《江姐》的上演,唱遍了祖国的大地,江姐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当进入21世纪,江姐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的时候,她的英灵又随着《红梅赞》的主旋律,以更鲜艳和亮丽的色彩再现于舞剧的舞台,一个鲜明生动、可敬可亲的江姐的舞蹈形象展现在首都观众的面前。感谢空政歌舞团艺术家们的辛勤劳作,在我国舞剧艺术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高扬主旋律的新花,江姐等革命烈士们为理想、为了后一代的幸福而献身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 标签: 《红梅赞》 舞剧 观众 歌舞团 舞蹈形象 《江姐》
  • 简介:艺术史的研究证明,舞蹈独立身姿的展现,历史的取决于它自身的三角稳定构成与互补。除了舞者(舞蹈家、编导和舞蹈教师)的劳动外,还要有成熟的舞蹈学术研究和独立的舞蹈批评,它们共同对舞蹈作品的诞生与成熟产生着作用,使舞蹈能够具备文化和艺术的身份。

  • 标签: 艺术系统 文化母体 “理论氛围” 互补与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