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因求知、创作所需.在我当演员时.就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听过中国舞蹈史系列讲座(孙景琛、董锡玖、王克芬等分别授课)。此后.文化艺术出版社以讲稿为基础——以断代史为基本构架.分册出版了中国舞蹈史。它成为我经常学习、翻阅的书籍.那时.对研究舞蹈史之艰辛还只是“局外人”的体会。

  • 标签: 《中国舞蹈发展史》 修订本 治学精神 王克芬 民族文化
  • 简介:本文以地理学、传播学为理论支点,以“中原文化对敦煌艺术的影响”为切入点,试图以早期(主要是北魏和西魏时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为中原风格的代表,向敦煌(主要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涟漪渗透现象作为具体实例,从图象学视角考量中国飞天艺术的身体语言之间的发散与兼融,进而分析中国石窟艺术(飞天艺术)的总体风格及平均审美趣味。

  • 标签: 文化圈 四大石窟 解构身体语言 整合审美
  • 简介:梁伦同志于1943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吴晓邦先生学舞。至今从艺63年从舞59年。在半个多世纪的舞蹈创作、演出、教育、理论和组织领导活动中,为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舞蹈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梁伦同志出生于1921年9月,今年正是他的80华诞。本刊特组织了几篇文章,以示祝贺,恭祝他健康长寿,在舞蹈艺术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 标签: 舞蹈创作 舞蹈艺术 演出 贡献 成就 活动
  • 简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社会“都市化”的进程中,其“两极分化”的走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对“精英文化”的“颠覆”中,朝着“大众化”、“社会化”的回归,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精品化”或“经典化”的走向,必将经历当代社会“个性化”的选择与重组,并逐步脱离先前的“规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当代”与“当代人”的创造。本文作者从一个城市的民族民间舞蹈生成、存活、发展形态的调研出发,立足从“实践中_来到实践中去”的“叙说方式”,“以点带面”,试图对“都市化”语境中的“广场性”与“剧场性”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现状作出一些个人的思考与评论。

  • 标签: 大都市化 地域意识 社会文化 人文地脉 民族民间舞蹈 呈现形态
  • 简介: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录像会演》活动已圆满结束了,在参赛的399个作品中,评出金奖46个,银奖96个,铜奖127个,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少儿舞蹈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手段,已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热闹闹的会演之后,再冷静地思考思考:看看成绩,找找不足.提点建议,也许对以后工作的开展会有益的吧!

  • 标签: 少儿舞蹈 参赛 中国舞蹈 作品 手段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