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春之祭》:迎接新世纪之春的赫然大礼。《春之祭》(LeSacreduPrintemps)是中芭这台晚会的压大轴节目,编导家还是旅德中国编导家王新鹏,音乐以及编导的灵感,当然均来自俄国现代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那部因1913年首演引起的剧场骚乱,并开创了舞剧音乐的新纪元,更吸引了20世纪所有大编导家等一系列原因而名垂青史的同名杰作。

  • 标签: 编导 《春之祭》 芭蕾 舞剧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 作曲家
  • 简介:2001年元月19—20日,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的保利剧院,打响了新世纪中国芭蕾的第一炮,令人亢奋异常!

  • 标签: 芭蕾舞团 剧院 中央
  • 简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稽考、逻辑推理及考古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坐、立伎”的产生时期这一存疑提出了新的观点。

  • 标签: 立部伎 唐代 隋代 新论
  • 简介: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期,作为唐代音乐舞蹈文化的典范——唐燕乐乐舞,历来受到音乐学家的重视,并被音乐学家潜心研究。在唐代燕乐研究中,对“坐、立伎”的研究不乏其人,其中,关于“坐、立伎”的性质曾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也是唐代音乐舞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此试作大致的梳理与考证。

  • 标签: 唐代音乐 音乐舞蹈 性质 音乐学家 舞蹈文化 燕乐
  • 简介:中央芭蕾舞团自1959年成立以来,一直都在为艺术教育与艺术普及努力耕耘,在坚持介绍西方古典芭蕾、现代以及各流派芭蕾经典的同时,努力探索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中芭汇集了国内外艺术院校的表演人才和编创人才,

  • 标签: 中央芭蕾舞团 艺术教育 中国民族文化 成长 阳光 1959年
  • 简介:为庆祝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广泛宣传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激发全院师生的爱国热情,院党委部署了以“庆香港回归,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该项活动已在学院全面展开:

  • 标签: 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 宣传月活动 创美 恢复行使主权 伟大构想
  • 简介: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传承与发展一直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下进行的,没有绝对的唯一成了其常教常新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将不同建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创编模式及时的挖掘整理并适时的宣传推广也成为学科自身完善的根本。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旦周教师蒙古族舞蹈风格课为切入点,对其授课过程进行跟踪调研,尽可能将其课中所体悟到的特有的教学规律及方法用文字转移出来,为本已丰硕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增色。

  • 标签: 旦周 蒙古族舞课 教材 教法
  • 简介: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人体运动之道,一是寻求在人体运动中肢体动作“合而成章”,二是寻求在人体运动中肢体动作“极则复反”。如何充分理解并运用“合而成章、极则复反”之理,结合人体运动解剖学的科学知识,最大限度的扩展脚与小腿部的训练内涵,将具有民族审美特征的“勾绷脚”脚屈伸动作技法,贯穿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的始终,是加强中国古典舞基础课程动作有机性和系统性建设的有益尝试。

  • 标签: 脚部屈伸 合而成章 极则复反 贯穿
  • 简介: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大型系列节目——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10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隆重播出。胡振民、李牧、冯远及贾作光、白淑湘、冯双白、张继钢、李毓珊、刘春香等中国文联与中国舞协领导,舞蹈家资华筠、赵青、陈爱莲、吕艺生、潘志涛等和音乐、美术、民间艺术界的诸多艺术家们一起出席观看并亲切会见了参加演出的民间歌手、舞者和乐手。

  • 标签: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央电视台 民间歌舞 中国民族 播出 中国音乐家协会
  • 简介:由重庆市委、文化和重庆市政府共同支持、关怀并主办的中央芭蕾舞团赴长江三峡库区慰问演出,从6月17日开始,到22日圆满结束。舞团首先为庆祝重庆直辖市挂牌一周年在重庆演出三场,随后开赴长江三峡库区的涪陵、万州演出三场。遵从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同志“一定要...

  • 标签: 长江三峡库区 芭蕾舞团 演奏员 《红色娘子军》 演出人 艺术工作
  • 简介: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新年度演出季于2015年1月27日上演。为了庆祝海吉·托马森担任舞团艺术总监三十周年,此次演出季不仅推出了海吉·托马斯的三优秀芭蕾舞剧,还表演了《肖斯塔科维奇三曲》以及巴兰钦和罗宾斯的代表作品。此外,有两全新力作也在这次演出季中进行世界首演。

  • 标签: 芭蕾舞团 演出季 旧金山 力作 肖斯塔科维奇 三十周年
  • 简介:本文从学术层面对《舞蹈基本原理》作了较为中肯的评介,指出该书立足于舞蹈本体进行理论构建,避免了套用一般艺术原理来拼贴舞蹈,形成了与其他类似名目的舞蹈著作的明显区别。同时,全书既具独立的学科意识,又恪守中国文化精神,并且填补了国内目前尚无系统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著作的空缺而显示出重要价值。

  • 标签: 基本原理 舞蹈本体 舞蹈意象 民族文化 中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