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音乐被看成了文化符号的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各种形式被赋予比喻义,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的符号意义。音乐符号被作为符号学意义上的符号来理解和研究,除了自身就是一种可被感知的形式外,还可以在符号使用者的思想中表达其他的东西。从音乐人类学视角去研究音乐符号音乐符号被证明具有象征、思维、功能等特征。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音乐符号 特征
  • 简介:本文译自《音乐评论》(MusicReview,Canlbrige)1988年第3期。作者认为,任何具有意义功能的符号都是一种概念处理形式。这意味着,音乐如果也被视作有意义功能的符号,则也不能例外;起码也该算一种特殊的概念处理形式。这就引起两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1.概念往往属于语言学范畴,这表明,音乐语汇的加工过程遵循语言概念加工过程所体现的一般规律。2.音乐语汇或意义在加工方式上与语言的相似是否表明它也象语言概念那样与对象(情感)具有固定的,明确的指涉关系吧?如果这后一个条件不能满足,我们又如何能把音乐仅仅看作情感的语言?作者说,这正是音乐引起争论不休的焦点。显然,这两个问题暗示了这样一点:即音乐与语言之间具有不可回避的可比较性。所以,本文作者将音乐与语言的比较作为其对象,并置于符号学的框架中展开研究。符号学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方法论的,一是本体论的。前者涉及技术问题,后者涉及存在问题。从方法论看,它由三个连续性的分支组成:(1)句法学,它研究某物能否被加工;(2)语义学,它研究怎样如工;(3)语用学,它研究加工后转换的完成,即影响。所以,符号学研究的是意义的产生、交流和理解的一般规律。从本体论看,人的存在是一种创造意义的存在,而意义必然显现为符号。这意味着,人的世界是一个由符号编织的结构。所以,符号学又是理解意义和世界的最一般的思维方式。四此,从符号学研究音乐,易于在一个更深的层次里展露其本质,以及人与这个创造物的关系。这篇文章是严格按符号学的三个步骤进行的,所以充分体现了音乐符号学研究的全过程与思维方法。考虑到我们仍未摆脱建立在形式与内容这一对传统概念上的思维方法,故此文值得译介与借鉴。着眼于此,我将其题目也做了改动,原来的题目是:Ismusicalangu

  • 标签: 音乐元素 音乐与语言 音乐语汇 音乐评论 音乐意义 符号形式
  • 简介:<正>音乐美学是一门同其他精神文化领域发生深广接触的学科。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常常是在同诸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相接壤的边缘地带得到发展,并从这些学科中得到有益的渗透和启示。这当中,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符号学、语义学对音乐美学的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正是在有限的文献资料来源的条件下,就这方面的有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评述,目的是为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的建设积累一点必要的思想资料,提供一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朗格 二十世纪 人类情感 音乐美学研究 六十年代 情感生活
  • 简介:作为符号学现象的音乐作品让-雅克·纳蒂埃常静译"音乐是一种语言吗?"这是符号学在六十年代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在其发展道路上,不能不与语言分析的模式相撞。然而,只停滞在语言学的范畴上,就足以建立起一种音乐符号学吗?J.-J.纳蒂埃(Jean-Jacqu...

  • 标签: 音乐符号学 音乐作品 音乐学家 艺术作品 总谱 音乐分析
  • 简介:音乐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与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艺术符号发生关联的条件下,其蕴含的意义才能得到较全面的彰显。

  • 标签: 音乐符号 文化阐释系统 文化符号 互渗互阐 意义彰显
  • 简介:中国电影音乐艺术的发展需要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符号,才能在保持中国电影音乐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适应国际电影产业市场的挑战,提升中国电影音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解读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符号,阐释民族文化符号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路径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把浓重的乡土情结和民族情感融入到中国电影音乐当中,把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符号融入到中国电影音乐当中,用“民族与世界统一”的思维建构中国电影音乐生态。

  • 标签: 电影音乐 民族文化符号 中国
  • 简介:对传统的手、指法符号加以归并或赋以新的意义,取消某些已不用或不实用的符号,规范手、指法符号,尽可能简化乐谱的谱面。

  • 标签: 琵琶 手法 指法 符号 规范 简化
  • 简介:<正>在我国民族乐器的百花园里,古筝是一枝艳丽奇葩,声音优美动听,表现力丰富,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演奏技巧繁难,韵味多变,色彩浓郁,风格独特。为便于学习和演奏,在曲谱上标注相应的指法符号,是至关重要的。古筝历来是各家各派自成体系,指法符号没有统一的名称和记法,甚至有的只是口传心授,就更无所谈及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解放以后,由于音乐艺术院校普遍开设了古筝专业,各地筝家不断进行学术交流;尤其在1961年,于西安召开的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古筝教材会议上,论及了指法符

  • 标签: 指法符号 古筝 演奏技巧 艺术院校 风格独特 口传心授
  • 简介:歌唱的音色是产生于某种唱法的,而某种唱法则经常代表了某种音乐文化。因此,歌唱的音色实际上经常表现为某种音乐文化的表征符号。某种歌唱艺术,如果改变了固有的音色,其文化意味即遭淡化乃至消失。要保存、传承某种音乐文化,特别是声乐艺术,一定要注意保持和传承其特有的音色。

  • 标签: 音色 唱法 文化符号 新安文歌
  • 简介: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中都会有童帽,其图案不同,背后的含义也不同。本文在分析童帽图案的基础上以童帽图案的视觉符号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主要从特征、语汇语义和语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我国不同民族在童帽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民俗习惯。

  • 标签: 童帽 图案 视觉符号
  • 简介:<正>敦煌乐谱各曲中有诸多的"T"符号,[日]林谦三释此号为"停弹",他在《敦煌琵琶谱解读研究》一书中认为"正相当于休止符,有时也可作延长记号看"。在1955—1957年的译谱中,他对此号空缺不译,在1969年的译谱中以"’"号取代。叶栋和何昌林在译谱中将此号译作时值不固定的自由延长((?))。陈应时在《敦煌乐谱新解》一文中认为是"大住号","此号本身无音高,仅占一个字的时值。"而且认为"大住号只有增时而无休止符的意义"。因而他把"凡正常音高谱字带此号者,我均译作二分音符"。从上诸说可以看出,对

  • 标签: 八谱字拍 敦煌乐谱 六谱字拍 符号 均拍 休止符
  • 简介:符号是人或人类社会的本真存在方式的显现。乐谱作为“认知符号”和“审美符号”在“能指”与“所指”上存在着“乐谱”一一“音响”的“二元关系”和“乐谱”一“音响”一“情感”或者“意义”的“三元关系”的差别。这必然导致视唱过程中对乐谱理解上的多义性甚至歧义性。视唱教学中,对乐谱符号编码与解码的片面性导致乐谱解读上“人”的缺场或“意义”的缺失,从而导致“音响悖论”或“情感悖论”。从符号学的视角反思视唱教学中乐谱作为“认知符号”和“审美符号”的编码与解码过程,为正确理解视唱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而提升视唱效率、提高视唱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符号学 音乐符号 视唱教学
  • 简介:京胡"技巧"是京胡在演奏旋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使用手段,它起到了"装饰"和"包溶"旋律之效果,也形象地"丰富"和"美化"了京剧音乐艺术,从中也体现一位琴师所了解和掌握技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亦是衡量和签定一位琴师的"手好"与"手次"及"手音儿"如何的依据.仅此看出技巧在演奏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京胡 技巧 左手 右手 运用
  • 简介:学琴指甲: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找了你好几天,今天这么巧就抓住你了,真是好高兴!乙:有什么事吗?甲:帮我个忙,请你教我儿子学钢琴。

  • 标签: 手指 音乐表现 演奏家 纯技巧 弹奏 钢琴
  • 简介:广告形象是表现广告产品的一个标志,它在保证广告受众识别广告信息的同时,也给商品品牌的树立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广告设计的目的是要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促进消费,而广告形象则为这个目的起到了铺垫作用。随着现代广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告设计中的形象越来越多,迫使广告设计者纷纷改弦易辙,加大了广告形象的设计力度,使广告形象逐渐向符号化过渡。

  • 标签: 广告设计 广告形象 符号化
  • 简介:音乐电视与电视音乐●巩伟音乐电视的表现手法MTV是将音乐与电视画面有机相融的结晶体,也就是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在MTV中,音乐成为构成画面、动作的泉源和成因。画面赋予歌曲以直观的形态,赋予歌曲以意境,达到“情在景中,歌在画中”的美...

  • 标签: 音乐电 电视音乐 表现手段 电视拍摄 合成摄影 视觉形象
  • 简介:面对新疆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音乐文化传承的使命。文章就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从4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假设的理想模式,但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我们距理想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多数学者将目光集中在语言符号对双重乐感能力获得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作者从另一角度,即符号学中的非语言符号语境来审视双重乐感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探索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 标签: 双重乐感能力 培养 理想模式 非语言符号
  • 简介: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以符号学基础理论为出发点,梳理、描述鼓浪屿钢琴文化及其相关文化事象,揭示鼓浪屿钢琴文化的符号化现象,进而探讨了符号化对于鼓浪屿钢琴文化发展的意义。

  • 标签: 鼓浪屿钢琴文化 符号化 文化意义
  • 简介:你行走着,音乐把你深陷的足印封进岁月的底片:我思想着,音乐以流水的形式漂净你精神的杂质。音乐走近你,俯下身摩挲你的脑勺,擦去你的泪水,然后在距你可远也可近的地方,等待你的微笑。遥远的童年,我曾想:音乐是从哪里来的,音乐又跑到哪里去了呢?年长者可以告诉你,人终究要回到大自然那里去。那么水呢?水从大地来,水要回到大地。而鸟儿从林中飞来,鸟儿还要飞回林中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