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兴德米特是本世纪有代表性的作曲大师,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音乐理论家。经他精心研究而创立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在现代音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虽然早在40年代末就由谭小麟先生将其引入教学,尔后几十年,由于历史的原因,该理论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是基本上被埋没了。直到80年代初,罗忠鎔将兴氏的《作曲技法》译成中文出版,才使它重新被人们注意。多年来,我院作曲系副教授于苏贤对兴氏体系进行了潜心研究,自1989年起,为学生两次开设选修课,受到大家的欢迎。本文由选修课讲稿改写而成。作者在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理论体系的同时,也溶进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将有助于读者对兴氏体系的理解与掌握。全文由六部分组成,本刊分上、下篇连载。

  • 标签: 兴德米特 作曲理论 《作曲技法》 现代音乐 和弦连接 调性
  • 简介:作为翻译家的缪天瑞先生,他的译著涉及到音乐的各个方面。缪先生精通日文与英文两国文字,1929年以21岁的年龄出版首部译著《钢琴基本弹奏法》。后来,又为工作需要,或翻译或编译过大量的涉及音乐各个层面与领域的文献资料,他所翻译的音乐著作

  • 标签: 该丘斯 音乐理论 和弦外音 对位法 曲式学 大音阶
  • 简介:<正>2009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长白山国际酒店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近50位专家

  • 标签: 戏曲理论 中国戏曲 戏曲创作 戏剧学 艺术通讯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文章根据蓝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富于半音变化的特点以及善于渗透和嬗变的独特性能,提出了蓝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在同中音理论体系、(甫页)曾乐学体系中运用的新说,并详述了其意义和方法。

  • 标签: 蓝狄尼六和弦 同中音理论 (甫页)曾乐学体系
  • 简介:我国古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但没有归纳、总结出本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由于音乐理论体系的缺失,20世纪初,举国无一人能谱新乐,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先河的学堂乐歌,大多抄袭外国作曲家作品中的现成曲调,为其填词。100多年后的今天,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依然尚未建成。我们应当弄清古代“乐理”和今天“音乐理论”的不同,也不要以为用西洋音乐理论便可以代替中国音乐理论。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各民族音乐作品形态和借鉴欧美音乐理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是中国音乐界目前面临的一项光荣任务。

  • 标签: 理论 乐理 民族音乐 理论体系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体系建构,首先要确立所属的基本内容范畴。作为音乐的一般基础理论.中国传统乐理应该做到与普通乐理之间的互补性和与其他传统音乐学科门类的合理分工,在应有的内容上下功夫。在确立了基本范畴之后,需要将这些范畴按照一定的内容关系,搭建起一个完整合理的体系框架,接着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具体的内容,完善其内部各个系统的构建。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和学术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会逐步消除分歧、统一认识,最终搞出一部真正反映中国传统音乐规律的具有自身体系完整性和科学性、比较合理而完善的基础理论来。

  • 标签: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 体系建构 基本范畴 体系框架 内部系统
  • 简介:中国音乐的理论话语应为中国之音乐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诸种因素制约所成形而下和形而上话语系统的综合体。可分为实践型理论话语和理念型理论话语。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应该回归历史语境,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造的深层内涵,在厘清整体架构的前提下,多视角把握,方能真正有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数代学者孜孜以求,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努力探索,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自觉并非“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要明确文化基因,否则变异了也无从认知,这才是一种悲哀。应该自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何以步履艰难,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 标签: 中国音乐 理论话语 实践型 理念型 体系 自觉
  • 简介:发生于近百年来的中国传统音乐“第三次断层”,是在外来强势文化挤压诱发下的整体文化“断层”之一角,其规模之大之严重超前。但悠久、辉煌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其强大生命活力实际“断而未绝”,故仍能浴火重生。唯有传统音乐理论话语系统,则断裂而“失语”。原因除近代两极端心态和激进思潮影响外,科学至上和西方代表先进文明等简单化认知,导致机械照搬西方音乐理论话语。今天我们要在全球化语境中,与世界展开更高水平的文明对话,同时更加深入、扎实研究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重新整理、接通,阐释并发扬光大传统音乐理论话语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音乐实践,并回馈世界,以丰富和发展世界的音乐学理论体系

  • 标签: 第三次断层 话语系统 失语与重建 文明对话
  • 简介:【本刊讯】日前,“徐小平艺术和教育基金”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学院全体党政领导、中层干部和音乐学系部分师生前往参加。徐小平,著名留学、签证、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该院音乐学系。

  • 标签: 教育基金 徐小平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艺术 中央音乐学院 签字仪式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自成体系的"宫调",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形成和逐步完善的.它拥有以宫音和调声为代表的两个系统,而"旋宫"和"犯调"、"顺旋"和"逆旋"、"之调"和"为调"等,则是这两个系统在宫调体系中存在的具体体现.认识宫调体系中存在的两个系统,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宫调理论以及古谱解译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宫调 乐理 音乐实践 体现 具体
  • 简介:我国当代音乐理论界,提起罗小平教授,大家都耳熟能详且敬服有加。尤其在女性音乐学者当中,她是一面旗帜。罗小平集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于一体,横跨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文学、音乐环境学等学科的研究,是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学科开拓者之一,其理论成果影响弥深。

  • 标签: 音乐学家 教授 音乐心理学 当代音乐 音乐教育家 音乐理论家
  • 简介:乐器分类体系郑德渊一、宇宙论哲学观下的古老文明分类思维世界的几个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希腊,在乐器的分类思维上,基本都是源于宇宙观。中国的八音分类,与阴阳五行的有机哲学观有相当的关联;印度的艺术则与宗教离不开关系,但吾人所获取的开料,因系论述到戏剧的...

  • 标签: 分类体系 乐器分类法 形态学 弦乐器 敲击乐器 管乐器
  • 简介:<正>在中国戏曲史上,阮大铖并不是一流的戏曲家,但他以极具才情和个性之笔,不仅创作了轰动一时的传奇作品,而且在汲取传统戏曲理论成就、总结前人创作经验和结合自身舞台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主张。他

  • 标签: 戏曲创作 阮大铖 传奇作品 中国戏曲史 春灯谜 牟尼合
  • 简介:巴托克的调性和声理论是巴托克作曲体系的又一重要理论.首先,它使巴托克音乐与20世纪的无调性音乐彻底划清了界限;其次,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其调性理论是和声理论的根源,其和声理论又是调性理论的基础,而著名的"轴心理论"便是二者在深层上的绝妙融合.

  • 标签: 巴托克 调性和声理论 作曲理论 “轴心理论” 和弦构成
  • 简介:一、音律的自然特质和“人工律”的应用“音响法则”有它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其所生成的“分音列”是音响的自然规律的体现,所以音响法则是一种“自然法则”。“纯律”既然根据分音列而产生,所以有“自然律”之称,但如说自然律只能是纯律,则是片面的。“五度律”(应包括“四度律”)也是根据二分音和三分音的纯五度而生律,当然亦属自然律而无疑。为什么各国古今的音乐皆以八度为分组单位?八度音程即是第一分音(基音)和第二分音(第一泛音)之间的音程;又为什么重用纯五度?二分音和三分音的音程即是纯五度;纯四度亦很重要,四度律即是用三分音和四分音的纯四度而生律;在一、四、五、八度中为什么要构成纯律的和弦?大三和弦由四分音和五分音的纯律大三度的插入所构成;小三和弦由五

  • 标签: 纯律 音乐实践 五度 平均律 自然律 分音
  • 简介:清代学术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蔚为大观,其中音乐理论部分却一向不为人重视。本文从音乐美学和乐律学两个方面管窥清代音乐理论的发展

  • 标签: 清代音乐 音乐美学 乐律学 中西音乐交流
  • 简介:音乐学已形成门类庞大而复杂的学科体系.虽然历史上有人对其分类进行过研究,但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它包括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探索音乐学的体系构成和门类划分,是遵循学科本身发展的规律,对各门基础学科和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区分的排列,以建立整体结构体系.正确认识音乐学的体系构成和门类划分,不仅有助于探索音乐学本身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认识音乐领域更深的层次和复杂现象.

  • 标签: 音乐学 体系结构 门类划分
  • 简介:人们在聆听音乐时应用着两种音乐感知方式.一为相对音高听觉,一为绝对音高听觉。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感知方式.取决于人们最初接触音乐时所接受的音乐训练方法。不论何种音乐感知方式.一旦在人的头脑里形成,就终生不变(对于没有接受唱名法训练而产生的无唱名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音乐感知方式的存在,产生了各自感受音乐和创作音乐的技术手段.如唱名法方面的首调唱名和固定唱名,记谱法方面的首调唱名记谱法和同定唱名记谱法.转调方法上的“旋宫”和“犯调”.转调图式上的“顺旋”和“逆旋”,调名称谓上的“之调”和“为调”等等,由此又综合形成了我国传统宫调体系中“宫音”和“调声”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 标签: 音乐理论 感知方式 中国传统 宫调 系统 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