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因古文献的语焉不详和传承过程中的含混纠缠,“箜篌”没有成为一种专有乐器称谓,而是两类(三种)不同族属乐器的混称。一类为与西方竖琴同宗的外来乐器,有角形和弓形两种;一类为与传统琴瑟同属的本土乐器。它在我国境内不仅已有二十余件实物出土,其图像资料更多达两百余件(幅)。遍布十余省市,呈现的形式和样态几乎包含了所有图像可能体现的方式。其乐器形态、乐人造型、持奏方式及多元文化构成、宗教内涵和综合寓意也是异彩纷呈。

  • 标签: 箜篌 图像 形制 时空 形态 审美
  • 简介:人们总是忽略那些自认为很熟悉的事物。我们经常过分自信,似乎看到过就是懂得了。读书的时候,老师问“明白了吗?”我们回答“明白”的时候,大致总还有一半没有全明白,就那样虚应故事起来。比如,想必很多人看到过一幅贝多芬的遗容,于是,当他们再次看到的时候,大概都会说:“哦,那是贝多芬的遗容。”

  • 标签: 音乐 图像 贝多芬
  • 简介:本文分别从中国音乐图像学研究的历史渊源、中国音乐图像学概论的学理基础、中国音乐图像学创新发展的导向等三个层面,对《中国音乐图像学概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一并揭示我国以"乐"为统领艺术文化和思想文化传统与由"图谱学"到"金石学"实证研究学术体系的并存发展,在新时期凝练提升中华民族固有的伟大智慧和创新创造能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核心作用。

  • 标签: 中国音乐图像学 历史渊源 学理基础 创新发展
  • 简介:李荣有教授三十年前便开始关注音乐图像研究,《中国音乐图像学概论》既是他承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中国音乐图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音乐图像学在我国逐渐发展成形的过程中,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收获。学科不断细化、深化,不同学科、方法间更多交叉渗透,是当今世界学术发展一大趋势,笔者希望学界对中国音乐图像学这一新学科宽容、扶持的同时,也鼓励它以著名科学学家库恩判断学科成熟的标准,即拥有自己的专属对象、行之有效的"科学范"以及自觉遵循这一范式的"学术共同体",作为努力方向而茁壮成长。同时,也希望这一新学科注意防止当前学术碎片化及学科相互割裂的弊病,注意加强与友邻学科的联系,加强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观照。

  • 标签: 音乐图像学 科学范式 学科碎片化 整体观照
  • 简介:副梦净色是宋金杂剧中非常重要的脚色之一。副净由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变而来,在宋金杂剧中与副末形成比较固定的搭档关系。如王国维所言:"唐之参军、

  • 标签: 宋杂剧 文物图 金墓 砖雕 参军戏 稷山县
  • 简介:引戏色是宋金杂剧中的又一重要脚色。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中谈到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脚色的职司,为我们研究宋金杂剧脚色特别是引戏色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 标签: 小考 图像 文物 宋金杂剧 《都城纪胜》 脚色
  • 简介:唐代李肇《国史补》载有一段王维"观图辨乐"的事情,这是中国历史上所见最早的关于音乐图像学的记录。但三百多年后被北宋沈括所否定,并在其后的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实际上,王维"观图辨乐"并非虚妄;沈括所言也并非确论。这段久远的故事却说明了中国古代音乐图像学的历史及其道理。

  • 标签: 王维 观图辨乐 沈括
  • 简介:在中国戏曲史上,"十三"是一个常用的数字,不仅秦腔有"十三旦",而且在北京剧坛上就曾先后出现过两个著名的"十三绝":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同光十三绝",另一个则是乾隆时期的"十三绝",后者在戏曲史研究中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

  • 标签: 三绝 纪略 高腔 乾隆时期 傅惜华 京腔
  • 简介:郑樵是南宋初年一位十分重要的布衣文人,他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的学术理念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留给后人无尽的财富。纵观古今,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郑樵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以来,对郑樵的研究更成为了"新史学体系中的样板"。在中国音乐图像史上郑樵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但是至今还没有专文探讨这一课题。文章通过对郑樵《图谱略》和《金石略》中的音乐图像与器物的记载,以及对其图谱学思想理论的分析,进而探讨郑樵在中国音乐图像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标签: 郑樵 《通志二十略》 《图谱略》 《金石略》 音乐图像学 新史学
  • 简介:《金明池争标图》是北宋界画历史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品。本文通过对《金明池争标图》的画面结构进行分析,从平面结构,空间营造方式方面对其图像结构展开讨论,进而窥探北宋界画的图像结构表达方式。

  • 标签: 北宋界画 《金明池争标图》 图像结构
  • 简介:契丹—辽是10至12世纪活跃在东北亚的草原民族政权,在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其中与中原的北宋和周边的各民族、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收集到许多珍贵的图像资料,从这些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契丹—辽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情况,对研究辽代音乐史和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契丹-辽 音乐史 音乐图像学
  • 简介:图形图像技术是一种划时代的艺术创作手法,实现了动画电影产业根本性的变革,在未来的艺术事业中会占据决定性的地位。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动画电影产业无论在创意还是在特效上都处于落后地位,要大力发展动画电影产业,就必须要认识到差距,探索国外艺术创作成功的原因。卢卡斯图形图像技术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星球大战系列风靡全球到皮克斯引领行业,其中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卢卡斯 图形图像 技术 动画产业
  • 简介:<正>引言以往对琵琶音乐的研究虽也有时涉及到曲谱、演奏者、创作者与创作方式等方面,但主要还是对音乐本身及乐器进行研究。由于任何一种音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深入研究琵琶音乐,就不可能脱离它的社会背景。本文试图对琵琶音乐(包括现存传统乐曲和近现代创作乐曲)的社会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因素对音乐的影响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由于音乐与社会的联系首先是与社会中人的联系,本文将把琵琶音乐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几个演奏兼创作群体民间艺人、文人、近代知识分子和现代专业演奏者作为主线,分别探讨他们的社会身份、演奏琵琶的目的与场合,创作方式与传承方式、演奏与创作的乐曲,以及这些乐曲在表现内容、音乐型态与风格等方面所受到的以上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社会背景 音乐 琵琶 近代知识分子 背景因素 创作方式
  • 简介:古筝。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久远。其优美的音色和富有感染的表现力一直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大众的喜爱。其称谓、外形和音色等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步改善。古筝艺术发展至唐朝达到鼎盛。随着唐朝中日外交的发展,音乐文化交流活跃,唐代十三弦古筝东传日本,并被不断吸收和本土化。本文主要从古筝的历史渊源、唐筝文化的繁盛和唐筝东传的使者三个方面浅析唐筝东传日本的背景

  • 标签: 古筝 唐筝 日本
  • 简介:钢琴是广东省术科高考项目中的主考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主考科目中备考难度较大的考试项目。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辅导教师是否进行科学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广东省近年来音乐高考的基本情况和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考钢琴备考的策略和探索。

  • 标签: 广东高考 音乐备考 策略
  • 简介:中国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历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先秦文献中,已经有曲艺萌芽的记载。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近千年的酝酿和培育,曲艺正式崛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发展于元明,繁荣于清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进入现代以后兴衰更替,喜忧参半。在当今社会日益加剧的变革中,非常典型地显示了低谷的趋势。曲艺的兴衰有时代发展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管理的原因。

  • 标签: 中国曲艺 自身管理 文化背景 当代 民族文化艺术 魏晋南北朝
  • 简介:《乐纬》是汉代重要音乐理论文献,广泛吸收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思想,融合术数,对乐理进行新阐释,其所形成的省风宣气、律气卦气、星占术数、凤凰来仪四种模式,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音乐理论,具有音乐史料价值;其中所体现的思维模式,更具有思想史的意义。

  • 标签: 乐纬 术数 解乐模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之法,从历史角度、学术角度去反思,从社会文化变革及社会和音乐家与艺术歌曲的关系的角度去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文化体系下、不同时代艺术歌曲之间的某种联系或区别。

  • 标签: 艺术歌曲 学堂乐歌 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