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明代是中国古琴辑谱风潮最为兴盛的一个时代,琴谱数量繁多,谱式发展日渐成熟。《徽言秘旨》和《徽言秘旨订》是明末清初绍兴琴派的代表性琴谱,本文试从绍兴琴派琴谱系统的形成及传承、选曲倾向和曲目版本三个方面来探寻其源头。

  • 标签: 徽言秘旨 徽言秘旨订 明末清初 溯源
  • 简介:绍兴曲艺源远流长,是历代绍兴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状况,早在南宋陆游的《剑南诗稿》中就有生动的描述。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诗中所说的赵家庄,据诗词专家考证,即今绍兴福全镇赵家畈村,卡寸里千百年来流传四时八节举行演艺活动的习俗。

  • 标签: 绍兴县 曲艺 《剑南诗稿》 传承 保护 艺术形式
  • 简介:4月9日晚,浙江曲协和上海曲协首次携手合作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了一场绍兴莲花落名家新秀演唱会。登台演唱的都是来自浙江的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新老同台献艺,既有传统段子又有新编节目,原汁原味颇具地方曲艺特色。这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绍兴莲花落,首次走进大上海舞台。

  • 标签: 莲花落 上海 绍兴 表演艺术家 原汁原味 百年历史
  • 简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是经济、生态、文化、科技、社会的全面振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果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是为乡村振兴“塑形”,那么,文化振兴即是为乡村振兴“铸魂”。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以及由文化作为支撑的乡风乡俗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实施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意义尤为重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 标签: 乡村振兴 曲艺 绍兴 精神文明建设 振兴战略 产业振兴
  • 简介:绍兴莲花落是绍兴五大曲艺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绍兴方言说唱,音乐俏皮活泼,唱词通俗幽默生动,深受老绍兴百姓的喜爱。近二十几年中,为了继承保护这门曲艺,莲花落老艺人们付出了很多,本文就以莲花落普及推广工作中的“少儿莲歌”为研究对象,对少儿莲歌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风格特点、所获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少儿莲歌 莲花落 创作歌曲
  • 简介:绍兴莲花落,是绍兴的一种地方曲艺,以绍兴方言演唱,在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杭州一带流传。它是浙江主要地方曲种之一,目前在全国曲坛上具有一定影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绍兴莲花落以说、唱为主要表演形式,其音乐特色质朴流畅,伴奏更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长时间的音乐创新、改革尝试,其音乐进一步丰富,伴奏也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如今的绍兴蓬花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其伴奏的研究和发展也成为绍兴莲花落研讨的重点方向。

  • 标签: 绍兴方言 莲花落 伴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巧 音乐特色
  • 简介:绍兴调腔目连戏,渊源甚古,明代已盛行,清代余势未减。至民国,因鲁迅、周作人、柯灵、赵景深等文化名人的宣传而驰名国内外。至今仍在民间演出,深受百姓青睐。近年因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再度崛起,名声远扬。一、源远流长绍兴目连戏源出何处,众说纷纭,主要有两说:或据明末张岱《陶庵梦忆》"目莲戏"条载其叔张尔蕰在绍兴搭台请安徽"旌阳戏子"演三日三夜目连戏,以致"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差衙官

  • 标签: 目连戏 绍兴人 目连救母 名声远扬 目莲戏 陶庵梦忆